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507250.9 (22)申请日 2022.05.10 (71)申请人 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12499 浙江省绍兴 市嵊州市三江街 道一景路78 8号 (72)发明人 张美华 金耀 何锐敏 孙小军  (74)专利代理 机构 杭州六方于义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3392 专利代理师 鲁江 (51)Int.Cl. A01K 67/04(2006.01) A61L 2/18(2006.01) A61L 2/26(2006.01) B08B 3/02(2006.01) B08B 1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养蚕用矩形簇具及其清洗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蚕用矩形簇具及其清 洗方法, 包括框架和簇网, 簇网设于框架内, 簇网 由簇条相互交叉形成网格状结构, 簇网呈折叠 状, 框架包括上框和下框, 上框上设置有支撑凸 台。 本发明的清洗方法步骤如下: (1)矩形簇具摆 放; (2)浸泡消毒; (3)喷淋清 洗。 本发明采用框架 增加簇具的整体结构强度, 通过框架对簇网进行 支撑保护, 有效防止簇具的弯曲变形, 延长簇具 的使用寿命, 同时也便于簇具的叠加堆放, 同时 针对簇具先采用消毒浸泡, 再进行喷淋冲刷, 从 而有效保证簇具的清洗效果, 并且清洗过程中自 动控制簇具与消毒池、 喷淋池之间的定位调节, 实用操作方便简单, 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而且在 喷淋过程中采用垂直冲刷和倾 斜冲刷的结合。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18页 CN 114916510 A 2022.08.19 CN 114916510 A 1.一种养蚕用矩形簇具, 包括框架和簇网, 所述簇网设于所述框架内,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簇网由簇条相互交叉形成网格状结构, 所述簇网呈折叠状, 所述框架包括上框和下框, 所 述上框上设置有支撑凸台, 所述簇网与所述下框固定连接, 所述上框与所述下框之间均匀 设置有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养蚕用矩形簇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凸台包括支撑大凸 台和支撑小凸台, 所述支撑大凸台位于所述上框的转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养蚕用矩形簇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大凸台上设置有限 位条, 所述下框的底面四周角上均设置有限位凹槽, 所述限位条与所述限位凹槽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养蚕用矩形簇具, 其特征在于: 相邻 两个所述加强筋之间均 匀设置有肋条, 相 邻两个所述肋条之间形成通风槽孔, 所述肋条的横截面为规则形状, 所述 规则形状为圆形、 方 形、 椭圆形或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养蚕用矩形簇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簇条为波纹状, 所述簇 条的折弯处为 直角或圆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养蚕用矩形簇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定 位块, 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定位导槽, 所述定位块的顶端设置有定位凸起, 所述定位块的底 端设置有定位凹槽, 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凹槽相匹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蚕用矩形簇具的清洗方法, 其特 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矩形簇具摆放: a、 根据矩形簇具的实际尺寸选择对应的单元隔板, 将单元隔板水平放置在摆放台上, 接着将矩形簇具依 次水平放置到单元隔板的放置槽内, 每个放置槽内放置若干矩形簇具, 再安装横向支杆, 通过横向支杆横向限位在矩形簇具的上 方; b、 接着将放置好矩形簇具的单元隔板抓取到支撑件上, 支撑件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 个调节支架, 调节支架的导向柱上套设有移动支架, 移动支架又与对应调节支架上 的升降 组件相连接, 前后两个移动支架之间又设置有两个放置架, 放置架的两端通过支撑托架与 对应移动支架之 间连接, 放置架套设在支撑托架的安装柱上, 且通过紧固螺母固定, 将单元 隔板安装放置在放置架上, 每 个放置架上对应放置一个单 元隔板; (2)浸泡消毒: a、 往消毒池内添加 消毒液, 直至消毒池内的消毒液 液位达到消毒池的2/ 3; b、 驱动组件启动, 前后两个驱动电机同步转动, 带动两个螺杆同步转动, 而两个调节支 架又分别位于两个螺杆上, 