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ICS 65.020.99 CCS B 07 6111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地方标准 DB 6111/T 184—2021 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 指标体系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based on the water footprint theory 2021 - 11 - 23 发布 2021 - 12 - 15 实施 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111/T 184-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杨凌示范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普特、高学睿、卓 拉、韩昕雪琦、安婷莉、林历星、黄洪伟、黄可静、王 玥萌。 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出解释。 联 系 人:高学睿 联系方式:029-87012465 联系地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西农路28号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区 邮政编码:712100 I DB6111/T 184-2021 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术语与定义、指标体系、指标计算方法、评价 方法、评价结论和管控建议。 本文件适用于以县域或灌区为单元开展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8284-2012 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GB/T 30943-2014 水资源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水足迹 Green water footprint 生产过程中消耗的降水量。 3.2 蓝水足迹 Blue water footprint 生产产品或服务过程所消耗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量。 3.3 灰水足迹 Grey water footprint 以自然本底浓度和环境水质为基准,吸收同化一定污染负荷所需淡水量。用于反映产品生产所造成 淡水污染的程度。 3.4 作物生产水足迹 Water footprint of crop production 作物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不同来源水资源数量。包括作物生产绿水足迹、作物生产蓝水足迹。 3.5 1 DB6111/T 184-2021 区域农业内部水足迹 Internal agricultural water footprint 评价区域内消费的自产农产品的水足迹。 3.6 区域农业外部水足迹 External agricultural water footprint 评价区域内消费的区域外输入农产品的水足迹。 4 指标体系 4.1 体系建立原则 4.1.1 科学性。指标应能够客观反映复合系统内部结构关系,并较好地度量农业用水可持续管理目标 实现的程度。 4.1.2 客观性。指标数据采集应准确,并真实反映客观情况。 4.1.3 可行性。指标设置应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且易于获取、方便计算。 4.2 体系结构 4.2.1 目标层。用于衡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综合反映区域农业用水复合系统中资源、效率、经 济、环境及管理发展状况。 4.2.2 准则层。由资源子系统、效率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组成,用于反映 系统发展水平和协调性。 4.2.3 指标层。反映资源、效率、经济、环境和管理的 5 个子系统,共 26 个指标。详见表 1。 表1 评价维度 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评价维度 多年平均降水量 区域水资源总量 资源维度(C1) 灌溉农田水足迹净生产率 经济维度(C3) 万元农业产值蓝水足迹 总绿水足迹 农田化肥施用量 区域农业内部水足迹 环境维度(C4) 区域农业用水占比 设计灌溉面积占比 单产蓝水足迹 单产绿水足迹 降水利用效率 经济维度(C3) 雨养农田水足迹净生产率 2 雨养农田灰水足迹 灌溉农田灰水足迹 效率维度(C2) 指标数据获取 农田农药使用量 区域农业外部水足迹 管理维度(C5) 灌溉水利用效率 5 万元农业产值绿水足迹 水资源可利用量 总蓝水足迹 效率维度(C2) 评价指标 有效灌溉面积占比 农业节水设施完好率 单位面积农业节水投入 管理维度(C5) 管理机构与制度法规健全度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效果 DB6111/T 184-2021 5.1 多年平均降水量 根据区域降水量系列资料计算或查询区域水资源相关统计年鉴等资料获取。 5.2 区域水资源总量 通过区域水资源公报或管理部门权威数据公报等获取。 5.3 水资源可利用量 通过区域水资源统计年鉴及水资源公报等资料获取。 5.4 总绿水足迹 计算详见公式(1)。 ������� = 式中: ������� ——农业总绿水足迹,m3; ���∙�� 1000∙� ...................................................................... (1) ETg——作物耗水量中来自有效降水的部分,mm; �� ——作物播种面积,m2; λ——作物复种指数。 公式(1)中ETg 的计算见公式(2)。 ��� = min (��� ,�� )................................................................ (2) 式中: ETc——作物需水量,mm; Pe——作物生育期内有效降水量,mm。 公式(2)中ETc的计算见公式(3)。 ��� = �� ∙ ��0 ......................................................................... (3) 式中: kc——作物系数; ET0——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mm。 公式(2)中有效降水 �� 用公式(4)和(5)计算: 当 �� ≤ 当 �� > 式中: �� ——生育期第 � 旬降水量,mm。 250 3 250 3 250 3 时, 时, �� = �� = � �� 125−0.6∙�� ................................................(4) �=1 125 250 � ( + 0.1 ∙ �� ) .........................................(5) �=1 3 ——为经验参数,由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提出。 n ——作物整个生育期的总旬数。 5.5 总蓝水足迹 计算见公式(6)。 式中: ������ = ��� ∙ ��� ..................................................................................(6) 3 DB6111/T 184-2021 5.6 ������ ——农业总蓝水足迹,m3; ��� ——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m3/m2; ���——作物灌溉面积,m2。 区域农业内部水足迹 计算见公式(7)。 ��� = �� − �� ..............................................................................(7) 5.7 式中: ��� ——区域农业内部水足迹,m3; ��——区域内农业总水足迹,即总蓝水足迹和总绿水足迹之和,m3; �� ——区域内伴随农产品贸易的虚拟水输出量,m3,由粮食贸易量与粮食生产水足迹计算。 区域农业外部水足迹 计算见公式(8)。 ��� = �� ...................................................................................... (8) 5.8 式中: ��� ——区域农业外部水足迹,m3; �� ——区域外农产品虚拟水输入总量,m3,根据粮食贸易量与粮食生产水足迹值计算。 区域农业用水占比 计算见公式(9)。 5.9 式中: �——区域农业用水占比; �� ——区域农业用水量,m3; �——区域全口径用水总量,m3。 �= �� � .....................................................................................(9) 单产蓝水足迹 计算见公式(10)。 ������ = ������ ����� .............................................................................. (10) 式中: ������ ——作物生产蓝水足迹,m3/t; ������ ——区域作物生产过程中总蓝水足迹,m3; ����� ——区域作物产量,t。 5.10 单产绿水足迹 计算见公式(11)。 ������� = 4 ������� ����� ............................................................................ (11) 式中: ������� ——作物生产绿水足迹,m3/t; �������——区域作物生产过程中总绿水足迹,m3; ����� ——区域作物产量,t。 DB6111/T 184-2021 5.11 灌溉水利用效率 参考当地农业、水利部门统计资料或有关测算结果确定。 5.12 降水利用效率 参考当地农业和水利部门的测算结果确定。 5.13 雨养农田水足迹净生产率 计算见公式(12)。 �� = ���,� ��� ........................................................................(12) 式中: ��——雨养农田水足迹净生产率,元/m3; ���,� ——雨养农田单位面积经济净收益,元/m2; ��� ——

pdf文档 DB6111-T 184-2021 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杨凌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111-T 184-2021 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杨凌区 第 1 页 DB6111-T 184-2021 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杨凌区 第 2 页 DB6111-T 184-2021 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杨凌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1-04 05:04:2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