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496384.7 (22)申请日 2022.06.15 (73)专利权人 河北天大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 071025 河北省保定市乐凯北 大街 3088号电谷科技中心3号楼 4层D座407 号 (72)发明人 李小亚 栗勇田 赵海霞  (74)专利代理 机构 石家庄海天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3101 专利代理师 田文其 (51)Int.Cl. C02F 3/02(2006.01) C02F 3/32(2006.01) H02J 7/3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治理设备, 特别是指一 种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包括两侧装配有浮 筒的箱体, 箱体底部为透水结构, 箱体内部设有 内装微生物球的生物球格栅箱, 曝气管道的曝气 端设于箱 体底部与生物球格栅箱之间; 箱体底部 设有进水管, 进水管通过水泵、 出水管连通喷头, 生物球格栅箱内设有花盆, 水生植物选用挺水植 物且栽设于花盆中; 微生物球由内容厌氧微生物 的球体致密部, 位于球体致密部外侧且内容好氧 微生物的球体疏松部组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 现 有技术中存在的处理机构单一、 水体与空气接触 时间短, 处理周期长, 易产生黑臭现象的问题。 具 有水体与空气接触时间长, 溶氧效果好, 快速解 决黑臭现象, 景观效果 好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7323528 U 2022.08.30 CN 217323528 U 1.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包括两侧装配有浮筒(1)的箱体, 箱体底部为透水结构, 箱体内部设有内装微生物球(12)的生物球格栅箱(6), 曝气管道(10)的曝气端设于箱体底 部与生物球格栅箱(6)之间; 其特征在于箱体底部设有进水管(13), 进水管(13)通过水泵 (14)、 出水管(15)连通喷头(16), 生物球格栅箱(6)内设有花盆(17), 水生植物(18)选用挺 水植物且栽设于花盆(17)中; 微生物球(12)由内容厌氧微生物的球体致密部(12B)、 位于球 体致密部(12B)外侧且内容 好氧微生物的球 体疏松部(12 A)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泵(14)选用 潜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底部采用 格栅底板(4), 箱体侧壁的侧板(3)通过 连接件(2)与浮筒(1)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生植物(18) 选用水生菖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管道(10) 的进气端与曝气机(9)连接 。 6.根据权利要求1、 3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箱体底 部通过支撑架(5)对进水 管(13)、 曝气管道(10)以及生物球 格栅箱(6)实现定位或支撑 。 7.根据权利要求1、 2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水泵 (14)、 曝气机(9)与蓄电池(8)电连接, 蓄电池(8)由太阳能板(7)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板(7)、 蓄电池(8)、 曝气机(9)设置 于浮筒(1)上。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323528 U 2模块化黑 臭水体治理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 污水治理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模块 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水体作为城市的命脉, 不仅有水土保持、 贮水调洪、 水质 涵养等功能, 而且还具有 调节温度湿度、 改善城市小气候的作用。 健康的水体环境,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随着国内经济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城镇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 污水违法乱排等 污染现象日益严重, 逐渐超 出了水体环境的承载限度。 外源、 内源双重污染使得水体中的污 染物远远超出水环境容量, 导致水质不断恶化、 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 水体透明度大幅下 降; 硫化物、 氨氮、 磷等污染物浓度升高, 导致许多正常水体形成黑臭现象。 健康水体的黑臭 化对经济发展、 生态安全和 生产活动造成了严重影响, 逐步成为 我国亟待解决的一大环境 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黑臭水体的治理一般分为物理法、 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主要 是通过一些环境调水、 机械除藻、 底泥疏浚等手段对污水进行治理; 物理方法操作简单, 但 修复过程往往工程量大, 成本高,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常常作为应对突 发性水污染事件 的应急措施。 化学法是通过一些专业药剂对污水进行混凝沉降、 杀菌除藻、 除COD以及通过 高级氧化等技术对污水进 行治理; 该方法处理效果较好, 但 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生物法 是利用微生物、 动植物分解污染物并将其转化为无机物来 实现水体治理的, 具有适应性广、 成本低、 无二次污染的优势。 [0004]申请人检索的背景技 术包括: [0005]公开号为CN216472 756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包括两个浮 艇和连接在两个所述浮艇之 间的过滤箱体, 还包括曝气 机构、 填料仓和框架, 所述曝气 机构 固定在所述过滤箱体的底部, 所述过滤箱体的底部还向上延伸固定有多根限位杆, 所述填 料仓可滑动插设在多根所述限位杆之间, 且所述填料仓内放置有纳米生物填料, 所述填料 仓的上端还固定有多根支撑杆, 所述框架可滑动插设在多根所述限位杆之间, 且所述框架 的下端抵靠在所述支撑杆上, 所述框架内间隔固定有多根安装杆, 每根所述安装杆 的下端 连接有多根间隔分布的挂绳, 每根所述挂绳上设置有多个微生物填料单元。 上述现有技术 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曝气机构单一, 仅采用曝气风机, 通过管路连接的曝气盘曝气, 使空气 充入到水体中, 水与空气的接触只是在水体内, 气水接触时间短, 水体的循环不够充分, 会 使水体中含氧量低, 对黑臭现象的处理效率低, 周期长; 二是上述现有技术对于水体的整体 净化效果差, 对 水体中含有的N、 P等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等无机污染物无净化作用, 无法去除这类污染物。 [0006]申请人经检索未发现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文献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显著提升水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7323528 U 3

.PDF文档 专利 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第 1 页 专利 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第 2 页 专利 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2-07 20:32:5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