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503788.4
(22)申请日 2022.06.16
(73)专利权人 浙江物产长乐建 设有限公司
地址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 山区宁围街
道传化科创大厦2幢5楼
(72)发明人 金奇 傅琳乔 王玮祎
(51)Int.Cl.
E02D 17/20(2006.01)
E03F 5/04(2006.01)
E03F 5/14(2006.01)
E04H 17/14(2006.01)
B01D 33/15(2006.01)
H02J 7/3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河岸边坡排水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岸边坡排水系统,
涉及排水系统技术领域, 改善排水系统排水容易
被垃圾堵塞问题, 该河岸边坡排水系统, 包括混
凝土边坡, 所述混凝土边坡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导
流槽, 所述混凝土边坡的坡底侧安装有排水槽,
所述排水槽的顶部为敞口状, 所述排水槽的远离
混凝土边坡的一侧安装有排污槽。 本实用新型通
过电机驱动端带动直杆转动, 直杆带动外部多个
第一过滤齿板与第二过滤齿板交错转动, 当第一
过滤齿板落下时, 第二过滤齿板将垃圾从第一过
滤齿板的表 面截留下来, 能够将垃圾顺着第二过
滤齿板滑入排污槽中, 水流则顺着第一过滤齿板
流入排水槽中, 实现将垃圾与水分离, 防止垃圾
在排水槽中堆积堵塞。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CN 217438972 U
2022.09.16
CN 217438972 U
1.一种河岸边坡排水系统, 包括混凝土边坡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边坡 (1) 的顶
部中间设置有导流槽 (2) , 所述混凝土边坡 (1) 的坡底侧安装有排水槽 (11) , 所述排水槽
(11) 的顶部为敞口状, 所述排水槽 (11) 的远离混凝土边坡 (1) 的一侧安装有排污槽 (19) , 所
述排污槽 (19) 的内部下侧安装有 出水管道 (22) , 所述出水管道 (22) 的两端口分别贯穿排污
槽 (19) 的两侧;
所述排污槽 (19) 与排水槽 (11) 之间自二者相挨处的侧壁上方相连通且连通处安装有
第二过滤齿板 (21) , 所述第二过滤齿板 (21) 位于排污槽 (19) 内部的一端较低, 位于排水槽
(11) 内部的一端较高, 所述排水槽 (11) 的内部上侧转动连接有直杆 (14) , 所述直杆 (14) 的
外部一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过滤齿板 (15) , 所述直杆 (14) 的一端贯穿排水槽 (11) 的
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 (13) , 所述电机 (13) 的外壳固定连接在排水槽 (11) 的外部侧面, 所述
排水槽 (11) 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电磁阀 (18) , 所述第二过滤齿板 (21) 与第一过滤齿板 (15)
均为锯齿状且 所述第二过滤齿板 (21) 与第一过滤齿板 (15) 的锯齿结构相互交错布置, 所述
第一过滤齿板 (15) 的锯齿结构能够在以直杆 (14) 的轴向中心线为圆心转动时穿过第二过
滤齿板 (21) 的锯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岸边坡排水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边坡 (1) 的
顶部位于导流槽 (2) 的两侧均设置有多条斜 向引流槽 (3) , 所述斜 向引流槽 (3) 均自混凝土
边坡 (1) 的坡顶斜向其坡底方向设置, 且 所述斜向引流槽 (3) 靠近坡底的一侧端口均与导流
槽 (2) 相连通, 所述斜向引流槽 (3) 的内部设置有通孔, 且通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雨水斗
(4) , 所述混凝土边坡 (1) 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排水管道 (5) , 所述雨水斗 (4) 的底端口分别
对应与两侧所述排水管道 (5) 相连通, 所述排水管道 (5) 均在所述排水槽 (11) 的侧面上侧并
与排水槽 (1 1) 的内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岸边坡排水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边坡 (1) 的
坡顶侧安装有固定板 (8) , 所述固定板 (8) 的底端四角均安装有固定杆 (10) , 所述固定板 (8)
的顶部靠近混凝土边坡 (1) 的一侧安装有护栏 (9)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岸边坡排水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污槽 (19) 与排水
槽 (11) 之间侧壁结合处的顶部安装有挡水板 (16)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岸边坡排水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污槽 (19) 的顶端
口紧挨挡水板 (16) 的侧面处转动连接有活动盖 (20)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岸边坡排水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管道 (22) 的顶
