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7.060
CCSA47
4102
开封市地方标准
DB4102/T037—2023
常规气象观测站建设规范
2023-11-23发布 2023-12-23实施
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02/T037—2023
I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建站要求.............................................................................1
4.1站点选址.........................................................................1
4.2探测环境.........................................................................1
5观测场建设...........................................................................2
5.1场地规划.........................................................................2
5.2标牌标识.........................................................................2
6仪器布置.............................................................................2
7技术功能.............................................................................2
8设备安装.............................................................................2
8.1传感器...........................................................................2
8.2线缆.............................................................................2
8.3采集箱...........................................................................3
8.4避雷装置.........................................................................3
附录A(规范性)常规站仪器布置........................................................4
参考文献...............................................................................6
DB4102/T037—2023
I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开封市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开封市气象局、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其英、刘晓君、王春华、申展。
DB4102/T037—2023
1常规气象观测站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常规气象观测站的术语和定义、建站要求、观测场建设、仪器布置、技术功能和设备
安装。
本文件适用于开封市行政区域内常规气象观测站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1162地面气象观测场(室)防雷技术规范
GB/T3522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总则
QX/T6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7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
QX/T485—2019气象观测站分类及命名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常规气象观测站
根据省行政区划设置,或者根据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在乡镇及以下或具有代表性的特殊地理位置加密建设的,以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等基本气
象要素观测为主的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
[来源:QX/T485—2019,4.2,有修改]
注:以下简称常规站。
4建站要求
4.1站点选址
4.1.1观测场的选址应符合GB/T35221的相关要求。
4.1.2观测场应能代表周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交通便利,通信畅通。
4.2探测环境
4.2.1气象探测环境条件应符合GB/T35221的相关要求。
4.2.2应优先选择太阳能、风能等独立供电方式,并保证连续供电时间不低于20天。当采用公共电力
供电时,站址应具备220V交流电源供电条件,供电前端应安装稳压电源。
DB4102/T037—2023
25观测场建设
5.1场地规划
5.1.1观测场通常为矩形,正南北走向,门朝北。
5.1.2开展四要素(气温、风向、风速、雨量)、五要素(气温、风向、风速、雨量、气压)、六要
素(气温、风向、风速、雨量、气压、湿度)探测的常规站,观测场面积应达到8m(南北)×4m(东
西)的要求,有条件的可合理扩大。
5.1.3在开展常规六要素基础上,增加能见度、天气现象、称重式降水、地温(浅层地温场面积2m
×2m)、太阳辐射等观测项目的其它气象要素观测的常规站,在满足5.1.2的要求基础上,根据需要
相应增加观测场面积。
5.2标牌标识
5.2.1观测场的基本信息应包含站名、区站号、经纬度、拔海高度、南北向、建站时间和归口单位等。
5.2.2信息标识应在观测场显著位置固定,区站号由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分配。
5.2.3观测场四周应设置白色哑光材料的围栏,围栏间距≤0.2m,围栏高度≥1.2m。
5.2.4观测场地应平整,有均匀草层或自然下垫面,草高或自然植被高度≤20cm。
5.2.5观测场内不应种植作物,上方不应有遮挡物。
6仪器布置
6.1仪器设施的布置应互不影响,应符合以下要求:
a)高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北面,低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南面;
b)各仪器设施东西排列成行,南北布设成列,相互间东西间隔不小于2m,南北间隔不小于2m,
仪器(除风杆、能见度外)距围栏不小于2m;
c)观测场内百叶箱的箱门朝北。
6.2仪器布局置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7技术功能
常规站观测设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a)结构、功能、测量性能、通讯协议、供电、防雷、环境适应性等技术指标,需符合地面气象智
能测量仪功能规格需求书的相关规定;
b)需持有中国气象局颁布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
8设备安装
8.1传感器
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雨量、地温、能见度、太阳辐射等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QX/T61的要求。
8.2线缆
8.2.1传感器的信号线缆均应通过具有金属屏蔽层的套管或PVC套管进行防护,并埋入地下。
DB4102/T037—2023
38.2.2套管直径在50mm~100mm及以上,埋设深度在0.3m~0.5m。
8.2.3电力电源和仪器信号线缆应分管防护。
8.2.4根据观测场地面积和仪器布局的具体位置进行地下管线施工,地下管线具体施工设计图见图1。
图1地下管线具体施工设计图
8.3采集箱
安装时,采集箱下沿距离地面高度为0.75m;采集箱内安装气压传感器的,气压传感器距离地面高
度1.2m。
8.4避雷装置
8.4.1常规站避雷装置应符合GB/T31162的要求,接地和防雷设施建设应符合QX/T61的要求。
8.4.2观测场地网和接地体的接地电阻≤4Ω。
DB4102/T037—2023
4AA
附录A
(规范性)
常规站仪器布置
四要素常规站、五要素常规站、六要素常规站仪器布置见图A.1,六要素以上常规站仪器布置见图
A.2。
图A.1四要素常规站、五要素常规站、六要素常规站仪器布置图(单位:mm)
DB4102-T 037-2023 常规气象观测站建设规范 开封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12-16 11:13: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