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65286.2 (22)申请日 2022.09.01 (71)申请人 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浪潮路 1036号浪潮科技园 (72)发明人 朱家兵 张华 程学宁 汤先伟  (74)专利代理 机构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7100 专利代理师 郗艳荣 (51)Int.Cl. G06F 16/23(2019.01) G06F 16/242(2019.01) G06F 16/29(2019.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地理空间网格的地名地址可视化 方法及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地理空间网格的 地名地址 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该基于地理空间网 格的地名地址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先建立地名地 址编码模型, 获取不同类别地名地址数据集合; 再建立地名地址可视化模型, 得到对应可视域的 地理空间编码索引数据集合; 然后针对地名地址 可视化模型, 利用可视化设置功能, 设置可视化 主线程、 数据请求子进程以及数据查询进程; 最 后自主样式设置的地名地址可视化表达。 基于地 理空间网格的地名地址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不仅 实现了地名地址数据基于统一地理空间框架和 一维空间组织索引的组织管 理, 还实现了地名地 址数据动态更新和可定制化展示, 支持在二维、 三维地图中快速检索更新展示地名地址数据信 息。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 CN 115455018 A 2022.12.09 CN 115455018 A 1.一种基于地理 空间网格的地名地址可视化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 建立 地名地址编码模型 利用地名地址对象的空间坐标信息, 基于地理空间网格剖分框架, 将不同类别地名地 址数据按照不同尺度层次赋予地理空间网格编 码, 每一个地名地址简化映射至一个地理空 间网格, 并把网格编 码降维压缩为一 维编码, 将得到的一 维编码作为数据索引, 并保留地名 地址对象的几何信息和属 性信息, 同时引入其他维度编码作为扩展域, 增加数据 组织的灵 活性, 最后获取不同类别地名地址数据集 合; 步骤S2、 建立 地名地址可视化模型 在地名地址可视化模型上构建基于地理空间网格编码的数据结构, 同时得到地名地址 编码索引数据集合; 地名地址编码索引数据集合包括地理空间网格编码、 索引与数据对应 关系, 在地名地址可视化模型上选取可视域, 并得到对应可视域的地理空间编码索引数据 集合; 采集可视域的地理空间范围坐标信息和比例尺信息, 并进行地理空间网格编码处理, 获取当前可视域的地理空间网格编 码集合, 对可视域更新前后对应的地理空间网格编 码集 合进行求差运算, 清除当前可视域外的编码集合及其所属 地名地址数据, 并请求新增编码 集合获取其 地名地址数据; 步骤S3、 设置可视化进程 针对地名地址可视化模型, 利用可视化设置功能, 设置可视化主线程、 数据请求子进程 以及数据查询进程; 步骤S4、 自主样式设置的地名地址可视化表达 根据可视化地图类型和地图背景自主设置地名地址数据标注样式, 包括但不限于图形 符号、 标注字体、 字体大小、 字体颜色、 字体背景色、 字体显示空间位置信息及可见距离范 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理 空间网格的地名地址可视化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步骤S1中, 地名地址编码模型构建流 程如下: S1.1、 地名地址数据按照数据来源划分具有地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地物, 包括但 不限于道路、 医院、 学院、 机 关单位、 企业、 社区、 诊 所、 超市、 商店、 村落、 乡镇与县 市, 将其按 照空间几何类型划分为点状、 线状和面状类型, 其数据组成包括但不限于地名地址名称、 一 个或多个空间坐标[x,y,z]或[x,y]组成的空间坐标 数据以及行政区划等数据项; S1.2、 将点、 线和面均看做点对象在不同尺度上的抽象化表达, 通过地理空间网格剖分 实现点、 线以及面对象的统一, 实现不同尺度的地名地址对象的离散组织, 获取线状、 面状 地名地址对象的中心或重心空间坐标[x,y,z]; S1.3、 采用地理空间网格剖 分框架为基础, 将地名地址数据划分到不同尺度层上的网 格单元上, 并对其赋予一维网格编码, 通过地理空间网格编码将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地名 地址数据组织 为统一标准的离 散层次数据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地理 空间网格的地名地址可视化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步骤S1.3中, 采用GeoSOT网格剖分框架, 