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ICS 03.080.99 CCS A 12 3502 福建省 厦门市 地方 标准 DB3502/T 108—2023 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疏导服务规范 Service s pecif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r old adults in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 2023 - 09 - 11发布 2023 - 09 - 11实施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02/T 108 —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厦门市民政局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 厦门开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黄瑞春、 韩韬轶、钟大彬、 赖丽莲、 纪颖红、郭金英、史春艳、徐腾容、 余虹、 曾卫鹏、康玉婷、雷婧、付豪。 DB3502/T 108 —2023 1 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疏导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疏导服务的 基本要求 、服务流程、服务内容 及要求与持续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 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疏导服务 ,养老机构 其他服务对象 的心理疏导服务 可参照本文件 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30446.3 心理咨询服务 第3部分:咨询信息管理 GB/T 35796 -2017 养老服务质量基本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护理人员 paramedics 指从事养老护理服务的护理员和护士。 3.2 专业人员 professional 指从事老年人心理疏导服 务的社会工作者 、心理咨询师 、公共卫生预防医师 等。 3.3 心理疏导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通过沟通技巧进行“梳理、 泄压、引导”,改变个体 的自我认知,从而提高其行为能力 和改善自我发展的心理疏泄和引导的过程。 4 基本要求 人员要求 4.1 4.1.1 护理人员 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应具有尊老敬老、爱岗敬业、遵章守法、奉献的职业精神 ; b) 应参加过相关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宜开展老年学、精神病学和社会心理流行病学的学 习; c) 应具备一定的业务素 养,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有亲和力 ,能识别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时的异 常表现。 DB3502/T 108 —2023 2 4.1.2 专业人员 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从事老年人心理疏导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应获得社会工作初级以上资质证书 ,接受心理疏导等 培训; b) 从事老年人心理疏导服务的心理咨询师应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或获得国家三 级心理咨询师以上资质证书 ; c) 从事老年人心理疏导服务的公共卫生预防医师应具备公共卫生 管理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或获得国家执业医师资质 证书; d) 专业人员应提供心理状态评估、方案确定、服务实施、效果评估和服务后续跟踪服务 。 环境与设施设备 4.2 4.2.1 环境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应努力营造有益于老年人养老生活的环境,并不断加以改善; b) 室内空气应符合 GB/T 18883的规定; c) 室内噪音应符合 GB 3096-2008中5.1中0类的规定。 4.2.2 设施设备 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应有独立、具有私密性功能的心理 服务场所; b) 宜配备咨询椅、沙发等辅助咨询设备 ; c) 宜配备多媒体等基本设施。 信息管理 4.3 心理疏导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有关服务对象的背景资料、语言图文和行为内容等信息 的管理,应符合 GB/T 30446.3 的相关要求。 5 服务流程 沟通与引导 5.1 5.1.1 在日常照料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 老年人情绪变化,积极同老年人交流, 通过引导、鼓励 、 转念使老年人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5.1.2 对情绪变化较大的老年人,应持续观察其情绪状态与行为,发现存在异常应及时申请专业人员 介入。 心理状态评估 5.2 5.2.1 收集情绪或行为异常老年人的相关信息。 5.2.2 评估: a) 宜使用通用 心理健康正 /负向指标或 量表,通过与老年人交流、观察、心理测试、问卷以及等 方式进行心理状态评估; b) 确定老年人可能面临的风险,如:健康、受虐、抑郁、自杀等; c) 确定介入的时机,是否需要转介; d) 必要时协调进行跨专业、综合性评估。 方案确定 5.3 5.3.1 应与老年人或其他监护人共同协商、制定心理疏导服务方案。 DB3502/T 108 —2023 3 5.3.2 服务实施过程中,应根据老年人 的情况变化 (如情绪、行为等 ),及时调整服务方案,并随着 服务的逐渐深入不断补充完善 心理疏导 服务方案。 服务实施 5.4 5.4.1 按照心理疏导服务方案,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术,针对老年人存在的问题与其进行疏导性 谈话,必要时可为老年人布置作业或训练等 。 5.4.2 调节可能对老年人产生不适的环境因素。 5.4.3 运用能影响老年人的方法,帮助老年人改变情绪或行为。 5.4.4 鼓励和协助老年人发挥潜能 ,甚至能让老年人互助 。 5.4.5 当老年人出现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时,应及时进行转介。 5.4.6 应持续关心 转介治疗 返院的老年人的心理与行为状态,协助其恢复社会(和心理)功能。 效果评估 5.5 5.5.1 服务过程中,应对服务 效果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 5.5.2 服务结束前,应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确认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5.5.3 当预期目标未达成时,专业人员应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服务后续跟踪 5.6 5.6.1 服务结束时,应引导老年人对整个服务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巩固心理疏导服务效果,确保老年 人获得处理类似心理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5.6.2 服务结束以后,专业人员应进行服务效果跟踪,听取老年人对心理疏导服务的反馈 ,护理人员 在护理过程中 宜对老年人 更多的关心与交流 等。 6 服务内容及要求 环境适应 6.1 6.1.1 对不适应机构环境的老年人,应帮助其尽快习惯机构的居住环境,了解服务与反馈方 式。 6.1.2 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爱好、家庭及文化背景等,尊重老年人的宗教信仰和个人 意愿。 6.1.3 帮助老年人协调机构内的人际关系,促进老年人开展人际交往活动。 6.1.4 帮助老年人主动安排自己的生活,鼓励老年人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 情绪疏导 6.2 6.2.1 疏导前应查看相对应的护理记录、医疗记录等,了解老年人情绪变化的原因。 6.2.2 应因人而异采取 不同工作方式,如 个案工作或小组工作 ;采取不同 服务方式 如,如园艺治疗、 怀旧治疗 等。 6.2.3 选择适宜疏导的时间和地点。 6.2.4 适时与老年人进行交流,消除各种心理负担,淡化或逐渐弱化诱因刺激。 6.2.5 对求助老年人应积极响 应, 耐心陪伴老年人面对情绪困扰, 不否认、 不忽视老年人的情绪体验。 6.2.6 应耐心倾听老年人诉说,引导老年人改变消极认知,建立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6.2.7 促进老年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 6.2.8 与老年人交流时应真诚,注意语音、语速、吐字清晰,不用指责、批判性语言,不打断、阻止

pdf文档 DB3502-T 108-2023 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疏导服务规范 厦门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02-T 108-2023 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疏导服务规范 厦门市 第 1 页 DB3502-T 108-2023 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疏导服务规范 厦门市 第 2 页 DB3502-T 108-2023 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疏导服务规范 厦门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9-22 22:02:0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