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
智慧社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for Smart Community Safety
2023 - 10- 18发布 2023- 10- 19实施
深圳市应急管理联合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I
目 次
前 言 ................................ ................................ ............. II
引 言 ................................ ................................ ............ III
1范围 ................................ ................................ ............... 1
2规范引用文件 ................................ ................................ ....... 1
3术语和定义 ................................ ................................ ......... 1
4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 ... 2
5评价指标说明 ................................ ................................ ....... 4
5.1评价表中表头信息说明 ................................ ........................... 4
5.2二级评价指标说明 ................................ ............................... 4
5.2.1保障条件 ................................ ................................ ... 4
5.2.2信息服务平台安全保障 ................................ ....................... 5
5.2.3应急预案执行 ................................ ............................... 6
5.2.4社区公共安全 ................................ ............................... 7
5.2.5智能安全基础设施 ................................ ........................... 8
5.2.6应急保障 ................................ ................................ .. 10
5.2.7安全宣传教育 ................................ .............................. 12
5.2.8安全创新应用 ................................ .............................. 13
6评价指标权重 ................................ ................................ ...... 13
7评分计算与等级划分 ................................ ................................ 14
8评价申报与评审流程 ................................ ................................ 15
9评价结果的应用 ................................ ................................ .... 16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 深圳市应急管理联合会 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
限公司、 神州数码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科技大学、 东南大学、
重庆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 河海大学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谷甜甜、尹继尧、 常章玉、 王文顺、邓勇亮、王林秀、 倪国栋、 许娜、李德智、
张涛、张鼎、徐前祥、毛超、 宁延、彭毅、崔鹏、周圣华、李灵芝、王晨迪 、张磊、宋亮亮、 王莉、王
晨阳、刘旭、 宋笑宇、马岚、郝恩扬、谢牧含、韩鹏举、 王永超、常文秀、 杜佩佩、 朱敏、刘坦、 段寒、
陈煜杰、向纪如彬、安景祎 、王晶晶 。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III
引 言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社区安全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安全水平。近年来,社区燃气爆炸、
高空抛物、充电桩漏电等安全事故频发,造成社区安全水平不高的现象,影响着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幸
福感和获得感。面对亟待解决的社区安全问题,智慧安全社区理念应运而生。 《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
府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发〔 2022〕14号)、《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意见》( 民发〔 2022〕29
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办发〔 2021〕56号)
等文件中均提到,要 坚持安全发展 ,加强社区数据安全管理和保障 ,扩大智能感知设施和技术在 社区安
全管理领域的应用,智慧社区已 成为当前提升社区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 。然而,智慧社区安全建设受相
关标准滞后于技术和产业发展影响,暴露出了安全设施不足 、安全控制不严、缺乏预防措施、评价标准
不一等问题。
为规范和引导智慧社区安全规划、建设和运维,打造智慧社区安全试点示范,夯实智慧社区建设根
基,本标准以智慧社区为对象,按 照安全发展 的原则,建立智慧社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智慧社区
安全评价的规范化,使评价结论更加科学合理,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智慧社区安全评
价体系的应用,有助于促进智慧社区安全建设水平持续提升,规范行业市场,从而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1
智慧社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社区 安全评价的范围、规范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评价指
标说明、评价指标权重、评分计算与等级划分、评价申报与评审流程、评价结果的应用 。
本文件适用于智慧社区 安全评价,也可作为传统街坊式社区、过渡演替式社区、现代商品房式社区
的安全评价体系 。
2规范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T/ZGCSC003 -2023 《智慧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智慧社区 Smart community
以和睦共治、信息集约、智慧共享为基本内涵,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
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社区场景下的人、事、地、物、情、组织等多种数据资源,提供面向政府、社区各
类盈利和非盈利组织、 居民和社区自治组织的社区管理与服务类应用, 提升社区治理的科学化、 智能化、
精细化水平,打造具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微单元,其典型社区类型包括
传统街坊式社区、 过渡演替式社区和现代商品房式社区。
3.2智慧社区安全 Smart community safety
在社区相关主体的共同参与下,使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社区的内外各方面的资
源进行整合,遵循预防为主、安全为重、智慧共享、以人为本的思想,采用智能化的安全设施及有效的
安全防范措施,及时对社区安全风险进行预测、预警、处理,使社区中的个体处于不受威胁、危害、损
伤的状态,以及社区整体上处于多方稳定、无安全风险的状态。
3.2综合服务平台 Integrated services platform
整合智慧社区多种资源,满足智慧社区运营管理与居民的生活需求,实现对社区人、事、物的全方
位、立体化、多维度管理的 综合性服务平台。
3.3社区公共安全 Communi
T-SZEMA 0003—2023 智慧社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10-31 20:45: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