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 准
口罩用热风法非织造布
Through -hot air bonding nonwoven
for masks
2020-05-12 发布 2020-05-15 实施 T/CSWF 002-2020
常熟市无纺业商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WF 00 2-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
本标准由 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提出。
本标准由 常熟市无纺业商会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常熟市振泰不织布有限公司、 常熟市中
兴无纺制品有限公司、 常熟中纺联检测中心 有限公司 、常熟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范立元、刘仁才、 徐静、黄剑平 、顾建刚、 王晓华、 吴益民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WF 00 2-2020
1
口罩用热风法非织造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口罩用热风法非织造布 (以下简称口罩用热风棉) 的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 ES(复合纤维) 和原生涤纶为原料,通过混料、开松、梳理、热风定
型、收卷、分切等工艺制作而成的非织造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2626 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GB/T 24218.1 纺织品 非织造布试验方法 第1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 24218.3 纺织品 非织造布试验方法 第3部分: 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条
样法)
GB 15979 -200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GB 18401 -2010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FZ/T 01057 -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FZ/T 01057 .8-2012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8部分:红外光谱法
FZ/T 01101 -2008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测定 物理法
GB/T 2912.1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 5453 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 的测定
GB/T 7573 纺织品 水萃取液 pH值的测定
GB/T 17592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T 26125 电子电气产品 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
苯醚)的测定
FZ/T 64046 -2014 热风法非织造布
YY 0469-2011 医用外科口罩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ES纤维(Ethylene -Propylene Side By Side fiber)
聚乙烯/聚丙烯( PE/PP)复合纤维。
4 产品分级
根据产品中ES含量将口罩用热风棉 进行分级,详见表 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WF 00 2-2020
2 表 1 口罩用热风法非织造布分级
分级 ES60 ES80 ES100
ES含量/% 60≤ES<80 80≤ES<100 ES=100
5 要求
5.1 原材料要求
各种原材料应符合 相应标准的 要求。
5.2 内在质量要求
产品的内在质量要求应符合表 2
表 2 内在质量要求
项目 要求
幅宽偏差 /mm W≤500 ±8
500<W≤1000 ±5
W>1000 ±3
断裂强力a(纵向、横向) /N M≤40 ≥6
40<M≤50 ≥7
50<M≤60 ≥9
60<M≤70 ≥12
70<M≤80 ≥16
M>80 ≥20
断裂伸长率 /% ≥12
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 /% ±10.0
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 CV值)/% ≤10
纤维含量b/% ES(聚乙烯/聚丙烯复合纤维) 含量
≥标称含量
异味 无
透气性/mm/s ≥2500
pH值 5.5~8.5
甲醛/mg/kg 不得检出
限(禁)用物质 不得检出
禁用偶氮染料 不得检出
微生物 大肠菌群 不得检出
致病性化脓菌 不得检出
真菌菌落总数 /(CFU/g) ≤100
细菌菌落总数 /(CFU/g) ≤200
备注:1、M表示单位面积质量,单位为 g/m²;
2、W表示标称幅宽,单位为 mm;
3、a断裂强力考核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 ;
4、b纤维含量仅适用于以 ES纤维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口罩用热风法非织造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WF 00 2-2020
3
5.3 外观质量要求
口罩用热风棉表面均匀、平整,无明显折痕、破边破洞、油污斑渍,卷装整齐。
6 试验方法
6.1 幅宽
幅宽的测定根据合同或协议选择下 列方法之一测定。
a)用钢尺测量卷 3处宽度,计算其平均值作为该卷的幅宽。精确至 1mm;
b)退卷使织物松弛。在距卷头至少 5m以上,用钢尺测量幅宽至少 5处,精确至 1mm。
计算其平均值,作为该卷的幅宽。
6.2 断裂强力 与断裂伸长率
按GB/T 24218.3 的规定执行。
6.3 单位面积 质量偏差率与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
按GB/T 24218.1 规定对成品卷进行测定。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按式( 1)进行计算,以
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G=(M1-M0)*100%/M O………………………( 1)
式中:
G — 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 %;
M1 — 单位面积质量实测值,单位为克每平方米( g/m²)
M0 — 单位面积质量标称值,单位为克每平方米( g/m²)
6.4 纤维含量
纤维含量的测定按 FZ/T 01057 .1-2007、 FZ/T 01057 .2-2007、FZ/T 01057 .3-2007、
FZ/T 01057 .4-2007、FZ/T 01057 .6-2007、FZ/T 01057 .8-2012、FZ/T 01101 -2008的规定
执行。纤维含量结果以纤维质量含量计算为准,具体参照 FZ/T 01101-2008中8.3.3.1的要
求。其中,纤维密度参照 FZ/T 01101 -2008附录A规定执行。
注:结合实际样品中 ES(聚乙烯 /聚丙烯复合纤维)的典型性而定 ,如因纤维结构复杂
而客观造成难以定量的情况, 可只报出定性结果,该项目只出实测值,不参与判定。
6.5 异味
按GB 18401 -2010第6.7条的规定执行。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WF 00 2-2020
4 6.6 透气性
按GB/T 5453 的规定执行 。
6.7 pH值
按GB/T 7573 的规定执行。
6.8 甲醛
按GB/T 2912.1 的规定执行。
6.9 限(禁)用物质
按GB/T 26125 的规定执行。
6.10 禁用偶氮染料
按GB/T 17592 的规定执行。
6.11 微生物指标
按GB 15979-2002中附录B 的规定执行 。
6.12 外观
采用目测方法检测。
7 检验规则
7.1 取样
7.1.1 按交货批号的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产品作为检验批。从一批产品中按表 3规定随
机抽取相应数量的卷数。
7.1.2 内在质量的取样;随机抽取 1卷,距头端至少 5m剪取样品,其尺寸应满足所有的性
能试验。
7.1.3 外在质量的取样;按表 3规定,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卷数。
表 3 抽样数量
一批的卷数 抽样最少卷数
≤25 2
26~150 3
>150 5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WF 00 2-2020
5 7.2 结果判定
7.2.1 内在质量的判定
内在质量按所抽取样品的测试结果作为该批的指标,各项指标均符合 5.2要求,则判该
批产品内在质量合格,否则从该批中按 7.1规定重新取样,对不符合项目进行复检。如果复
验结果符合 5.2要求,则该批产品的内在质量合格;如果复验结果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
内在质量不合格。
7.2.2 外观质量的判定
外观质量的检验,按 5.3对抽取的每卷产品进行评定,如果所有卷数均符合 5.3要求,
则判该批产品外观质量合格,否则从该批中按 7.1规定重新取样进行复检,如果复验卷均符
合5.3要求,则该批产品的外观质量合格;如果复验结果仍有不合格卷时,则判该批产品外
观质量不合格。
7.2.3 结果判定
按7.2.1和7.2.2判定均合格,则该批产品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每个包装单元应附有和标志内容包括:
a) 制造商名称和地址 ;
b) 产品名称 / E
T-CSWF 002—2020 口罩用热风法非织造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5:4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