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ICS 65.020.99 CCS B20 32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4263-2022 太湖沿湖地区稻田清洁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lean production of paddy fields in Taihu lake area 2022 - 05 - 26 发布 2022 - 06 - 26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2/T 4263-2022 目 前 次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原则 ............................................................................ 2 5 基本要求 ............................................................................ 2 6 稻季清洁生产 ........................................................................ 3 7 冬季清洁生产 ........................................................................ 4 8 农田排水污染减排 .................................................................... 5 9 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 .................................................................. 5 附录 A(资料性)氮肥施用推荐范围 ....................................................... 6 附录 B(资料性)水稻的耐淹水深、耐淹历时、蓄雨上限和适宜排水口高度 ..................... 7 附录 C(资料性)稻田常用生物农药 ....................................................... 8 附录 D(资料性)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推荐 ............................................. 9 附录 E(资料性)汇水调蓄及循环灌溉系统构建 ............................................ 10 附录 F(规范性)稻田排水促沉净化装置 .................................................. 11 参考文献 ............................................................................. 13 I DB32/T 4263-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薛利红、侯朋福、俞映倞、杨梖、冯彦房、杨林章。 II DB32/T 4263-2022 太湖沿湖地区稻田清洁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太湖沿湖地区稻田清洁生产的总体原则和基本要求、稻季清洁生产、冬季清洁生产、 农田排水污染减排、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太湖沿湖地区稻田的清洁生产,同类型地区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25246 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 GB 38400 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GB 50288—201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1118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NY/T 2065 沼肥施用技术规范 DB32/T 2518 农田径流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塘构建技术规范 DB32/T 2950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DB32/T 2558 稻麦农田沼液施用技术规程 DB32/T 3784 种子处理防治水稻病虫害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太湖沿湖地区 Taihu lake area 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范畴内,即沿太湖湖岸五公里区域、入湖河道上溯10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1公 里范围的江苏省所辖地区。(引自《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18)》) 3.2 稻田清洁生产 Paddy fields cleaner production 既满足水稻生产需要,又合理利用冬季种植绿肥或休耕,并采取水、肥、药等综合管理措施,实现 资源高效利用并降低对人类及环境的污染。 3.3 生态沟渠 ecological ditch 1 DB32/T 4263-2022 在沟底及沟壁采用植物、物理以及工程措施或其组合等手段,改善沟渠生境条件,强化对氮、磷等 拦截净化能力并提升生物多样性的沟渠。 3.4 促沉净化装置 settling equipment 在农田排水口处安装的小型装置,内部填有能有效吸附氮磷的基质等,可对农田排水中的泥沙和氮 磷等污染物进行沉降、吸附和拦截。 4 总体原则 4.1 减量化原则 在保证水稻正常产量的条件下,通过改进农艺措施,提高水分和养分利用率,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 使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最小。 4.2 无害化原则 生产过程中采用环境友好的绿色农业生产资料,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减少对土壤、农产 品和周围环境的污染。 4.3 再利用原则 生产中流失的养分和水分、以及产生的秸秆等废弃物,优先收集处理后进行农田循环利用。 5 基本要求 5.1 产地环境 5.1.1 稻田土壤各项污染物含量应低于 GB 15618 中的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5.1.2 稻田周边大气的空气质量应达到 GB 3095 中的二级要求。 5.1.3 农田灌溉用水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 5.2 田间管理 5.2.1 生产所用肥料应满足 GB 38400 中对有毒有害物质的要求。 5.2.2 生产所用农药应是低毒低残留的,满足 GB/T 8321.9 的要求。 5.2.3 在保证水稻正常产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肥料与农药的施用,减少氮磷损失对环境的污染, 包括径流氮磷损失对水环境的污染、氨挥发及氧化亚氮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5.2.4 前期氮磷浓度较高的农田径流排水宜优先汇集后进行循环灌溉,尽量不外排;具备条件的地区, 雨季排涝水应因地制宜采用相应技术措施进行净化后再排放至水体,技术流程见图 1。 5.2.5 秸秆等农田废弃物应资源化利用,田间无废弃秧盘、农药包装袋/瓶等其他固体废弃物。 2 DB32/T 4263-2022 循环灌溉 汇水调蓄系统 农田 排水 排水口 促沉净化装置 排水沟 生态沟渠 肥水收集池 (泵) 生态塘/浜 河道 生态田埂 图1 农田排水处理技术流程图 6 稻季清洁生产 6.1 肥料减施 6.1.1 化学肥料减施 6.1.1.1 适用于施用普通化肥的稻田。 6.1.1.2 化肥的选择和使用参照 NY/T 496,实施化学肥料减量化,施用量和配比按 NY/T 1118 中进行 确定,氮用量见附录 A。 6.1.1.3 采用前氮后移策略,基肥、分蘖肥与穗肥的分配比例以 3:2:5 为宜。对绿肥还田稻田,稻季 化肥氮用量应在推荐施氮量的基础上每亩减少 1 kg~2 kg,且基肥、分蘖肥和穗肥氮的比例以 3:3:4 为宜。 6.1.1.4 基肥宜使用氮磷钾三元配方肥,并在整地前深施混入土壤。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大于 20 mg/kg 的稻田,宜采用氮钾二元复合肥;对于土壤速效磷含量在 10 mg/kg~20 mg/kg 的稻田,宜采用低磷配 方肥,氮磷含量比应大于 1.25。 6.1.1.5 追肥推荐使用尿素,采用以水带氮技术,即施肥前落干稻田,保证田间无水层,将化肥撒于 田里,然后缓慢灌水,使化肥随小水慢慢渗入根层。 6.1.1.6 应避免雨前施肥。 6.1.2 有机肥料替代 6.1.2.1 适用于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稻田,有机肥料可采用商品有机肥、沼液沼渣等。 6.1.2.2 有机肥料宜采用商品有机肥,符合 NY 525 和 GB 38400 的要求,有机肥带入的氮量以氮总施 用量的 20 %~30 %为宜。氮总用量见 6.1.1.2,氮的分配比例以 3:3:4 为宜。若有机肥带入的氮不足 30%,基肥不足的氮用尿素补足,并同有机肥一起于整地前深施混入土壤。追肥要求见 6.1.1.5。 6.1.2.3 如采用沼液沼渣,应满足 GB 38400 要求。沼液施用按 DB 32/T 2558 执行,沼渣按 NY/T 2065 执行。 6.1.2.4 如采用腐熟的畜禽粪便,应符合 GB 38400 要求,并按 GB/T 25246 执行。 6.1.3 新型缓控释肥替代 6.1.3.1 适用于水生态敏感区的稻田,如离水体较近、易对水环境造成影响的区域。 6.1.3.2 宜选择水稻专用氮磷钾三元素配比缓控释肥料。施氮量比推荐施氮量(见附录 A)减少 10 %~ 15 %。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大于 20 mg/kg 的田块,氮磷钾三元素缓控释掺混肥宜采用低磷配方,氮磷含

pdf文档 DB32-T 4263-2022 太湖沿湖地区稻田清洁生产技术规范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T 4263-2022 太湖沿湖地区稻田清洁生产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1 页 DB32-T 4263-2022 太湖沿湖地区稻田清洁生产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2 页 DB32-T 4263-2022 太湖沿湖地区稻田清洁生产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23:57:4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