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CCS B51 汕 DB4405 头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5/T 291—2022 鲍鱼-牡蛎-大型海藻海区套养技术规范 2022-03-08 发布 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03-08 实施 发布 DB4405/T 291—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 本文件由汕头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汕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南澳县海旺水产养殖基地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壮炳、郭丽纯、马庆涛、杨晓、李顺茂、沈松金 。 1 DB4405/T 291—2022 鲍鱼-牡蛎-大型海藻海区套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浅海养殖区内鲍鱼、牡蛎、大型海藻(紫菜、龙须菜、脆江蓠等)套养的术语与定义、 海区条件、套养比例、养殖设施、养殖品种、时间和密度、养殖日常管理、病害防治、成品收获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汕头市辖区内海区贝类吊养、海藻栽培和贝藻套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DB 44/T 1434 坛紫菜海区栽培技术规程 DB 44/T 1278 龙须菜养殖技术规范 DB 33/T 457 牡蛎养殖技术规范 DB 4405/T 153 鲍鱼海区吊养技术规程 DB 4405/T 196 脆江蓠海水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3.1 贝藻海区套养 在养殖海区中同时放养一定数量不同品种(系)贝藻苗种的养殖方式。 3.2 贝类吊养 牡蛎和鲍鱼等贝类苗种通过养殖器材用绳索垂下挂吊在浮绠或筏架的养殖方式。 3.3 浮绠 由浮子和绳索组成,靠浮子浮在水面,用以悬挂苗绳的绳索。 4 4.1 海区条件 海域环境 海域应生态环境好、潮流畅通,水质应符合GB 11607和NY 5052的要求。底质要适合打桩或下锚。 4.2 海水温度 海水适应温度(8~29)℃,最适水温为(15~26)℃。 4.3 海水盐度 海水适应盐度为22~32,最适盐度为25~30。 4.4 海水透明度 2 DB4405/T 291—2022 海水透明度以(40~80)cm 为宜。 5 贝藻套养指导原则 在规划的养殖区内,贝藻种类套养面积比例为:鲍鱼吊养占总面积的(10~15)%,牡蛎吊养占总 面积的(45~55)%,大型海藻栽培占总面积的(35~45)%。每个品种(系)养殖筏架之间要保留 20 米以上距离。 6 养殖设施 海区贝藻类养殖主要为筏式养殖,设施为浮筏(单绠浮筏)、排筏、半浮动式浮筏等。浮筏广泛用 于鲍鱼、牡蛎、紫菜、龙须菜、脆江蓠等的养殖,排筏主要用于鲍鱼等吊养,半浮动式浮筏主要用于紫 菜养殖。 6.1 浮筏的设置 固定设置在浅海一定水域,浮于水面的一种筏架,浮筏由木橛(木桩)、橛缆绳(横缆绳)、浮绠、 浮子(塑胶浮球)、苗种附着器或苗绳、吊绳等组成。采用长(1.5~2)m、直径(15~20)cm 的松木 作为木橛,在海底打桩,木橛全部入土;橛缆绳为直径(1.8~2)cm 聚丙烯绳,绑结固定在木桩上, 长度为大潮时水深的(2.5~3)倍;一条浮绠一般长为(60~100)m,浮绠两端与橛缆绳绑结固定;浮 绠上的塑胶浮球数量多少根据养殖垂吊重量调节;苗种养殖器或苗绳由吊绳垂下挂在浮绠上。浮筏方向 一般顺海流设置。养殖管理用小船进行。 6.2 排筏的设置 用木材、竹竿等组装成纵横排列的大型排筏,以浮筒加大浮力使浮于水面,以缆和锚将排筏固定于 养殖海区。养殖管理直接在筏架上进行。养殖时在排架下系好吊绳,再吊挂内装有鲍鱼苗的养殖桶。 6.3 半浮动式浮筏 根据紫菜耐干露习性而设计制作的设置在潮间带的紫菜专用养殖筏,可随潮汐作用而起落。由木橛、 橛缆、浮绠、浮竹、支撑腿五部分组成双架式(双浮绠)浮筏。整个筏架设置在潮间带一定潮位,涨潮时 漂浮在水面上,潮退时依靠支撑腿平稳地落在海滩上,直到涨潮时重新浮起。 