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167435.8
(22)申请日 2022.08.17
(73)专利权人 杨同元
地址 065700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煎茶铺
镇田青口村1025号
(72)发明人 杨同元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专利代理师 孔辉
(51)Int.Cl.
B62B 3/02(2006.01)
B62B 5/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折叠便携手拉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拉车技术领域, 且公开了
折叠便携手 拉车, 解决了市面上的手 拉车的结构
多为固定的框架, 由于手拉车的外形结构固定,
不能实现小车的折叠功能, 进而造成小车的便携
性不高的问题, 其包括两个支撑杆一, 两个所述
支撑杆一对称设置, 两个支 撑杆一的一侧均设有
支撑杆二, 两个支撑杆二对称设置, 两个支撑杆
一和两个支撑杆二的底端均设有万向轮, 两个支
撑杆一和两个支撑杆二的内部均穿插有升降杆,
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之间均通过伸展机构一连
接, 两个支撑杆一和两个支 撑杆二之间分别均通
过伸展机构二连接; 本设计为扶杆的高度调节提
供便利, 方便扶杆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进
而提高了小车的移动便利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8021709 U
2022.12.13
CN 218021709 U
1.折叠便携手拉车, 包括两个支撑杆一(1),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支撑杆一(1)对称设
置, 两个支撑杆一(1)的一侧均设有支撑杆二(2), 两个支撑杆二(2)对称设置, 两个支撑杆
一(1)和两个支撑杆二(2)的底端均设有万向轮(25), 两个支撑杆一(1)和两个支撑杆二(2)
的内部均穿插有升降杆(4), 支撑杆一(1)和支撑杆二(2)之间均通过伸展机构一连接, 两个
支撑杆一(1)和 两个支撑杆二(2)之间分别均通过伸展机构二连接, 两个支撑杆一(1)之间
通过拉动机构连接, 两个支撑杆一(1)和两个支撑杆二(2)的底端均设有 连接座一(3), 四个
升降杆(4)的顶端均连接有 连接座二(5), 两个支撑杆二(2)和两个支撑杆一(1)之间设有收
纳袋(6), 收纳袋(6)的内底端设有拉绳(9), 收纳袋(6)的四角均设有 衔接带(7), 衔接带(7)
位于连接座二(5)的顶端, 且连接座二(5)的顶端螺纹安装有紧固杆(8), 紧固杆(8)贯穿于
衔接带(7)上, 收纳袋(6)的底端四角均设有套设于支撑杆一(1)和支撑杆二(2)外部的粘贴
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便携手拉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展机构一包括十字交叉
杆一(10)、 十字交叉杆二(11)、 衔接座一(12)和衔接座二(13), 支撑杆一(1)和支撑杆二(2)
之间设有十字交叉杆一(10)和十字交叉杆二(11), 十字交叉杆二(11)位于十字交叉杆一
(10)的一侧, 十字交叉杆一(10)和十字交叉杆二(11)的相远离两端分别与连接座二(5)和
连接座一(3)转动连接, 十字交叉杆一(10)和十字交叉杆二(11)相靠近一端的底端之间通
过衔接座一(12)连接, 十字交叉杆一(10)和十字交叉杆二(11)相靠近一端的顶端之间通过
衔接座二(13)连接, 衔接座 二(13)位于衔接座 一(12)的上 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便携手拉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展机构二包括十字交叉
杆三(14)和套接块(15), 两个支撑杆一(1)之间和两个支撑杆二(2)之间均设有位于收纳袋
(6)外侧的十字交叉杆三(14), 十字交叉杆三(14)的底端两端分别与连接座一(3)转动连
接, 十字交叉杆三(14)的顶端两端分别与连接座二(5)转动连接, 十字交叉杆三(14)远离收
纳袋(6)的一侧外壁 安装有套接块(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便携手拉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动机构包括安装座
(16)、 固定座(17)、 转动杆(18)和伸展件, 两个连接座一(3)的侧壁安装有位于十字交叉杆
三(14)一侧的安装座(16), 两个安装座(16)之间设有固定座(17), 固定座(17)上对称安装
有转动杆(18), 转动杆(18)与安装座(16)转动连接, 固定座(17)的顶端连接有伸展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便携手拉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展件包括固定杆(19)、
