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CCS 温 65.150 B 51 DB3303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303/T 019—2020 大黄鱼生态养殖技术规范 2020 - 09 - 28 发布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0 - 28 实施 发 布 DB3303/T 019—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温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温州市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温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范正利、陈坚、蔡继晗、刘志坚、李凯、胡忠建、张石天、郭安托。 I DB3303/T 019—2020 大黄鱼生态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生态养殖过程的技术要求,包括养殖场地及养殖 设施、鱼种放养、养殖管理、病害防治、捕捞收获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温州大黄鱼围网、深水网箱生态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 50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20014.23 良好农业规范 第23部分:大黄鱼网箱养殖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T 5061 无公害食品 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36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DB33/T 603 聚乙烯框架浮式深水网箱 3 术语和定义 3.1 围网养殖 Enclosure Aquaculture 浅海水域立柱围网或者岛湾栏网进行水产养殖的生产活动。 4 养殖场地及养殖设施 4.1 4.1.1 海区选择 环境要求 养殖环境应符合NY 5362的要求。围网养殖应选水域风浪较小、底质稳定、潮流畅通、底质为泥质 或泥沙质、大潮汛最低潮位水位大于3m、能避台风的内湾海区;深水网箱养殖应选水位大于12 m、流向 平直、流速1 m/s~2 m/s的港湾或半开放性海区。 1 DB3303/T 019—2020 4.1.2 水质要求 水质应符合GB 11607和NY 5052的要求,无污染,最适盐度24.5~30.0(适宜盐度6.5~34.0),最 适温度为20 ℃~28 ℃(适宜温度8 ℃~32 ℃),溶解氧5 mg/L以上,最适透明度1 m。 4.2 养殖设施 4.2.1 围网设施 4.2.1.1 围网配置 由围网、保护网、固定立柱桩、固定绳、斜拉桩等组成,或利用岛湾天然岸礁进行栏网组成。选择 小潮水期间,在围网区根据围网形状定出位置,在立柱桩上固定可以抽动的底纲固定绳,将立柱桩打入 泥中,桩间距2m,桩入泥深度1.5 m以上,立柱桩之间用横拉纲固定,在离立柱桩外20m处打相对应的斜 拉桩,并将斜拉桩和立柱桩用斜拉纲固定。 4.2.1.2 围网面积 单个围网养殖区面积应不少于2000㎡,形状宜为长方形或圆形,围网有效高度应高出该海区最高潮 位1m以上。 4.2.2 深水网箱设施 4.2.2.1 网箱配置 深水网箱包括网箱浮力装置、网箱网衣、网衣稳定装置、网箱固定装置等组成,具体应符合DB33/T 603的要求。 4.2.2.2 网箱规格 有效养殖水体不小于1600 m³。 4.2.2.3 网箱布局 根据网箱大小的不同,或单个网箱独立固定,或多个网箱组成排固定。养殖区面积不宜超过可养海 区面积10 %,各网箱间距确保台风潮浪涌动时不相撞,网箱排列方向与潮流方向一致。 5 鱼种放养 5.1 鱼种选择 鱼种来源于有生产许可证的原种场或良种场,且需检疫。确保苗种不带内脏白点病、虹彩病毒病、 刺激隐核虫病等病原,同时要求苗种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规格整齐。鱼种场资质、检疫报 告、消毒和检查记录等需要留档存放。 5.2 鱼种规格 鱼种规格大于200 g。 5.3 2 放养时间 DB3303/T 019—2020 放养时间一般为4 月~5 月份或者10 月~11 月份,或根据生产计划确定。宜在小潮汛期间的平潮流 缓时放养,低温季节宜在晴好天气且无风的午后放养,高温季节宜在天气阴凉的早晚放养。 5.4 放养密度 以不大于1.5 kg/m³为宜,可少量混养鲷科鱼类、蓝子鱼等鱼种。 6 养殖管理 6.1 饲养管理 6.1.1 饵料 以天然饵料为主,补充投喂配合饲料,饲料应符合GB 13078和NY 5072的规定。 6.1.2 投饲 水温20 ℃~25 ℃期间,日投量为鱼体重的1 %~3 %;越冬期间少投或不投。宜在潮流的上位或平潮 缓流时投喂,以防止饲料流失。产品上市前应停止投饵2 个月以上。 