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29.020 K 09 G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2696.2—2008 电气设备的安全 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 第2部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 Electrical equipment safety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reduction- Part 2:Risk analysis and risk evaluation 2008-12-31发布 2009-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2696.2—2008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风险分析 4. 1 概述 4. 2 确定电气设备的限制 4. 3 危险的识别 4. 4 风险预估 5 风险评价 图1 危险识别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图2发生伤害的条件 GB/T22696.2—2008 前言 GB/T22696《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一第2部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 一第3部分: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的示例。 本部分是GB/T22696的第2部分。 本标准旨在给所有为各类电气设备提供专业安全标准的技术委员会使用,以帮助产品专业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应用ISO/IEC导则50、51和71,并且为系统地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程序给出了实际指导。 在制定相关标准中的安全要求前,专业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责任对其所考虑产品的所有相关 危险借助本标准实施系统的风险评估。 在产品相关标准中没有风险评估规定或制造商决定不使用其他相关标准的情况下,本标准可以为 设计产品的制造商所应用。 本部分由全国电气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北京 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邦协、季慧玉、方晓燕、刘江、包革、曾雁鸿、张亮、何才夫、陈开泰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1 GB/T22696.2—2008 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 第2部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 1范围 1.1本部分给出了按GB/T22696.1—2008对电气设备进行风险评估时的有关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 的指导原则和实施方法。风险分析包括限制条件和危险源的确定及其识别方法。 1.2本部分期望的使用者是将安全融人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或改进的设计者、技术人员 或安全标准专家。 的技术改进中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或评估现有的电气设备,以及在任何时候,例如在发生意外事故或故 障时,进行风险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269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22696.12008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第1部分:总则 GB/T22696.3一2008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第3部分:危险、危险处境和危 险事件的示例 3术语和定义 GB/T22696.1一200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2696的本部分 3. 1 供应商supplier 提供或集成制造系统(IMS)或该系统的一部分相关的设备或服务的实体,例如设计者、制造商、承 包商、安装者、集成者等。 4风险分析 4.1概述 下列条款阐述了在实施GB/T22696.1一2008图1所示的风险分析过程中,有关电气设备的功能、 使用的限制,危险源的识别及方法、信息记录,风险预估。 4.2确定电气设备的限制 4.2.1概述 电气设备限制是对电气设备的功能、使用、可预见的误用,以及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环境类型给 予清晰的描述 上述描述是通过对电气设备的功能以及使用电气设备的实际情况加以实现。 4.2.2电气设备的功能 电气设备是由使用电能的各种零部件、构件,或产品组成,其功能如下: 1 GB/T22696.2—2008 一发电; 一输电; 一配电; 一电能贮存; 一测量; 一控制; ——调节; 一转换; 一监督和维护; 一消费电能的产品等。 在设计中引入保护措施时,应描述它们的作用以及考虑与电气设备其他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 风险评估中应依次检察每个功能零部件,确保各种操作模式和所有使用阶段都能得到适当考虑,包 括与被识别的功能或功能零部件相关的人一机之间交互作用。 4.2.3电气设备的使用(任务和工作环境分析) 在给定条件下(如工业用、非工业用和或家用),各类与电气设备相互作用的人员根据 GB/T22696.1一2008中5.1~5.4规定的,完成与电气设备预计使用和可预见误用的相关任务 电气设备的使用应建立在电气设备的设计者、使用者和集成者具有良好沟通(例如,随电气设备提 供的使用信息),尽可能识别电气设备的合理使用和可预见误用基础上。此外,还应考虑下述情况: a)完成不同于电气设备手册、程序和说明书中所规定任务的最容易或最快捷的方法; b)使用者针对设备故障、事件或失效时的行为; c)人为差错。 4.3危险的识别 4.3.1概述 危险识别并列出有关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的列表(见GB/T22696.3一2008),能够以危险处 境在何时和如何导致伤害的方式来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对危险的识别应满足GB/T22696.1- 2008第6章的要求。 4.3.4给出了电气设备的危险源识别的文字表达 对危险的识别以及对危险采取的预防措施,参照任何危险防护规程及电气设备相关的安全标准都 是有效的。 危险识别在风险分析中是重要的和关键的。只有识别危险后,才可能采取措施降低与之有关的风 险。未被识别的危险会导致伤害。因此,应全面系统地考虑,以保证尽可能识别危险。 4.3.2危险识别的方法 危险识别方法或工具应对GB/T22696.1一2008第6章规定的电气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所有阶 段,与电气设备有关的所有运行模式、功能和任务均适用。 常用的危险识别采用下述两种方法,见图1。 自上而下法:它以潜在后果(例如电流通过人体、灼伤人员、引发着火、烧毁设备等)的核查清单为起 点,并确定引起伤害的危险源。识别是由危险事件返回到危险处境,再返回到危险本身。该核查清单中 的每一项被依次应用于电气设备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每个零部件/功能和(或)任务。该方法缺点之一 是工作过于依靠可能并不完善的核查清单,对人员要求有较丰富的经验 自下而上法:它以考察所有危险作为起点,考虑在所确定的危险处境中所有可能出错的途径(例如 绝缘介质击穿、受潮、老化,外壳损坏,联接脱落,接地故障,接线错误,危险物质等),以及这种处境如何 导致伤害的。自下而上法比自上而下法更全面和彻底,但这种方法花时间较多。 2
GB-T 22696.2-2008 电气设备的安全 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 第2部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11 17:31:23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5 MB)
分享
友情链接
SY-T 7650-2021 盐穴储气库造腔井下作业规范.pdf
GB-T 25198-2023 压力容器封头.pdf
GA 1800.5-2021 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 第5部分:太阳能发电企业.pdf
付晓岩 数字银行论坛-以企业架构推动数字化 转型指导文件的落实 .pdf
GB-T 25759-2010 无损检测 数字化超声检测数据的计算机传输数据段指南.pdf
DB37-T 4646.2—2023 公共数据 数据治理规范 第2部分:数据清洗比对 山东省.pdf
GB-T 38309-2019 火灾烟气流毒性组分测试 FTIR分析火灾烟气中气体组分的指南.pdf
T-GDNAS 003—2022 ECMO导管维护技术规范.pdf
GB-T 38647.2-202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匿名数字签名 第2部分:采用群组公钥的机制.pdf
斯元商业咨询 网络安全科技供应链报告:厂商成分分析及国产化替代指南 2022.pdf
GB-Z 41599-2022 车辆总质量监测.pdf
NY-T 4205-2022 农作物品种数字化管理数据描述规范.pdf
YD T 1730-2024 电信网和互联网安全风险评估规范.pdf
GB-T 16649.15-2010 识别卡 集成电路卡 第15部分:密码信息应用.pdf
信通院 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 2023年.pdf
DB65-T 4458-2021 南疆盐碱地土壤调理剂施用技术规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pdf
GB-T 26333-2010 工业控制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规范.pdf
GB-T 42015-2022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安全要求.pdf
DB 52-T 1123-2016 贵州省 政府数据 数据分类分级指南.pdf
T-HJAITISA 02—2020 重熔用精铝锭.pdf
1
/
3
10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1.5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