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ICS 35.020
L 70
T/SZS 4016—2020
基于 AI的工作场所 非接触式 视频安全
监测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s of AI -based workplace non-contact video
security surveillance
2020 - 05 - 14发布 2020 - 05 - 14实施
深圳市深圳标准促进会 发布 团体标 准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ZS 4016-2020
I 目 次
前言 ................................ ................................ ................ II
引言 ................................ ................................ ............... I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缩略语 ................................ ................................ ............ 2
5 总体原则 ................................ ................................ .......... 2
6 参考架构 ................................ ................................ .......... 2
7 应用功能要求 ................................ ................................ ...... 3
8 接入设备要求 ................................ ................................ ...... 3
9 安全要求 ................................ ................................ ..........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典型应用场景 ................................ .................... 5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ZS 4016-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深圳市深圳标准促进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
院、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网安计算机安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
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利、李媛红、黄超、张旭杰、 刘水生、 章建方、 胡安勇、 杜昱林、洪跃腾、
徐江、易晓珊、王丽娟、涂思嘉、唐艳平、唐梦 云、谢江、贺鹏、王悦、杨晓光。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ZS 4016-2020
III 引 言
通过视频监 测保障安全的做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已经从政府、军事等特殊领域,拓展到 组织
办公、交通等领域。随着视频监 测技术的不断成熟、 摄像设备成本的降低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工作场所
逐渐覆盖摄像设备,但从海量视频中发现安全隐患一直存在技术痛点,使用 AI技术,在对视频数据结
构化处理后, 将场景中出现 的多维度信息进行深度挖掘, 将工作场所安全监测技术带向 了新的发展高度。
通过本标准的制定,可促进 各类组织 提高对工作场所的 智能安全监测能力。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ZS 4016-2020
1 基于AI的工作场所 非接触式 视频安全监测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 AI的工作场所 非接触式 视频安全监测 技术和系统的总体原则、参考架构 、应用
功能要求、接入设备要求、安 全要求等 。
本标准适用于 基于 AI的工作场所非接触式 视频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研发、选型测试、运营维护、
安全管理等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40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 25000.10 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 SQuaRE) 第10部分:系统与软件
质量模型
GB/T 25000.51 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 (SQuaRE) 第51部分: 就绪可用软件产
品( 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
GB/T 25069 信息安全技术 术语
GB/T 35273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5069 中界定的以及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于AI的非接触式视频安全监测 AI-baesd non-contact video security surveillance
基于 AI技术,通过非物理接触的方式, 对工作场所 的视频监控系统采集的视频信息进行 智能分析,
实现对工作 环境、人员 的安全监测预警以及安全 管理的相关活动。
3.2
视频浓缩 video concentrate
通过对视频中所关注的目标对象进行检测与提取,在保持目标对象信息量和关键事件的同时,删除
不必要的视频信息以节省视频存储空间,并实现缩短查找目标对象所需的时间跨度。
3.3
跨镜分析 cross scenes analysis
对某个摄像设备的视频中所关注的目标对象进行检测、提取,在所有摄像设备的视频中通过相似度
分析对目标对象进行匹配查找,实现目标对象在所有摄像设备下完整行动路径的还原。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ZS 4016-2020
2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I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APP 应用程序( Application )
HTML5 超级文本标记语言第 5版(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5 )
H.264/AVC 高级视频编码( Advanced Video Coding)
H.265/HEVC 高效视频编码(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IoT 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Lx 勒克司度( Lux)
PX 像素( Pixel)
TLS 传输层安全协议(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UKEY 硬件数字证书设备( USB KEY)
5 总体原则
基于 AI的工作场所 非接触式视频安全监测 系统宜遵循以下原则:
a) 非接触原则 :业务流程设计中降低非必要的物理接触;
b) 易用性原则:具有良好的易用性,操作上具有一致的操作风格;
c) 可靠性原则 :通过加强质量和测试, 满足高可用要求,能够 7×24小时连续稳定运行 ,质量和
测试工作 可参考 GB/T 25000.10和25000.51的规定;
d) 安全性原则 :具备安全防护能力,保护系统 自身和系统中数据 的安全;
e) 易维护原则: 系统的结构、 代码、 文档等容易理解, 系统 的测试、 部署和修改升级等容易操作;
f) 可扩展原则 :架构可扩展,性能支持平滑扩容, 能适应一定数量的应用需求的增加。
6 参考架构
6.1 总体参考架构
基于 AI的工作场所非接触式 视频安全监测技术总体参考架构见图 1所示。
图1 参考架构图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ZS 4016-2020
3 6.2 IoT设备接入层
支持对工作场所智能 IoT设备的统一连接管理、设备管理功能。提供统一安全的物联网 网络接入 方
式,支持与 IoT设备的灵活适配、设备管理数据的处理 ,为上层算法和应用屏蔽接入设备的不同接口及
网络差异。
T-SZS 4016—2020 基于AI的工作场所非接触式视频安全监测技术指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5:4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