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20
CCS B 25
5304
玉溪市 地方 标准
DB 5304/T 061—2023
皇竹草栽培与利用技术
2023 - 04 - 20发布 2023 - 07 - 19实施
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5304/T 061 —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新平县饲草饲料工作站提出。
本文件由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平县饲草饲料工作站、玉溪市饲草饲料工作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普凤霞、刘双玲、李连海、杨奉文、王红琴、普磊、董霜、普再荣、王
龙、关翔、何航宇、李光宝、李永会、李正安、陈德文、刀磊、李云顺。
DB 5304/T 061 —2023
1
皇竹草栽培与利用技术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皇竹草栽培 形态特征 、种植环境条件 、种苗培育 、种茎制备 、种植地选择及整理 、
种植技术 、田间管理 、利用的基本 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玉溪市内皇竹草的栽培、利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农田溉水质标准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352 热带牧草 种苗
NY/T 525 有机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皇竹草Pennisetum purpureum ×P.americanum
皇竹草,别名:王草。是中国热带牧草研究中心 1984年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引进, 1998
年选育登记的牧草品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由象 草和美洲狼尾草杂交育成,故又名杂交狼尾草,哥伦
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收集保存,编号为 CLAT6263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引进并于 1998年通过国家审
定定名为热研 4 号王草。因茎杆高大,故名王草、皇草。王草为多年生禾本科三倍体碳四植物,直立
丛生,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生长迅速,株形巨大, 是优良饲草、生态草、菌材和纸材。
3.2
种茎 Breeding stems
用于繁殖育苗的成熟茎干。
3.3
分蘖
在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处发出的分枝。
4 形态特征
4.1植物学特征
皇竹草属须根系植物,须根由地下茎节长出,扩展范围广。株高可达 4~5米,茎粗 4厘米,
节间较短,节数为 20~25个,节间较脆嫩,节突较小。分蘖多发生于近地表的地下或地上节,
刈割后分蘖发生较整齐、 粗壮, 春栽单株分蘖可达 20~25株。与象草相比,皇竹草的叶片较宽、
DB 5304/T 061 —2023
2 柔软,叶色较浅,绿叶数多 2~3片。
4.2生物学特性
4.2.1生长发育特性
用茎节作无性繁殖, 3~10月份均适宜栽植,栽后约 7~10天出芽, 6~10月份是皇竹草 生
长旺盛季节, 11月份以后气温降低, 生长速度减慢。 在 0℃以上, 植株可自然越冬; 不低于 -5℃,
地下根茎也可越冬。
4.2.2适应性
皇竹草的亲本原产于热带地区,不耐严寒,喜温暖湿润气候。在长期浸渍或干旱的条件下
均生长良好。对土质要求不严,酸性、粗沙、粘性、红壤土和轻度盐碱性土壤均能生长。但以
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粘质壤土最为适宜。
5种植环境条件
5.1 适宜海拔
a) 最适宜区 :海拔200m~1200m;
b) 适宜区:海拔1200m~1800m;
c) 次适宜区 :海拔1800m~2000m。
5.2适宜气候
年平均气温 15℃以上,最低气温在 -2℃以上,年无霜期不超过 250d的热带、亚热带气候。
5.3适宜土壤
pH值为4~9的红壤、黄壤、棕壤、砂壤等土壤都能生长,耐盐碱,有一定的抗旱、抗涝能力 ;喜
肥水。
6种苗培育
6.1苗床准备
将苗床整成 0.9m~1.1m宽度的墒面,苗床间距 30cm。顺墒面宽度方向挖沟,沟深 10cm~15cm,
种植株行距 20cm×30cm。
6.2育苗
将成熟种茎切成 1节或2节1段,节下保留 1/3茎节长,按株距 5cm靠沟的一边排好,芽朝上,覆
土深度3cm~5cm,栽后及时浇水,并用草料等 覆盖保湿,期间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7 种茎制备
7.1种茎采集
种茎从大田中采集,大田采集须选择充分老熟,生长期为 8个月以上的茎秆作为种茎,用利刀从离
地10cm处砍断,保留叶鞘。
7.2 种茎制备
大田采集的种茎留中下段茎作为种茎,去除上部横截面直径小于 1cm的部分,随后用利刀按 1节或
2节切成小段,去除叶鞘,保护好芽眼。
7.3 种茎储存
种茎可以随砍随用,如遇多余的情况,可放置在阴凉处或者覆盖遮阴网,每天早晚适量喷洒水保持
种茎湿润。最好是砍后放置 1-2天再栽。
7.4 种茎质量标准
应符合NY/T352中的相关要求。
DB 5304/T 061 —2023
3 8 种植地选择及整理
8.1 地块选择
土壤要求不严,但需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 符合GB15618 的规定。
8.2 整地
耕翻深度 20cm~30cm,耙细,清除杂草。施农家肥 1500公斤/亩~2000公斤/亩,或施 50 公斤/
亩~100公斤/亩的复合肥做基肥,注意肥料需要与种植层土壤混合均匀。
9 种植技术
9.1 种植时间
在海拔1200m以下且无霜期 300天以上的区域, 3~10月种植;海拔1200m以上的区域, 3~6月种
植。
9.2 种植方式
平放、斜插。
9.2.1 平放
适合大田采集种茎,种植株行距 40cm~60cm×60cm~80cm,开沟深度 10cm,覆土5cm,种植后压
实土壤。
9.2.2 斜插
适合大田采集种茎,种植株行距 60cm×80cm ,斜插深度为 5cm~10cm,保证埋入 1~2芽眼。
10 田间管理
10.1 补种
种植之后 15d查看出苗情况,及时补苗。
10.2 中耕除草
进行1~2次中耕除草。第一次在种植 15-30天时;第二次在种植 60天时。
10.3水肥管理
10.3.1 水
晴天久旱,应及时浇水。灌溉用水应符合 GB 5084 中的相关规定。
10.3.2 追肥
苗期及每次刈割后施尿素 10公斤/亩~15公斤/亩,每次中耕除草及刈割后撒施施尿素 20公斤/
亩~30公斤/亩,入冬前最后一次刈割后,施有机肥 1000公斤/亩~1200公斤/亩,选用的有机肥应符
合NY/T525中的相关要求。
10.4 病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为粘虫和蝗虫。 病虫害防治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农药
使用附合 GB 8321 的规定。 打药后15天内不进行刈割饲喂。
10.5 冬季管护
霜前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 10cm~15cm,培土保温。气温升至 20℃后行间开沟施肥,沟深、宽均
为15cm~20cm,施复合肥 (N︰P2O5︰K2O=15︰15︰15)100公斤/亩或有机肥 1000公斤/亩,覆盖施
肥沟。
10.6更新
一次栽植可应用 4~6年,分蘗位上移不易越冬,土壤板结肥力减退,需要重新种植。老桩可以用
于分栽。
11利用
DB 5304-T 061—2023 皇竹草栽培与利用技术 玉溪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6-17 05:46:3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