部安装有回收滤网 (23)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岸边坡排水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边坡 (1) 的
上方设置有太阳能板 (6) , 所述太阳能板 (6) 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支架 (7) , 所述支架 (7) 的
底端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混凝土边坡 (1) 的顶部相应位置处, 所述排水槽 (11) 的侧面位于
电机 (13) 的下 方安装有蓄电池 (12) , 所述蓄电池 (12) 与太阳能板 (6) 电性连接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河岸边坡排水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 (12) 的内部
安装有微处理器 (24) , 所述排水槽 (11) 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水位传感器 (17) , 所述蓄电
池 (12) 分别与电机 (13) 、 水位传感器 (17) 、 电磁阀 (18) 及其内部的微处理器 (24) 电性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 (24) 分别与电机 (13) 、 水位传感器 (17) 和电磁阀 (18) 信号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438972 U
2一种河岸边坡 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排水系统技 术领域, 尤其是 涉及一种河岸边坡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排水系统 (sewerage system) 是指排水的收集、 输送、 水质的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
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用以除涝、 防渍、 防盐的各级排水沟 (管) 道及建筑物的总称。
[0003]目前的河岸边坡排水系统, 如公告号CN214993944U的专利所述, 包括边坡排水系
统、 设置在边坡坡面的格构框架或拱形格构框、 布设在格构框架或拱形格构框内的排水格
栅和预留在格构框架或拱形格构框的横向格构梁内的多个泄水孔, 每个泄水孔连通两个纵
向相邻的格构 框架或拱形格构 框; 所述排水格栅是由凹槽型的横向格栅和纵向格栅交叉排
列形成的具有多个单元孔的格栅结构, 且横向格栅和纵向格栅的凹槽面相互连通; 所述排
水格栅固定嵌设在边坡 坡面, 通过钢筋短钉打入边坡土体内进行固定 。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 发明人认为, 由于现有排水系统效果不是很好, 容易导致
垃圾堆积在排水槽中, 造成管道堵塞排水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改善排水系统容 易堵塞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岸边坡排水系统。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岸边坡排水系统, 采用如下的技 术方案:
[0007]一种河岸边坡排水系统, 包括混凝土边坡, 所述混凝土边坡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导
流槽, 所述混凝土边坡的坡底侧安装有排水槽, 所述排水槽的顶部为敞口状, 所述排水槽的
远离混凝土边坡的一侧 安装有排污槽, 所述排污槽的内部下侧 安装有出水管道, 所述出水
管道的两端口分别贯 穿排污槽的两侧;
[0008]所述排污槽与排水槽之间自二者相挨处的侧壁上方相连通且连通处安装有第二
过滤齿板, 所述第二过滤齿板位于排污槽内部的一端较低, 位于排水槽内部的一端较高, 所
述排水槽的内部上侧转动连接有直杆, 所述直杆的外部一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过滤
齿板, 所述直杆的一端贯穿排水槽的侧 面固定连接有电机, 所述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在排
水槽的外部侧 面, 所述排水槽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电磁阀, 所述第二过滤齿板与第一过滤
齿板均为锯齿状且所述第二过滤齿板与第一过滤齿板的锯齿 结构相互交错布置, 所述第一
过滤齿板的锯齿结构能够在以直杆 的轴向中心线为圆心转动时穿过第二过滤齿板的锯齿
结构。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混凝土边坡顶部中间设置 的导流槽, 能够将水流和垃
圾集中导流到排水槽中, 水流带动垃圾落在排水槽内部的第一过滤齿板上方, 电机驱动端
带动直杆转动, 直杆带动外部多个第一过滤齿板与第二过滤齿板交错转动, 当第一过滤齿
板落下时, 第二过滤齿板将垃圾从第一过滤齿板的表面截留下来, 能够将垃圾顺着第二过
滤齿板滑入排污槽中, 水流则顺着第一过滤齿板流入排水槽中, 实现垃圾与水的分离, 防止
垃圾在排水槽中堆积堵塞, 此外其中一个电磁阀与外部的绿化灌溉管路相连, 用作排水槽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438972 U
3
专利 一种河岸边坡排水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2-07 20:32:5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