6.2 日常管理 建立养殖日志,记录内容包括放养鱼种产地、规格、密度,每天的水温、盐度、透明度与水流等理 化因子及投喂和摄食情况,生长情况,病害防治及用药情况,起捕、围网清理和维护情况等,发现问题 应及时采取措施并详细记录。日常管理按照GB/T 20014.23执行。 6.3 其他管理 6.3.1 定期检查 利用水下机器人或者潜水定期进行检查,防止围网破损出现大黄鱼逃逸。发现网衣破损及时修补。 每月检查一次固定捆绑的纲绳,每年检查一次加固柱桩。 6.3.2 网衣清洗 根据围网附着生物情况,采用高压水泵冲洗或者人工铲除的方法清洗围网,一般间隔时间2 个月需 清洗1 次。 6.3.3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交通船管理、养殖人员海上操作规范;建立海上养殖生活生产垃圾处 理规范等。同时,确保养殖人员人身安全。 7 7.1 病害防治 病害预防 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同时注意当地病害测报与预报,优先采用增强 免疫法预防。 7.2 常见疾病及治疗 3 DB3303/T 019—2020 大黄鱼鱼病防治参照NY/T 5061,使用药物应符合NY 5071的规定。大黄鱼常见鱼病治疗方法可参照 附录A。 8 捕捞收获 8.1 上市产品要求 在温州海区养殖时间8 个月以上,条形修长,肥满度要求小于等于1.25,肌肉粗脂肪不大于8.4 g/100 g,肌肉粗蛋白不小于16.5 g/100 g。肥满度按式(1)进行计算,粗蛋白、粗脂肪分别参照GB 5009.5、 GB 5009.6进行检测。 K=(W/L³)×100 ..........(1) 式中: K─肥满度; W─鱼去内脏的体重,单位为克(g); L─鱼体长,单位为厘米(cm)。 8.2 捕捞与保存 宜采用罾网、大拉网、流刺网等工具夜间进行起捕,包装运输前于冷藏室中保鲜。 8.3 包装运输 冰鲜包装上市的宜先将成鱼放入冰水清除体表粘液,擦干后装入尼龙袋,然后将鱼腹部朝上有规则 排装入泡沫箱,一般最多排2层,鱼上盖3 cm~5 cm碎冰。活鱼上市的,宜将成鱼放入充氧袋中,带氧包 装运输。 9 大黄鱼生态养殖技术流程 大黄鱼生态养殖技术具体操作流程可参照附录B。 4 DB3303/T 019—2020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大黄鱼常见鱼病治疗方法 表A.1规定了大黄鱼常见鱼病治疗方法。 表A.1 大黄鱼常见鱼病治疗方法 鱼病名称 发病季节/月 症状 病鱼腹部膨胀,内有大量积水,轻按腹部,肛门 肠炎病 5~11 有淡黄色粘液流出。有的病鱼皮肤出血,鳍基部 出血;解剖病鱼,肠道发炎,肠壁发红变薄。 治疗方法 每千克饲料拌大蒜 1.0 g~2.0 g,连续投喂 3 d~5 d。 病鱼体表皮肤褪色,鳃盖出血,鳍腐烂,有的在 体表溃疡病 4~11 体表出现疖疮或溃烂。解剖病鱼,幽门垂出血, 每千克饲料拌三黄粉 30 g~50 肠道内充满土黄色的粘液,直肠内为白色粘液, g,连续投喂 3 d~5 d。 肝脏暗红色或淡黄色。 感染初期,体色多呈斑块状褪色,食欲不振,缓 弧菌病 常年 慢地浮于水面,有时回旋状游泳;随着病情发展, 每千克饲料拌三黄粉 30 g~50 鳞片脱落,吻端、鳍膜烂掉,眼内出血,肛门红 g,连续投喂 3 d~5 d。 肿扩张,常有黄色粘液流出。 本尼登虫寄生于鱼的体表皮肤,寄生数量多时病 鱼呈不安状态,往往在水中异常地游泳或向围 本尼登虫病 6~12 (栏)网及其他物体上磨擦身体;体表粘液增多, 淡水浸浴 5 min~10 min。 局部皮肤粗糙或变为白色或暗蓝色。严重者体表 出现点状出血,溃疡,食欲减退或不摄食。 寄生在大黄鱼的体表皮肤和鳃上,寄生处出现许 瓣体虫病 4~8 多大小不一的白斑(白点)。病鱼游泳无力,独 淡水浸浴 2 min~4 min;或每 自浮游于水面, 鳃部严重贫血呈灰白色,并粘 升海水加硫酸铜 10 mg~12 mg, 附许多污物,呼吸困难,病死的鱼胸鳍向前方但 浸浴 10 min。 伸直,鳃盖张开。 体表皮肤和鳍,病情严重的鱼肉眼看上去有许多 淀粉卵涡鞭虫病 3~6 小白点。浮于水面,鳃盖开闭不规则,口常不能 9~11 闭合,有时喷水,呼吸困难,有时靠在固体物上、 淡水浸浴 5 min~10 min; 网衣上,磨擦身体。 病鱼体表、鳃、眼角膜和口腔等与外界相接触处, 刺激隐核虫病 4~8 肉眼可观察到许多小白点,严重时病鱼体表皮肤 淡水浸浴 3 min~15 min。可以 有点状充血, 鳃和体表粘液增多,形成一层白 通过控制养殖密度,保持水流 色混浊状薄膜。病鱼食欲不振或不摄食,身体瘦 畅通等方法控制。 弱,游泳无力,呼吸困难,最终可能因窒息而死。 5 DB3303/T 019—2020 表A.1 鱼病名称 内脏白点病 发病季节/月 9~5 (续) 症状 病鱼体表无明显异常,解剖可见肝脏、脾脏、 肾脏有 1 mm~2 mm 大小白点,死亡率较高。 治疗方法 10 月~11 月份提前投喂免疫增 强剂及微生物制剂增强体质预 防。连续投喂 5 d~7 d。 停止投喂饲料 10 天~15 天有助 虹彩病毒病 5~10 病鱼头部、胸腹鳍条基部泛红,脾脏肿大,经 于抑制
DB3303-T019-2020 大黄鱼生态养殖技术规范 温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1:14:5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