6.4 养殖器材 6.4.1 鲍鱼养殖器材 鲍鱼养殖器材由黑色圆形塑料桶形附着器、网袋、吊绳等组成。圆形塑料桶高为 18cm,桶口直径为 45cm,桶底有直径 10cm 的圆孔作为投料口。鲍鱼养殖桶由圆形塑料桶外面套上 20 目塑料网袋制成。 6.4.2 牡蛎养殖器材 牡蛎养殖器材由苗种附着基(牡蛎壳串)、吊绳等组成。牡蛎壳串用聚乙烯绳串穿结牡蛎壳制成。 6.4.3 紫菜养殖器材 紫菜养殖器材有网帘和竹帘。网帘由网绳编成,网帘宽度 150 cm、长度 150 cm~200 cm 为宜,每 张网帘由 25 条左右的纵向网绳和 4 条~5 条横向网绳构成,网绳一般由 90 丝维尼纶和 30 丝聚乙烯制 成。网帘一般用于半浮动式浮筏养殖。竹帘由竹片、聚乙烯绳编成,每张竹帘长 4.5 m,由 40 条~42 条竹片组成,竹片的规格为宽 1.4 cm,厚 1.2 cm,长 160 cm,竹片中间用 1 条 150 丝聚乙烯绳等距离 连接,在竹片两端 10 cm 处各绑 1 条 900 丝聚乙烯绳作浮绠。竹帘一般用于浮筏养殖。 3 DB4405/T 291—2022 6.4.4 龙须菜和脆江蓠养殖器材 龙须菜和脆江蓠养殖器材为苗绳。苗绳采用(120~180)丝的聚乙烯绳,苗绳的长度可因地制宜,一 般为(4~6)m。 7 养殖品种、时间和密度 7.1 鲍鱼养殖品种、时间和密度 鲍鱼养殖品种为以皱纹盘鲍为杂交配套系的杂交鲍,如绿盘鲍、西盘鲍等;每年放苗养殖时间为(4~ 5)月和(10~12)月;每个鲍鱼养殖桶放养壳长 1.5 ㎝以上鲍苗(80~100)粒或壳长 2 ㎝以上鲍苗(40~ 60)粒。每个鲍鱼养殖桶间距 50cm。 7.2 牡蛎养殖品种、时间和密度 牡蛎养殖品种为福建牡蛎、福建牡蛎三倍体等;吊养苗串时间为(5~11)月;从育苗场出来的牡 蛎壳苗串用网袋分装,移到海区暂养标粗,当达到壳长(0.5~1)cm 便可进行分苗进入成贝养殖,根 据贝壳附苗数量进行分拆组合成串,每一串穿结贝苗壳 10 个,壳间距(8~10)cm,牡蛎壳苗串间距 30cm。 7.3 紫菜养殖品种、时间和密度 2 2 紫菜养殖品种为坛紫菜等;紫菜采苗为 9 月中、下旬;网帘采苗以 180m 网帘为 667m 的养殖面积, 2 竹帘采苗以 40 张竹帘为 667m 的养殖面积。 7.4 龙须菜养殖时间和密度 龙须菜夹苗时间为11月至翌年3月;将龙须菜的苗种掐成小簇,夹在聚乙烯苗绳中,每簇苗种的长 度(6~8)cm,每簇的重量为(2~5)g,簇与簇的距离(8~10)cm,龙须菜苗种的用量(20~50)g/m, 苗绳的长度可因地制宜,一般为8m,苗绳的间距(40~60)cm。 7.5 脆江蓠养殖时间和密度 脆江蓠夹苗时间为 11 月至翌年 3 月;将苗种掐成小簇,夹在聚乙烯苗绳中,每簇苗种的长度(10~ 15)cm,每簇的重量为(10~20)g,簇与簇的距离(15~20)cm,苗种用量(50~100)g/m,苗绳的长度可因 地制宜,一般为(4~6)m,苗绳的间距为(40~60)cm。 8 养殖日常管理 鲍鱼养殖日常管理参照 DB 4405/T 153 中 5.4 的要求,紫菜养殖日常管理参照 DB 44/T 1434 中 7 的要求,牡蛎养殖日常管理参照 DB 33/T 457 中 7.4 的要求,龙须菜养殖日常管理参照 DB 44/T 1278 中 4.3 的要求,脆江蓠养殖日常管理参照 DB 4405/T 196 中 6.5 的要求。 9 病害防治 鲍鱼养殖病害防治参照 DB4405/T 153 中 5.4.5 的要求,紫菜养殖病害防治参照 DB44/T 1434 中 8 的要求,牡蛎养殖病害防治要及时预防和清除敌害生物(如荔枝螺等)及附着生物,龙须菜和脆江蓠养 殖病害防治参照 DB4405/T 196 中 6.6 的要求。 10 成品收获 杂交鲍苗种经过 14 个月以上的养殖,壳长达到 8cm 以上便可分批收获。 4 DB4405/T 291—2022 福建牡蛎苗种经过 9 个月以上养殖,壳长达到 6cm 以上便可收获。 坛紫菜藻体生长到 25 cm~30 cm 时进行首次采收。坛紫菜可多次采收,根据藻体的生长速度,一 般每 10 d~15 d 采收一次。 龙须菜藻体生长到 60cm 以上时就可以收获。 脆江蓠经过(30~50)d 的生长期,苗绳鲜菜重量在(3~4)kg/m,就可以收获。 5
DB4405-T 291-2022 鲍鱼-牡蛎-大型海藻海区套养技术规范 汕头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12:43:1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