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I T/CAIA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 T/CAIA/YQ004 -2018 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 性能测试方法 Performance testing method for liquid chromatograph coupled with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2018-12-28发布 2019-03-01实施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发布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志恒、李飞、宗林茂、刘海涛、汪正范 3 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性能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 性能测试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 性能的测试和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966 分析仪器术语 GB/T 26792 高效液相色谱仪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术语与定义 GB/T 13966 确立的以及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静态基线稳定性 static base line stability 仪器在 30min内静态基线的漂移及噪声。 3.2 最小检测量 minimum detectable concentratio n 表征分析方法的最大检测能力。 3.3 线性 linearity 仪器的输出与输入呈一次函数关系的线性动态范围,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所计算出的相关系数 r 来表 示。 3.4 稳定性 stability 在规定的条件下计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恒定 (不随时间而变化 )的能力。这里特指对特定溶液进行连 续4h测量的稳定性,用相对标准偏差来表示。 3.5 动态基线稳定性 dynamic base line stability 4 所选基线范围内动态 基线的漂移及噪声。 3.6 梯度As(Ⅴ)信噪比 gradient As( Ⅴ) signal to noise ratio 梯度洗脱后 ,As(V)信噪比。 4 试剂和材料 4.1 试剂 4.1.1 盐酸(优级纯) HCl; 4.1.2 硝酸(优级纯) HNO 3; 4.1.3 甲醇(色谱醇) CH 3OH; 4.1.4 氢氧化钾(分析纯) KOH; 4.1.5 硼氢化钾(质量分数不小于 95%)KBH 4; 4.1.5.1 硼氢化钾与硼氢化钠可互相代替使用,但因钾盐相对分子质量大,故应进行浓度换算以保持硼氢 根的量一致,换算系数为 0.7(即硼氢化钾溶液 20g/L浓度相当于硼氢化钠溶液 14g/L的浓度)。 4.1.5.2 硼氢化钾溶液( 20g/L):称取 5g氢氧化钾溶于约 200mL实验室一级水,加入 20g硼氢化钾并使 之溶解,用实验室一级水稀释至 1000mL,摇匀,用时现配。 4.1.6 磷酸二氢铵(分析纯) NH 4H2PO 4; 4.1.7 甲酸(分析纯) HCOOH; 4.1.8 实验室一级水 ; 4.1.9 试验用各种元素的标准贮备溶液, 均应使用国家认可的一级标准物质进行逐级稀释。 砷酸根 ( 3 4AsO )、 亚砷酸根( 3 3AsO );一甲基砷( MMA)、二甲基砷 (DMA),制备方法见附录 A。 4.2 材料 4.2.1 氩气(体积分数不小于 99.99%); 4.2.2 带100μL定量环的进样阀; 4.2.3 阴离子色谱柱 (250mm× 4.1mm ,10μm); 5 4.2.4 微量进样针 (≥ 200μL)。 5 仪器 5.1 分析天平:准确度级别为 I级,实际标尺分度值 0.1 mg; 5.2 经计量检定检验合格的容量瓶、移液管、移液器、 烧杯、称量瓶等; 5.3 砷( As)原子荧光专用空心阴极灯; 5.4 超声波清洗器(功率 ≥500W,超声频率 40KHz -130KHz); 5.5 溶剂过滤器、微孔滤膜( 0.45μm)(带真空泵 ,抽气速率≥ 30L/min)。 6 条件 6.1 仪器工作条件 6.1.1 环境温度: 15℃~30℃; 6.1.2 相对湿度:应不大于 80%; 6.1.3 供电电源:交流 220V± 22V ,频率 50Hz± 1Hz ,并有良好接地; 6.1.4 室内应明亮且无直射光源、整洁、无尘、无腐蚀性气体,有良好的通风装置; 6.1.5 无影响仪器使用的振动和电磁干扰 。 6.2 试验条件 6.2.1 在试验前将仪器调整至正常工作状态并预热 30min; 6.2.2 设置负高压为 240V以上; 6.2.3 灯工作电流为 40mA~100mA; 6.2.4 液相泵流量为 0.5~5.0mL/min ; 6.2.4 流动相、标准溶液与试剂配制见附录 A。 7 性能指标的测定 6 所有性能指标均在同一测试条件下完成 (梯度泵洗脱程序除外)。 7.1 静态基线稳定性 7.1.1 设备与材料 a)见 5.3 b)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 ,见附录 A.4.3; 7.1.2 静态基线漂移 测量条件见 6,启动泵(只用流动相),连续测量 30min。将 30min内测定结果取其最大值和最小值, 按公式( 1)计算出静态基线漂移。 max min100%II I ................................ .. (1) 式中:  —— 漂移量, %; maxI —— 30min内测得荧光强度最大值 ; minI —— 30min内测得荧光强度最小值 ; I —— 测得荧光强度的算术平均 值。 7.1.3 静态基线噪声 测量条件见 6,启动泵(只用流动相),连续测量 30min。求取基线峰 -峰值表示基线噪声,以基线噪声 与初始值的比值( %)表示。 7.2 最小检测量 7.2.1 试剂与材料 a) 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 ,见附录 A.4.3; b) 试样: 10ng/mL的As(Ⅲ)、 DMA、MMA、As(V)混合标准溶液 ,见附录 A.7。 7.2.2 试验程序 7 将仪器系统连接好,仪器各参数调至最佳状态。 测量条件见 6,高压输液泵流量 1.0mL/min ,淋洗至基 线稳定,对 10ng/mL 试样( 100µ L)进行测量,采集色谱图,记录色谱图中四个组分的峰高和基线。根据基 线噪声,以 DMA为代表组分按公式( 2)计算最小检测 量( ng): HcVNDd L 3102 ..................................... (2) 式中: LD ——最小检测浓度, ng; dN ——基线噪声 ,mV; c ——标准溶液的浓度, ng/mL; H ——标准溶液的色谱峰高 ,mV; V ——进样体积, μL。 7.3 重复性 7.3.1 试剂与材料 a) 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 ,见附录 A.4.3; b) 试样: 100ng/mL 的As(Ⅲ),DMA,MMA,As(V)混合标准溶液 ,见附录 A.7。 7.3.2 试验程序 测量条件见 6,高压输液泵流量 1.0mL/min ,淋洗至基线稳定,对 100ng/mL 试样(100µ L)进行连续 7 次重复测量,记录峰高或峰面积。 定量重复性按公式( 3)进行计算。 定性重复性按公式( 4)进行计算。  %1001717 12 0 0  ii III IRSD ............................. (3) 式中: IRSD — 相对标准偏差 ,%; iI — 荧光强度测量值; 8 0I— 7次测量荧光强度值 的算术平均值。  %1001717 12 0 0  ii TTT TRSD ............................... (4) TRSD — 相对标准偏差 ,%; iT — 色谱峰起始时间; 0I — 7次测量色谱峰起始时间的算术平均值。 7.4 线性 测定线性可采用表 1中的溶液进行测试,计算结果。 7.4.1 试剂与材料 a) 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 ,见附录 A.4.3; b) 试样: As(Ⅲ), DMA,MMA,As(V)混合标准溶液 ,见附录 A.7。 7.4.2 试验程序 测量条件见 6,高压输液泵流量 1.0mL/min ,淋洗至基线稳定,用微量进样针 (10

pdf文档 T-CAIA YQ004—2018 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性能测试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AIA YQ004—2018 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性能测试方法 第 1 页 T-CAIA YQ004—2018 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性能测试方法 第 2 页 T-CAIA YQ004—2018 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性能测试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5:1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