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622398.9 (22)申请日 2022.06.27 (73)专利权人 无锡市驰 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梁 溪区广瑞路 街道锡沪西路9 99-250 (72)发明人 陈银虎 陈韵雅 陈昶旭 刘子涵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4777 专利代理师 王再兴 (51)Int.Cl. F24F 5/00(2006.01) F24F 11/56(2018.01) F24F 11/89(2018.01) F24F 13/30(2006.01) H02J 7/3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太阳能双储能空调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制冷技术领域, 且公开 了太阳能双储能空调系统, 包括内机, 所述内机 的顶部套接有顶盖, 所述内机的右侧固定套接有 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远离内机的一端固定装配有 空调外机, 所述空调外机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太阳 能板组, 所述内机的内壁分别固定装配有冷热转 换控制器、 充放电控制器,所述内机的内壁固定 装配有限位壳。 太阳能双储能空调系统, 通过设 置的第一水管、 第二水管、 水泵 等装置, 使得该冷 热空调能够通过该空调内部的超冷水进行循环, 从而使得室内温度降低, 不仅增加了该冷热空调 的制冷手段, 也减少了该冷热空调对氟利昂等制 冷剂的使用, 降低该冷热空调的使用成本 。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CN 217685579 U 2022.10.28 CN 217685579 U 1.太阳能双储能空调系统, 包括内机(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机(1)的顶部套接有顶盖 (2), 所述内机(1)的右侧固定套接有连接管(3), 所述连接管(3)远离内机(1)的一端固定装 配有空调外机(4), 所述空调外机(4)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太阳能板组(5), 所述内机(1)的内 壁分别固定装配有冷热转换控制器(6)、 充放电控制器(7),所述内机(1)的内壁固定装配有 限位壳(19), 所述限位壳(19)的外沿固定套接有隔温层(20), 所述限位壳(19)的内壁分别 固定装配有隔板(10)、 温度传感器(11)、 换热器(12), 所述隔板(10)的内壁固定装配有温差 片(17), 所述隔板(10)外沿 的两侧皆固定装配有散热片(9), 所述内机(1)的内壁固定装配 有蓄电池组(8), 所述内机(1)内壁的底部固定装配有水泵(16), 所述水泵(16)的进水口和 出水口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水管(13)和第二水管(14), 所述水泵(16)的外沿固定装配有遥 控面板(15), 所述内机(1)正面的内壁固定装配有风扇(18), 所述限位壳(19)正面的外沿固 定装配有储能开关(21), 所述第二水管(14)的外沿固定套接有电磁三通阀(23), 所述电磁 三通阀(23)的内壁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 导水管(22)和第二 导水管(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双储能空调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12)和温度 传感器(11)皆位于限位壳(19)右侧的内壁, 所述蓄电池组(8)右侧外沿与内机(1)右侧的内 壁搭接, 所述散热片(9)的数量为十个, 十个所述散热片(9)分为两组, 且两组散热片(9)皆 沿隔板(10)两侧的外沿对称分布, 所述限位壳(19)的内壁通过隔板(10)分为两半, 且隔板 (10)外沿两侧的空间分别填充 有防冻液冷和防冻液 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双储能空调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遥控面板(15)与水 泵(16)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水管(13)远离水泵(16)的一端分别贯穿限位壳(19)、 隔温层 (20)的内壁, 直至限位壳(19)的内部, 所述第二水管(14)的数量为三根, 且三根第二水管 (14)远离水泵(16)的一端皆固定套接在第一水 管(13)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双储能空调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18)的数量为 八个, 八个所述风扇(18)分为四组, 且 四组风扇(18)皆沿内机(1)正面的内壁均匀分布, 所 述第一导水管(22)远离电磁三通阀(23)的一端分别贯穿限位壳(19)和隔温层(20)的外沿, 直至限位壳(19)的内部, 且位于隔板(10)的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双储能空调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泵(16)的外沿固 定套接有散热盘管, 所述风扇(18)的正面与水泵(16)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储能开关(21)的 数量为两个, 且另一个储能开关(21)固定装配在蓄电池组(8)左侧的外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双储能空调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板组(5)分 别于空调外机(4)和充放电控制器(7)电性连接, 且充放电控制器(7)与蓄电池组(8)电性连 接, 所述蓄电池组(8)与冷热转换控制器(6)电性连接, 所述冷热转换控制器(6)与限位壳 (19)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导水管(24)远离电磁三通阀(23)的一端贯穿限位壳(19)的外沿, 直至限位壳(19)的内壁, 且位于隔板(10)的左侧。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685579 U 2太阳能双储能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空调制冷技 术领域, 具体为太阳能双储能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空调是指一种用人工手段, 对建筑或建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等环境因素进行调 节和控制的设备, 而在炎热 的夏天时节, 这种能够给人带来凉爽的机器无疑受到了广大人 们群众的喜 爱, 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 空调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 但普通空调的广泛应用 也导致使用成本增 加, 同时加快了环境恶化的速度。 [0003]传统的空调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传统的空调只是单纯的采用氟利昂等制冷剂, 使 得空调在制冷剂的作用下加强制冷效果, 从而传统的空调制冷手段单一, 同时传统的空调 使用的基本为家用电, 从而使得使用者在长时间使用时, 增加用电量, 进而增加了空调的使 用成本, 限制了空调品牌的推广性和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太阳能双储能空调系统, 具备能够将自 然能量转化为电能, 使得该冷热空调作业时无需时刻使用家用电, 且利用超冷水对室内环 境进行降温, 增加空调制冷手段的优点, 解决了传统空调使用过程中制冷手段单一, 且使用 家用电量大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太阳能双储能空调系统, 包括内机, 所述内机的顶 部套接有顶盖, 所述内机的右侧固定套接有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远离内机的一端固定装配 有空调外机, 所述空调外机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太阳能板组, 所述内机的内壁分别固定装配 有冷热转换控制器、 充放电控制器,所述内机的内壁固定装配有限位壳, 所述限位壳的外沿 固定套接有隔温层, 所述限位壳的内壁分别固定装配有隔板、 温度传感器、 换热器, 所述隔 板的内壁固定装配有温差片, 所述隔板外沿的两侧皆固定装配有散热片, 所述内机的内壁 固定装配有蓄电池组, 所述内机内壁的底部固定装配有水泵, 所述水泵的进水 口和出水 口 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 所述水泵的外沿固定装配有遥控面板, 所述内机正 面的内壁固定装配有风扇, 所述限位壳正 面的外沿固定装配有储能开关。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换热器和温度传感器皆位于限位壳右 侧的内壁, 所述蓄电池组右侧外沿与内机右侧的内壁搭接, 所述散热片的数量为十个, 十个 所述散热片分为两组, 且两组散热片皆沿隔板两侧的外沿对称分布, 所述限位壳的内壁通 过隔板分为两半, 且隔板 外沿两侧的空间分别填充 有防冻液冷和防冻液 热。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遥控面板与水泵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 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分别贯穿限位壳、 隔温层的内壁, 直至限位壳的内部, 所述第二水管的 数量为三根, 且三根第二水 管远离水泵的一端皆固定套接在第一水 管的内壁。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风扇的数量为八个, 八个所述风扇分 为四组, 且四组风扇皆沿内机正面的内壁均匀分布, 所述第一导水管远离电磁三通阀的一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685579 U 3

.PDF文档 专利 太阳能双储能空调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太阳能双储能空调系统 第 1 页 专利 太阳能双储能空调系统 第 2 页 专利 太阳能双储能空调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2-07 20:32:4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