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ICS DB21 备案号: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1453-2006 气象预报 预测术语 (Meteorology forecast predict terms)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06-12-20实施 2006-12-01发布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1/T1453-2006 目次 前言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2.1天气预报种类… 2.2天气预报时间用语 2.3天气预报地域、方位· 2.4天气·· 2.5天空状况· 2.6天气现象 2.7降水等级· 2.8降水概率 2.9冷空气(寒潮) 2..10风...... 2.11天气预报空间用语 2.12天气预报辅助用语· 2.13气温预报用语 2.14灾害性天气… 2.15气候季节划分 2.16气候预测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 DB21/T1453-2006 前言 本标准由辽宁省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气象局政策法规处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气象台。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欣、蒋大凯、陈传雷。 本标准于2006年12月首次发布。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 DB21/T1453-2006 气象预报 预测术语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象预报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气象行业,同时可供其他相关行业对天气调查、统计、评估和研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21/T1363-2005气象灾害定义与分级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天气预报种类 3.1.1临近预报 预报时效为0一2小时的天气要素预报,一般预报间隔为1小时。 3.1.2短时预报 预报时效为0一6小时的天气要素预报,一般预报间隔为3小时。 3.1.3短期预报 预报时效为1一3天的天气要素预报,一般预报间隔为6或12小时。 3.1.4中期预报 预报时效为4一10天的天气要素、天气趋势、天气过程预报,一般预报间隔为24小时 3.1.5延伸期预报 预报时效为11一30天的天气要素、天气趋势、天气过程预报,一般预报间隔为24小时。 3.1.6长期预报 预报时效为月、季、年的天气趋势、天气过程预报。 3.1.7订正预报 遇各种天气预报需要补充、修改时,发布的预报时效为任意时段的天气要素、天气趋势、天气过程 预报。 3.2天气预报时间用语 3.2.1白天 08~20时 3.2.2夜间(晚上) 20~08时 3.2.3前(上)半夜 DB21/T1453-2006 20~02时 3.2.4后(下)半夜 00~08时 3.2.5上午 08~12时 3.2.6下午 14~20时 3.2.7早晨 04~08时 3.2.8中午 12~14时 3.2.9午后 14~16时 3.2.10傍晚 16~20时 3.3天气预报地域、方位 3.3.1辽宁东部 包括抚顺、本溪、丹东地区。 3.3.2辽宁西部 包括朝阳、锦州、葫芦岛地区。 3.3.3辽宁南部 包括大连、营口地区。 3.3.4辽宁北部 包括阜新、铁岭、沈阳地区。 3.3.5辽宁中部 包括辽阳、鞍山、盘锦地区。 3.3.6辽河流域地区 包括铁岭、沈阳、辽阳、鞍山、盘锦地区。 3.3.7沿海地区 包括葫芦岛、锦州、盘锦、地大连、丹东的靠近海岸地区。 标准 3.4天气 某一地区在某一短时间内大气中气象要紫信急现象的综合。 息服务平 3.5天空状况 3.5.1晴 时出现。 3.5.2少云 DB21/T14532006 时出现。 3.5.3多云 时出现。 3.5.4阴 出现。 注: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总云量是指某时天空被所有的云遭蔽的总成数,低云量是指 天空被低云族的云所遮蔽的成数。 3.6天气现象 3.6.1雨 滴状的液态降水,下降时清楚可见,强度变化比较缓慢,落在水面上会激起波纹和水花,落在干地 上可留下湿斑。 3.6.2雷阵雨 开始和停止都比较突然、强度变化大伴有雷暴的液态降水。 3.6.3阵雨 开始和停止都比较突然、强度变化大的液态降水。 3.6.4毛毛雨 稠密、细小而十分均匀的液态降水,下降情况不易分辨,看上去似乎随空气微弱的运动漂浮在空中, 徐徐落下。迎面有潮湿感,落在水面无波纹,落在干地上只是均勾地润湿地面而无湿斑。 3.6.5雪 固态降水,大多是白色不透明的六出分枝的星状、六角形片状结品,常缓缓飘落,强度变化较缓慢。 温度较高时多成团降落。 3.6.6阵雪 开始和停止都较突然、强度变化大的降雪。 3.6.7雨夹雪 近地面气温接近0℃,雨和雪同时或交替下降。 3.6.8积雪 雪覆盖地面达到气象站四周能见面积一半以上。 3.6.9冰粒 比较坚便。直径一般小于5mm。 透明的丸状或不规则状的固态水, 3.6.10冰苞 冰层与不透明的冰层相间组成。大小差异大, 务平 3.6.11冻雨 OC左右或以下过冷却液态降水降落到地面物体表面后直结而成的坚便冰层。 3.6.12雨淞 降水的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却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品物。 DB21/T1453-2006 3.6.13雾淞 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却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物。 3.6.14露 空气中水汽在地面及近地面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 3.6.15霜 空气中水汽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或由露冻结而成的冰珠。 3.6.16结冰 露天水冻结成冰。 3.6.17霸 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细微烟、尘或者盐粒等形成的物理现象。 3.6.18雾 近地面空中浮游大量微小的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下降到1.0km以内。 3.6.19龙卷 一种小范围的强烈旋风。风速一般为50150m/s,最大风速可达200m/s。根据其产生的地区,龙卷 分为陆龙卷(产生于陆地上空)和水龙卷(产生于内陆水面上空)。 3.6.20浮尘 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 3.6.21扬沙 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在1.0km至10.0km以内的天气现象。 3.6.22沙尘暴 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相当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风沙天气现象 3.6.23烟幕 大量的烟存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 3.6.24闪电 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放电时伴随的电光。但不闻雷声。 3.6.25大风 瞬间风速达到或超过17.0m/s(或目测估计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的风。 3.6.26雷暴 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表现为闪电兼有雷声,有时亦可只闻雷声而不见闪 电。 3.7降水等级 2.7.1降水量 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 2.7.2降水量等级 降水量等级根据一定时间内降水量的大小划分,见表1。

pdf文档 DB21-T 1453-2006 气象预报 预测术语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T 1453-2006 气象预报 预测术语 辽宁省 第 1 页 DB21-T 1453-2006 气象预报 预测术语 辽宁省 第 2 页 DB21-T 1453-2006 气象预报 预测术语 辽宁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26 23:39:3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