套接杆(20)、 扶杆(21)、 螺纹孔(22)和螺纹杆(23), 固定座(17)的顶端设有固定杆(19), 固
定杆(19)穿插于套接块(15)的内部, 固定杆(19)的外顶部套设有套接杆(20), 套接杆(20)
的顶端设有扶杆(21), 固定杆(19)的内壁等距离开设有螺纹孔(22), 套接杆(20)的外壁底
端螺纹安装有延伸至 螺纹孔(2 2)内部的螺纹杆(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便携手拉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杆(19)的外部套设有
止挡块(24), 止挡块(24)位于套接块(15)的上 方。
7.根据权利 要求5所述的折叠便携手拉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接杆(20)与扶杆(21)组
成T形结构。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021709 U
2折叠便携手拉 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拉车技 术领域, 具体为 折叠便携手拉车。
背景技术
[0002]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经常使用手拉车来运输行李或者货物等物品, 非常方便, 普遍
的手拉车通常包括拉杆、 承载平台和设置在 承载平台底部的车轮, 通过手拉动拉杆, 进而会
使车轮滚动, 进 而实现承载平台带动行李或货物的运输 。
[0003]目前, 市面上的手拉车的结构多为固定的框架, 由于手拉车的外形结构固定, 进而
不能实现小车 的折叠功能, 造成小车 的便携性不高, 同时小车上 的拉杆存在长度不可调的
问题, 对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在推拉小车时会出现弯腰情况, 进 而导致手拉车实用性 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情况,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折叠便携手拉车, 有效的
解决了上述背 景技术中市面上的手拉车的结构多为固定的框架, 由于手拉车的外形结构固
定, 不能实现小车的折叠功能, 进 而造成小车的便携性 不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 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折叠便携手拉车, 包括两个支撑
杆一, 两个所述支撑杆一对称设置, 两个支撑杆一的一侧均设有支撑杆二, 两个支撑杆二对
称设置, 两个支撑杆一和两个支撑杆二的底端均设有万向轮, 两个支撑杆一和两个支撑杆
二的内部均穿插有升降杆, 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之间均通过伸展机构一连接, 两个支撑杆
一和两个支撑杆二之间分别均通过伸展机构二连接, 两个支撑杆一之间通过拉动机构连
接, 两个支撑杆一和两个支撑杆二的底端均设有连接座一, 四个升降杆的顶端均连接有连
接座二, 两个支撑杆二和两个支撑杆一之间设有收纳袋, 收纳袋的内底端设有拉绳, 收纳袋
的四角均设有衔接带, 衔接带位于连接座二的顶端, 且连接座二的顶端螺纹安装有紧固杆,
紧固杆贯穿于衔接带上, 收纳袋的底端四角均设有套设于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外部的粘贴
带。
[0006]优选的, 所述伸展机构一包括十字交叉杆一、 十字交叉杆二、 衔接座一和衔接座
二, 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之间设有十字交叉杆一和十字交叉杆二, 十字交叉杆二位于十字
交叉杆一的一侧, 十字交叉杆一和十字交叉杆二的相远离两端分别与连接座二和连接座一
转动连接, 十字交叉杆一和十字交叉杆二相 靠近一端的底端之间通过衔接座一连接, 十字
交叉杆一和十字交叉杆二相靠近一端的顶端之 间通过衔接座二连接, 衔接座二位于衔接座
一的上方。
[0007]优选的, 所述伸展机构二包括十字交叉杆三和套接块, 两个支撑杆一之间和两个
支撑杆二之 间均设有位于收纳袋外侧的十字交叉杆三, 十字交叉杆三的底端两端分别与连
接座一转动连接, 十字交叉杆三的顶端两端分别与连接座二转动连接, 十字交叉杆三远离
收纳袋的一侧外壁 安装有套接块。
[0008]优选的, 所述拉动机构包括安装座、 固定座、 转动杆和伸展件, 两个连接座一的侧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8021709 U
3
专利 折叠便携手拉车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57:2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