地名地址编码构建流 程如下: S1.3.1、 选择地名地址数据集合, 获取其几何对象代表点, 将经纬度坐标转换为 GBT16831 ‑1997规定的形式, 即A °B′C.D″, 按照度、 分、 秒及秒以下转换为二进制, 即将度|A|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455018 A 2由十进制树转换为8bit定长二进制(A)2, 将分B由十进制转换成6bit定长二进制数(B)2, 将 秒及秒以下C.D由十进制转换成17bit定 长二进制, 分别获取 经纬度二进制编码; S1.3.2、 根据经纬度二进制编码和设置空间尺度层级level计算取得该点的GeoSOT网 格编码, 将经纬度二进制数值进 行莫顿交叉, 获取二进制混合编码; 将二进制混合编 码转成 四进制编码, 根据所求网格级别将编码中31 ‑level位码元去掉获得编码, 根据经纬度所处 半球判断其所处半球, 加上1级网格编码GX, 获取最终的网格编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地理 空间网格的地名地址可视化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所述步骤S1.3.1中, 选择几何中心点、 重心或质心 表征几何对象代 表点; 所述地名地址数据集合包括但不限于地名地址名称、 行政区划、 中心/重心经度、 中心/ 重心纬度、 网格编码和图层名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理 空间网格的地名地址可视化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步骤S2中, 地名地址可视化模型构建流 程如下: 步骤S2.1、 通过客户端窗口获取当前地图上下左右四至经纬度以及地图层级level, 求 取当前窗口最大和最小经纬度点, 以最大最小经纬度构成的空间范围为可视域范围, 即北 西角点PN W与南东角点PSE; 步骤S2.2、 求取北西角点PNW与南东角点PSE两点所在地图瓦片行列号; 参考S1.3.1获 取两点的经纬度二进制编码(M(PNW)[lon,lat], M(PSE)[lon,lat]); 将M(PNW)[lon ]二进制 数值中32 ‑level位码去掉, 并转换为十进制, 得到其所在行号R(PNW), 将M(PNW)[lat]二进 制数值中32 ‑level位码去掉, 并转换为十进制, 得到其所在列号C(PNW), 获取M(PNW)[lon, lat]所在行列号数值[R(PNW), C(PNW)]; 同理获取M(PSE)[lon,lat]所在行列号数值[R (PSE), C(PSE)]; 步骤S2.3、 求取北西角点PNW与南东角点PSE两点及其空间内网格编码; 北西角点PNW与 南东角点PSE两点求取方法参考步骤S1.3; 步骤S2.4、 对照当前可视域的地理空间网格编码集合SN和历史可视域的地理空间网格 编码集合SN和SO, 通过求取SN与SO的差集, 获取对照可视域新增的空间网格编码集合TN; 通 过求取SO与SN的差集, 获取对照可视域减少的空间网格编码集合TO, 并同步更新可视化模 型中数据集合, 即清除对照可视域以外的空间网格编码集合TO及其地名地址可视化数据, 同时, 通过数据请求子进程对新增对照可视域内的空间网格编 码集合TN中的空间网格编码 逐个发起数据请求, 查询其所在网格中的地名地址数据集 合; 步骤S2.5、 由数据查询进程对地名地址编码模型构建的地名地址数据集合进行参数化 查询, 其关键参数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单个网格编码或网格编码集合与数据类型说明, 通过 关键参数匹配获取其对应网格内匹配的地名地址数据集合结果, 并针对结果返回值数据请 求子进程, 结束数据查询和数据请求子进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地理 空间网格的地名地址可视化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步骤S2.3中, 北西角点PN W与南东角点PSE所在空间内网格编码计算方法如下: 步骤S2.3.1、 根据当前地图层级level, 参考地图层级与网格单元规格对照地球参考椭 球面地球空间 网格规格表确定当前地图层级地理 空间网格规格G(c); 步骤S2.3.2、 根据[R(PNW), C(PNW)]和[R(PSE), C(PSE)]对角点经纬度坐标、 行列号和 当前空间网格规格 G(c)分别计算在其范围内所有网格对应坐标点, 并参考步骤S1.3获取北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455018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地理空间网格的地名地址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地理空间网格的地名地址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基于地理空间网格的地名地址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基于地理空间网格的地名地址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07 12:42:5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