螺杆转动时使得调节支架沿着螺杆往消毒池方向同步移动, 调 节支架移动时会带动移动支架移动, 移动支架又带动放置架的移动, 最终实现单元隔板移 动, 直至单元隔板移动到消毒池的正上方, 同时两个调节支架的下方均支撑设置有一个引 导轨, 调节支架底端的燕尾滑块滑动卡接在引导轨的燕尾导槽内, 当调节支架移动时会带 动燕尾滑块沿着 燕尾导槽同步移动; c、 接着两个调节支架上的升降组件同步启动, 升降电机带动与之连接的转动盘转动 180°, 使得转动盘上的固定杆从正上方往 下转动180 °, 转动到位后固定杆正好位于正下方, 而固定杆上又连接有限位柱, 限位柱滑动卡卡接在对应移动支架上 的限位滑槽内, 当升降 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时, 转动盘通过固定杆带动限位柱移动, 限位柱带动移动支架沿着导 向柱往下移动, 移动支架通过放置架带动单元隔板往下移动, 使 得升降电机转动到位后, 单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4916510 A 2元隔板正好移动下降至消毒池中, 且单元隔板完全浸泡在消毒液内, 从而使得单元隔板上 的矩形簇具完全 浸泡在消毒液内; d、 将矩形簇具在消毒液中浸泡20 ‑30min, 然后升降电机启动, 升降电机带动转动盘继 续转动180 °, 使得位于正下方的固定杆转动到正上方, 固定杆转动时通过限位杆又带动移 动支架沿着导向柱往上移动, 移动支架通过放置架带动单元隔板同步往上移动, 使单元隔 板内的矩形簇具从消毒池内移出, 再在消毒池的上 方静置15 ‑30min; (3)喷淋清洗: a、 静置时间到后, 驱动组件启动, 前后两个驱动电机同步转动, 带动两个螺杆的同步转 动, 使得螺杆上的调节支架往喷淋池方向移动, 调节支架又带动移动支架的同步移动, 移动 支架带动放置架移动, 最终实现单元隔板的同步移动, 直至将单元隔板移动到喷淋池的正 上方; b、 升降组件启动, 升降电机通过转动 盘带动位于正上方的固定杆往下转动90 °, 固定杆 往下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移动支架沿着导向杆往下移动, 移动支架又带动放置架的往下移 动, 最终实现单元隔板的同步下移, 使得单元隔板下移到位后正好位于喷淋池内, 且位于喷 淋池的中上部; c、 在喷淋池两端的插槽内插 入增高挡板; d、 升降气缸启动推动引导箱往下移动, 引导箱带动下方连接的两组喷淋组件同步下 移, 直至喷淋组件移动到位, 两组喷淋组件与两个单元隔板相对应, 两组喷淋组件均包括中 部喷淋杆和侧部喷淋杆, 侧部 喷淋杆对称设置在中部喷淋杆的两侧, 中部 喷淋杆上设置有 垂直喷淋头, 侧部喷淋杆上设置有倾斜喷淋头, 中部喷淋杆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 侧部喷淋 杆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 打开两个喷淋组件上的第一开关阀, 水泵往引导箱内输送清水, 清 水经引导箱进入到两个喷淋组件的中部喷淋杆内, 再从中部喷淋杆的垂直喷淋头往下喷 出, 对下方对应单 元隔板内的矩形簇具进行喷淋清洗, 喷淋15 ‑25min; e、 水泵停止供水, 拧松紧固螺母, 沿着限位柱轴向转动放置架, 放置架带动单元隔板的 转动, 并确保两个放置架上 的单元隔板转动方向相同, 直至放置架转动抵触到对应支撑托 架上的限位块的一侧侧面时, 拧紧紧固螺母, 关闭第一开关阀, 打开第二开关阀, 水泵继续 供水, 清水从引导箱进入到两个 喷淋组件的侧部喷淋杆中, 再从侧部 喷淋杆的倾斜喷淋头 喷出, 对倾 斜放置的单 元隔板内的矩形簇具进行喷淋冲刷, 喷淋10 ‑15min; f、 水泵停止供水, 拧松紧固螺母, 将两个单元隔板往反方向转动, 直至放置架转动抵触 到对应支撑托架上的 限位块的另一侧侧面时, 拧紧紧固螺母, 水泵继续供水, 清水从引导箱 进入到两个 喷淋组件的侧部喷淋杆中, 再从侧部喷淋杆的倾斜喷淋头 喷出, 对倾斜放置的 单元隔板内矩形簇具进行喷淋冲刷, 喷淋10 ‑15min; g、 关闭水泵, 升降电机启动, 升降电机通过转动盘带动固定杆往上转动90 °, 使得固定 杆转动到正上方, 从而 带动单元隔板往 上移动从喷淋池内移出, 再在喷淋池的上分静置15 ‑ 25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养蚕用矩形簇具的清洗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 (1)的步骤a中, 横向支杆的安装步骤如下: 将横向支杆横向卡接在单元隔板上, 横向支杆两 端的穿孔与单元隔板上 的定位柱对应, 横向支杆通过穿孔套设在定位柱上, 再在定位柱的 端部旋入限位螺母并拧紧。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4916510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养蚕用矩形簇具及其清洗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养蚕用矩形簇具及其清洗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养蚕用矩形簇具及其清洗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养蚕用矩形簇具及其清洗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43:3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