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ICS 65.080 CCS B 23 江 DB4407 门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407/T 94—2021 冬作马铃薯化肥减施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hemical Fertilizer Reduction on Winter Potato 2021 - 12 - 18 发布 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12 - 18 实施 发 布 DB4407/T 94—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恩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先维、张新明、官利兰、陈健章、李水源、刘小锋、赵兰凤。 I DB4407/T 94—2021 冬作马铃薯化肥减施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与冬作马铃薯化肥减施有关的术语和定义、田块选择、化肥减施技术、栽培技术、建 立化肥施用记录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我市冬作马铃薯主产区,其他产区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粤东至粤西的无霜冻区域 及相似生态区(如广西、福建东南部、云南和贵州等冬作区、海南等)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8133 马铃薯脱毒种薯 GB/T 23348 缓释肥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冬作马铃薯 winter potato 利用冬闲田,于10月下旬~11月下旬整地播种,主要产量形成阶段处于冬季,并于第二年2月-3月 收获上市的露地马铃薯。 3.2 脱毒种薯 virus-free potato 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或其他技术措施处理,获得在病毒检测后未发现主要病毒的脱毒苗(薯) 后,经脱毒种薯生产体系繁殖的符合 GB 18133 标准的脱毒一级种薯。 3.3 有机肥料 organic fertilizer 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作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如饼肥、 人粪肥、家禽家畜粪便、秸秆等沤堆肥、绿肥等农家肥和腐殖酸肥料等。 3.4 缓效肥料 slow-release fertilizer 1 DB4407/T 94—2021 养分所呈的化合物或物理状态施入土壤后能在一段时间内缓慢释放(供植物或作物)持续吸收利用 的肥料,包括缓溶性肥料、缓释性肥料。缓溶性肥料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降低肥料的溶解度,以达 到长效的目的。如尿甲醛、尿乙醛、聚磷酸盐等。缓释性肥料是在水溶性颗粒肥料外面包上一层半透明 或难溶性膜,使养分通过这一层膜、缓慢释放出来,以达到长效的目的。如硫包衣尿素、沸石包裹尿素 等。 3.5 化肥减施 chemical fertilizer reduction 通过调整化肥使用结构、商品有机肥替代鸡粪、缓释复合肥替代普通复合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有机肥资源利用、新肥料新技术应用,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提高耕地质量水平的措施。 3.6 化肥减施技术 chemical fertilizer reduction technique 通过调整化肥使用结构、商品有机肥替代鸡粪、缓释复合肥替代普通复合肥等技术手段实现化学肥 料减量施用。 4 田块选择 栽培田块土壤以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和微酸性的沙壤土或轻壤土较适宜。 5 化肥减施技术 5.1 调整化肥使用结构 5.1.1 按照 NY/T 496 的规定执行。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相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按每生产 1000 kg 鲜薯需吸收纯氮(N)4.14 kg、磷(P2O5)2.34 kg、钾(K2O)8.74 kg 计算,依据目标产量法,总施肥方 2 案为:在施用 400 kg~600 kg/666.7m 优质商品有机肥或含有相当养分的其它优质有机肥条件下。肥 料用量先确定 N 用量,磷钾肥用量按照“以氮定磷钾”确定。 5.1.2 采用优质商品有机肥+缓释复合肥(16-4-24 或相似氮磷钾配方),起垄后在垄中间条施(施肥 深度为 15~20 厘米),既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又可避免烧苗。施肥次数为起垄后播种前 1 次,不进行 追肥。 5.2 有机肥替代鸡粪技术 商品有机肥应符合NY 525 规定的要求,直接施用。广东冬作马铃薯推荐商品有机肥每667平方米用 量为400 kg~600 kg。 5.3 缓释复合肥替代普通复合肥技术 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马铃薯的需肥规律,确定合适的缓释复合肥品种,详细阅读所选购缓释复合肥 的使用说明,掌握适宜的施肥适期、施用量和施用方法。缓释肥质量要求符合GB/T 23348 规定。缓释 复合肥选用14-6-24或相似配方,每667平方米用量100 kg~125 kg,作基肥一次施入。 6 栽培技术 2 DB4407/T 94—2021 6.1 优良品种及优质种薯选用 6.1.1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当地栽培条件、商品性好的各类专用品种。