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ICS 65.150 CCS B 51 汕 DB4405 头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405/T 293—2022 红螯螯虾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2022 -03 -08 发布 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03-08 实施 发 布 DB4405/T 293—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汕头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汕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汕头市鸿联水产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晓、赖向生、林振烔、林清、杨文君。 I DB4405/T 293—2022 红螯螯虾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池塘养殖的主要技术要求,包括环境与水质、 养殖池塘、放苗前准备、虾苗投放、饲养管理、尾水排放、收获、记录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红螯螯虾池塘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ll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环境与水质 周围无污染源,淡水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源水质和养殖用水应分别符合 GB 11607 和 NY 5051 的规定。 5 养殖池塘 5.1 形状与大小 池塘可依据环境地形修建,以长宽比为 2~3:1 的长方形为好,面积以(1334~5336)m2 为宜,深 度(1.5~1.8)m。 5.2 池底 池底以泥沙质土为好,由进水口向排水口倾斜。 5.3 进排水系统 1 DB4405/T 293—2022 每口池塘都应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分别位于池塘长轴两端。进水口建在池塘浅水端, 排水口建在池塘深水端。 5.4 增氧设备 2 每667m 水面配备(0.3~0.5)KW的增氧机。 6 放苗前准备 6.1 清塘消毒 将池塘排干,清除池底淤泥和杂藻,晒塘至池底干裂。放苗前 30d 左右,注水约 20cm,每 667m 池塘用(50~75)kg 生石灰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 2 6.2 种植水草 在池塘中间种植沉水植物,如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行距约2m ,种草面积占池塘水面 1/5~ 1/3。随着水草的生长,水位才逐渐加高至0.8m,以保证水草得到充分光照。加注新水时,用40目的网 2 兜过滤,以防敌害生物进入。随后每667m 池塘用20kg茶籽饼浸泡后全池泼洒,清除野杂鱼并肥水。 7 虾苗投放 7.1 投苗时间 春季虾苗放养时间宜在3月~5月,当水温保持在18℃以上数日后,即可投苗;秋季虾苗放养时间宜 在9月~10月,当水温在18℃以上时可投苗。 7.2 虾苗质量 经检验检疫合格,规格整齐,附肢齐全,体表无附着物,活力强。 7.3 虾苗规格 虾苗全长(1.5~2.0)cm为宜。 7.4 投苗密度 2 以每667m 池塘投放(5000~6000)尾为宜。 7.5 投苗方法 先将装有虾苗的氧气袋放入池塘上风处的池边水中,直到袋内水温接近池水水温时,再将虾苗放入 池中。 8 饲养管理 8.1 饲料投喂 8.1.1 饲料种类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补充投喂植物性饲料。所用饲料必须符合 GB 13078 和 NY 5072 要求。 2 DB4405/T 293—2022 8.1.2 投饲量 人工配合饲料每日的投饲量为虾体重的5%-8%。具体投饲量应根据虾的大小、天气、水温、水质、 摄食情况等进行调整。 8.1.3 投喂方法 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在日出前和日落后投喂。晚上的投饲量占全天 70%-80% 以上,饲料应沿四 周投在池塘浅水处,均匀投喂,防止争食。残饵应及时清除,避免败坏水质,诱发虾病。 8.2 水质管理 8.2.1 水体中溶氧量保持在 5mg/L 以上,溶解氧不足时开启增氧设备进行增氧。 8.2.2 保持水质清新,稳定水体藻相,维持透明度在(30~40)cm。前期水体的透明度宜稍低,为虾 苗提供较隐蔽环境;中后期根据水质情况,每 15d 左右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不超过 1/3。 8.2.3 定期泼洒生石灰、微生态试剂和底质改良剂,调控好水质。 8.3 病害防治 8.3.1 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使用药物要符合NY 5071的规定。 8.3.2 预防 7.3.2.1 饲料要新鲜,选用大蒜素、乳酸菌、维生素 C 定期拌料投喂,保持肠道健康,提高虾的抗病能 力。 7.3.2.2 保持水环境稳定,减少虾体的应激反应。 8.3.3 治疗 虾体表面附着纤毛虫, 可按0.7mg/L的浓度全池泼洒硫酸锌。 9 尾水排放 养殖尾水排放应符合SC/T 9101的规定。 10 收获 个体尾重达到50g以上便可起捕上市。先用地笼捕捞,捕大留小,每茬最后干塘捕清。 11 记录 做好养殖生产记录,包括日期、天气、水质、虾的活动生长情况、投喂、用药以及销售等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pdf文档 DB4405-T 293-2022 红螯螯虾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汕头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405-T 293-2022 红螯螯虾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汕头市 第 1 页 DB4405-T 293-2022 红螯螯虾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汕头市 第 2 页 DB4405-T 293-2022 红螯螯虾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汕头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12:42:4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