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91.120.25 DB P15 备案号:24831—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 DB/T 32.2-2008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地下流体观测仪 第2部分:测温仪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instruments in network for earthquake monitoring - Underground fluid observation instruments- Part 2: Temperature indicator 2008-12-01实施 2008-08-11发布 中国地震局发布 DB/T32.2-2008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技术要求, 5 测试方法 参考文献 DB/T32.2—2008 前言 本部分是《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系列标准中的一项。该系列标准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常用技术参数表述与测试方法(DB/T21一2007)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地震仪(DB/T222007)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地电观测仪第1部分:直流地电阻率仪(DB/T29.1一2008)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地电观测仪 第2部分:地电场仪(DB/T29.2一2008)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地磁观测仪 第1部分:磁通门磁力仪(DB/T30.1一2008)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地磁观测仪 第2部分:质子矢量磁力仪(DB/T30.2一2008)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地壳形变观测仪第1部分:倾斜仪(DB/T31.1-2008)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地壳形变观测仪第2部分:应变仪(DB/T31.2一2008)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重力仪(DB/T23—2007)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地下流体观测仪第1部分:压力式水位仪(DB/T32.1一2008)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地下流体观测仪第2部分:测温仪(DB/T32.2一2008)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地下流体观测仪第3部分:闪烁测氢仪(DB/T32.3一2008) 本部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5)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华静、刘永铭、孙天林、车用太。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T32.2-2008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地下流体观测仪 第2部分:测温仪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地震观测仪器中测温仪的进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测温仪的设计、生产、测试、使用、维护、引进和质量监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T3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 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4706.1一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6587.21986电子测量仪器温度试验 GB/T6587.3—1986电子测量仪器湿度试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温度传感器temperaturesensor 凡直接或非直接受被测温度场作用并进行信息转换的元件。 [JJG1007—1987中的定义25] 3.2 零值误差zeroerror 被测量为零值的基值误差。 [JJF1001—1998中的定义7.23] 4技术要求 4.1使用条件 4.1.1电源电压 电源电压在AC200V~240V或DC10.8V~13.2V范围内仪器应能正常工作。应能够自动切换交 流与直流供电。 4.1.2工作环境 4.1.2.1测温仪主机工作的环境温度应为0℃~40℃;相对湿度应不大于80%。 4.1.2.2温度传感器工作的环境温度应为0℃~100℃。 4.2结构尺寸 4.2.1传感器的外径宜在28mm~65mm范围内。 4.2.2传感器的长度宜在300mm~600mm范围内。
DB-T 32.2-2008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地下流体观测仪 第2部分:测温仪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3-03-15 12:25:34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7 MB)
分享
友情链接
T-CES 160—2022 数字孪生变电站智能传感器接入技术规范.pdf
GB-T 33770.2-2019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第2部分数据保护要求.pdf
GB-T 9813.3-2017 计算机通用规范 第3部分:服务器.pdf
T-CI 155—2023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智慧交通出行技术规范.pdf
GM T 0131-2023 电子签章应用接口规范.pdf
GB-T 14617.1-2012 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 第1部分:陆地移动业务传播特性.pdf
T-CCPS 0001—2023 易学文化水平测试标准.pdf
T-ACEF 110—2023 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指南 行:机动车停驶.pdf
GB-T 2424.1-2015 环境试验 第3部分:支持文件及导则 低温和高温试验.pdf
DB31-T 397-2021 医源性织物清洗消毒卫生要求 上海市.pdf
GB-T 4625-2022 螺钉和螺母的装配工具 命名法.pdf
滨州市河道管理办法.pdf
GB-T 38625-2020 信息安全技术 密码模块安全检测要求.pdf
T-CNZC 0008—2022 坛紫菜原藻数字化称重系统操作规程.pdf
GB-T 37793-2019 钢坯枝晶偏析的定量分析方法.pdf
CSA 基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合规控制验证框架.pdf
GB-T 41621-2022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实施指南 开发研究项目.pdf
SY-T 6643-2021 陆上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pdf
GB-T 18521-2001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pdf
NY-T 4205-2022 农作物品种数字化管理数据描述规范.pdf
1
/
3
13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1.7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