宜采用符 合 GB 18133 规定的脱毒种薯。 6.1.2 最适宜于广东冬作生产的优良马铃薯品种为适合出口的早熟菜用型费乌瑞它系列品种(粤引 85-38、荷兰-7 号和荷兰-15 号等)(从出苗到收获生育期 100~120 天);优质种薯调用具有三证(生 产许可证、检疫合格证和经营许可证)的种薯企业生产的合格脱毒一级种薯。 6.2 种薯切块及其处理关键技术 种薯自北方调回后,经挑选,在自然散射光下催芽至0.3~0.5厘米长时,进行切块,每个切块25 g~ 30 g,至少带1个芽;切块过程中,准备3把以上切刀,切到病烂薯后,切刀用75%酒精或0.5%高锰酸钾 溶液浸泡5~10分钟后再用,每切100 kg种薯换一次切刀消毒液;种薯切块后半小时内用消毒粉拌种: 以72%农用链霉素+50%烯酰吗啉(或70%甲基托布津)+双飞粉(或滑石粉)(2:6:92)作为种块消毒 粉处理种薯,每100 kg种块用2 kg消毒粉。 6.3 整地与起垄 6.3.1 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犁翻、晒白、耙碎和平整,最好保证松土层(耕作层)达20厘米以上。 6.3.2 起垄 按110~130厘米宽包沟起垄,其中垄面高20~25厘米,垄间沟宽25~30厘米,要求土块细碎,垄面 平直。起垄可用机械或人工方式。 6.4 适宜播期 10月20日~11月30日为适宜播种期。宜遵守以下原则:在不影响晚稻收获且天气允许的条件下,适 时早播,有利于翌年春天早收,并可避开晚疫病发病的低温阴雨高湿天气,从而减轻晚疫病发病,减少 农药使用。 6.5 适宜的播种密度 5000~5500株/每667平方米是较为适宜的播种密度,采用垄内双行种植,垄内行距30厘米,株距20~ 23厘米,行距确定,株距可随播种密度适当调整。既有利于高产和提高大薯率,又利于通风透光,降低 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6.6 播种方式 可采用沟播或穴播两种方式。将催好芽的薯块采用“品”字形错株播种。下种时薯块不能直接接触 基肥,播种深度以薯块上面覆土5~6厘米为宜。 6.7 适宜的覆盖技术 播种后,用黑色塑料膜(70厘米宽×0.012~0.015毫米厚)沿垄面覆盖,继而黑膜表面覆土5~6 厘米厚,以有利于幼苗破膜出土。但是,若播种时高温高湿,则暂缓覆膜,待天气凉爽时再覆膜,以减 少烂种。 6.8 水分管理 3 DB4407/T 94—2021 6.8.1 马铃薯全生育期如能始终保持田间持水量的 65%~85%,对获得高产最为有利。 6.8.2 幼苗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 65%左右;块茎形成至块茎膨大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 75%~ 85%;淀粉积累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 65%~70%;后期水分宜少,否则易造成烂薯,影响产量和品质。 6.8.3 通常广东冬季少雨,土壤过于干旱时,可采用沟灌的办法润土,灌水高度约畦高的 1/3~1/2, 保留数小时,垄中间 8~l0 厘米深处土壤湿润时及时排水,要严防积水造成烂薯,或暴干暴湿造成空心 薯、畸形薯。 6.9 培土 在齐苗后5~10天,苗高15~20厘米时进行培土,重点是对覆膜培土厚度(5~6厘米)不够或空白 的部位补土,防止马铃薯生长后期薯块见光变绿,影响品质。培土时应尽量避免泥土把叶片盖住或伤害 茎杆。 6.10 除草 对马铃薯播种后封行前垄沟中长出的杂草,用200g/L草铵膦200~250倍液定向喷雾,用防护罩罩住 喷头,贴着土面喷施,防止草药飞到其他地方,也可与培土结合进行人工除草。对于垄面上或封行后长 出的恶性杂草应进行人工除草。 6.11 主要病虫害防治 冬作马铃薯主要病害为晚疫病、青枯病、早疫病、灰霉病、枯萎病等。主要虫害为蚜虫、地下害虫 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提倡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 理原则。 6.12 6.12.1 6.12.2 a) b) c) 6.13 适时采收 马铃薯的具体收获要依据成熟度、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市场、后作农时及气候等因素确定。 生理成熟是马铃薯收获的主要依据,这时的产量最高的生理成熟的标志有: 植株茎叶由绿转黄,逐渐黄枯。这时茎叶中的养分已转入块茎,基本停止了块茎增长; 块茎脐部与着生的匍匐茎容易脱离,比较大的块茎不需要用力拉即可从脐部与匍匐茎分开; 块茎表皮韧性较大,皮层较厚,皮色正常。 市场情况 对于结薯早的品种,特别是南方冬作春季收获的马铃薯,虽然生理成熟期未到,但由于结薯早,块 茎大,产量高,很早就可以收到较大的薯块,能及早向市场提供商品薯,增加经济收入,可以适当提早 收获。 6.14 后作农时确定原则 以不影响后作作物正常播种生产为原则。 6.15 气候情况 对于广东冬作马铃薯来说,收获期是第二年的2~3月份,属于早春雨季,因此,应该尽量早收获, 避开雨季,减少病害发生和腐烂。 6.16 4 收获注意事项 DB4407/T 94—2021 6.16.1 土壤水分控制 收获前应将土壤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保持土壤通气环境,防止田间积水,避免收获后烂薯,提 高耐贮性。 6.16.2 天气选择 应选择晴天或晴间多云天气收获,以免雨天拖泥带水,既不便收获、运输,又影响商品品质,同时 又容易因薯皮损伤

pdf文档 DB 4407-T 94-2021 冬作马铃薯化肥减施技术规程 江门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 4407-T 94-2021 冬作马铃薯化肥减施技术规程 江门市 第 1 页 DB 4407-T 94-2021 冬作马铃薯化肥减施技术规程 江门市 第 2 页 DB 4407-T 94-2021 冬作马铃薯化肥减施技术规程 江门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8:34:5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