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1.100.30 CCS Q 14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977—2021 寒区公路隧道湿喷水泥混凝土施工 技术规范 2021 - 12 - 01 发布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1 - 01 实施 发 布 DB63/T 1977—2021 目 前 次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材料要求 .......................................................................... 2 5 混凝土配合比 ...................................................................... 3 6 施工工艺 .......................................................................... 7 7 质量检验 .......................................................................... 9 附录 A (规范性) 液体速凝剂稳定性试验方法 ......................................... 10 附录 B (规范性) 掺速凝剂的砂浆强度测定方法 ....................................... 11 附录 C (资料性) 公路隧道湿喷水泥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 14 I DB63/T 1977—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交通控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青海省交通建 设管理有限公司、长安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发平、郭志永、张金保、刘万生、褚人猛、陈亮、范建闻、林哲宇、陈丽敏、 李书挠、王剑、王永亮、翟希兰、林杰、刘兵、张志熠、商大勇、李鑫、赵青林、韩晓庆、王振军、关 博文。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监督实施。 II DB63/T 1977—2021 寒区公路隧道湿喷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寒区公路隧道湿喷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术语与定义、材料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施 工工艺、质量检验。 本文件适用于寒区公路隧道衬砌用湿喷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 14684 建设用砂 GB/T 14685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 5011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JC/T 681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JC/T 723 水泥胶砂振动台 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T 372 喷射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TG 3420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T 366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土建工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寒区 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不高于-10 ℃或日平均温度不高于5 ℃天数在145 d以上的地区。 3.2 1 DB63/T 1977—2021 喷射混凝土 将混凝土拌合物送入喷射设备,借助压缩空气或其他动力输送,快速喷射至受喷面所形成的一种混 凝土。 3.3 湿喷 搅拌混凝土用泵或压缩空气输送到喷嘴处与液体速凝剂混合,借助高压风喷射的施工方法。 3.4 高含气量湿喷混凝土 湿喷混凝土中拌和时掺入引气剂,使含气量达到较高水平(12 %~20 %);压送过程及喷射作用下 气泡挤压逸出,喷射后混凝土含气量处于合理水平(4 %~6 %)。 4 材料要求 4.1 一般规定 4.1.1 原材料包括:水泥、粗集料、细集料、拌和水、外加剂及掺合料等。 4.1.2 进场后应按规定对原材料分批进行验收、复验,并有检验合格标志。 4.1.3 检验和试验方法应按 JTG 3420、JTG E42、GB 8076 和 GB 50119 执行。 4.2 原材料 4.2.1 水泥 湿喷混凝土所使用水泥应符合GB 175规定,并满足以下要求: a) 掺入速凝剂后的水泥应凝结快、保水性好,早期强度增长快、收缩小; b) 永久性支护结构宜优先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级的普通硅酸盐类水泥。有特殊要求时,可 采用特种水泥。 4.2.2 细集料 湿喷混凝土所使用细集料应符合GB/T 14684规定,并满足以下要求: a) 宜采用中砂或中粗砂,细度模数一般为 2.5~3.2,宜采用连续级配; b) 细集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规定,砂的含泥量应不大于 1 %。 4.2.3 粗集料 湿喷混凝土所使用粗集料应符合GB/T 14685规定,并满足以下要求: a) 粗集料为碎石,且坚硬、耐久、洁净; b) 碎石应选用连续级配,粗集料最大粒径宜不大于 12 mm; c) 喷射混凝土有抗冻要求时,试样经 5 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不应超过 8 %; d) 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应符合表 1 规定。 2 DB63/T 1977—2021 表1 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及泥块含量 针、片状含量 项目 指标/% 含泥量 ≤C20 C25~C35 ≥C40 ≤12.0 ≤10.0 ≤8.0 ≤0.5 4.2.4 级配范围 湿喷混凝土用骨料的颗粒级配范围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骨料通过各筛径(方孔)的累计质量百分率 骨料粒径/mm 0.15 0.30 0.60 1.25 2.50 5.00 10.00 15.00 累计通过质量百分率/% 4~8 5~22 13~31 18~41 26~54 40~70 62~92 100 4.2.5 速凝剂 湿喷混凝土所使用速凝剂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液体速凝剂通用要求应符合表 3 规定,稳定性试验方法按附录 A 执行;宜采用无碱速凝剂; b) 掺入速凝剂的净浆及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表 4 规定,掺入速凝剂的砂浆强度测定方法按附录 B 执行。 表3 液体速凝剂通用要求 项目 指标 稳定性(上清液或底部沉淀物体积)/mL ≤5.0 氯离子含量/% ≤1.0 碱含量/% 应小于生产厂控制值,其中无碱速凝剂≤1.0 表4 掺入速凝剂的净浆及砂浆性能 项目 净浆凝结时间 砂浆强度 无碱速凝剂 FSA-AF 初凝时间/min ≤5.0 终凝时间/min ≤12.0 1d 抗压强度/MPa ≥7.0 28d 抗压强度比/% ≥90.0 90d 抗压强度保留率/% ≥100.0 4.2.6 引气剂 湿喷混凝土所使用引气剂性能符合 GB 8076、GB 50119 规定。介入式高含气量湿喷水泥混凝土宜选 用 AES 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引气剂、松香热聚物、松香皂及改性松香皂等松香树脂类引气剂 等。 4.2.7 其他 4.2.7.1 需添加防水剂时,应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掺量。 4.2.7.2 混凝土施工用水应符合 JGJ 63 规定。 3 DB63/T 1977—2021 4.2.7.3 混凝土施工用粉煤灰应符合 GB/T 1596。 5 混凝土配合比 5.1 一般要求 5.1.1 混凝土配合比应针对气候特征和工程条件通过试配确定。 5.1.2 混凝土试配应根据设计强度等级、环境条件、耐久性能、工作性能等要求综合确定。 5.2 配合比设计 湿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a) 水胶比应在湿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强度试验确定; b) 利用简易试验法综合确定骨料紧装堆积的空隙体积,再确定最小胶浆体积量; c) 依据最小胶浆体积量、水胶比、胶凝材料密度间的关系,计算单位体积胶凝材料、水的质量; d) 按照体积法求解单位体积砂、石质量; e) 根据 GB 8076 和 GB 50119 中有关规定,依据试验确定与调整减水剂、速凝剂等的掺量; f) 通过对湿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分析总结,提出高含气量湿喷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调整方 法。 5.3 参数确定 5.3.1 配制强度 混凝土配制强度按公式(1)计算: f cu ,o fcu ,k 1.645 ................................. (1) 式中: f cu ,o ——混凝土的配制强度,MPa; f cu ,k ——设计规定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当设计未明确规定时,取混凝土结构荷 载效应抗压强度设计值和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强度值两者中的较大值; f cu ,o ——混凝土的配制强度,MPa;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应按统计资料确定。 5.3.2 水胶比、砂率 1. 水胶比由混凝土配制强度与水胶比之间的 Bolomey 关系按公式(2)确定: a fb W .................................. (2) B f cu , o a b f b 式中: W B ——水胶比; a 、 b ——骨料回归系数; f b ——胶凝
DB63-T 1977-2021 寒区公路隧道湿喷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9:51:2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