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040.65 B 20 DB4117 驻 马 店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7/T 278—2020 代替 DB 机械粒收玉米品种郑原玉 432 简化 生产技术规程 2020 - 08 - 31 发布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9 - 15 实施 发 布 DB4117/T 278—2020 前 言 本标准主要参照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结合驻马店市生态环境条件和机械粒收玉米新品种郑原玉 432栽培实际编写而成的技术操作规程。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驻马店市种子服务站、河南金苑种业有限公司、驻马店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 支队、驿城区种子管理站、遂平县植保站。 本标准起草人:赵卫琴、王子君、王海峰、陈海见、高彦、徐大众、高虔、胡婷婷、李长红、林广 顺、董兵、王付山、梁敏、刘景华、吴卫华、张艳敏、罗三、付登峰、苏桂华、黄建伟、朱国旺、樊丽 亚、徐静、陈春霞、孔子明、郑伟、陈振华、李南、翟华伟、刘磊、孙智华、王慧霞、靳波、郭冬霞、 梅玉红。 I DB4117/T 278—2020 机械粒收玉米品种郑原玉 432 简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机械粒收高效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与储藏。 本标准适用于驻马店市范围内郑原玉432机械粒收夏播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1.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20865-2017 免(少)耕施肥播种机 GB/T 21017-2007 玉米干燥技术规范 GB/T 21962-2008 玉米收获机械 技术条件 GB/T 34379-2017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GB/T 37088-2018 玉米一次性施肥技术指南 NY/T 500-2015 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 NY/T 1355-2007 玉米收获机作业质量 NY/T 1628-2008 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郑原玉 432 河南金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中早熟玉米单交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186028 3.2 种肥同播 是指在播种时,带有施肥和播种功能的播种机同时进行施肥作业,种子与肥料分开放置,肥料施入 土壤的位置距离种子行>4 cm。 3.3 粒收质量 利用联合收割机直接收获玉米籽粒的作业质量,是通过收获中的田间损失率、收获的籽粒的破碎率、 杂质率等指标反映的收获质量。 1 DB4117/T 278—2020 3.4 田间损失率 利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玉米造成的产量损失率,用收获后单位面积落粒量与落穗籽粒量之和占相同面 积测产产量(同等籽粒水分)的百分比来表示。 3.5 破碎率 在联合收割机正常收获过程中,收获籽粒中破损籽粒所占的比率,用收获中从粮箱中取出的规定重 量的待测籽粒样品中,破损籽粒重量(包括种皮破裂的完整籽粒、不完整籽粒和籽粒的破碎部分)占待 测样品重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3.6 杂质率 在联合收割机正常收获过程中,收获籽粒中非籽粒部分所占的比率,用联合收割机正常收获过程中, 从粮箱中取出的规定重量的待测籽粒样品中,非籽粒部分重量(包括玉米茎、叶、花丝、穗轴及其破碎 部分和土块等)占待测样品重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4 播种 4.1 备种 选购品种权单位生产销售的郑原玉432单粒播包衣种子;备种数量参考郑原玉432种子标签确定。 4.2 选地与灭茬整地 选择适合机械作业的地块。麦茬留茬高度在20 cm以下,直接用免耕播种机播种;麦茬高度超过20 cm 需进行机械灭茬作业后播种;耕整地质量符合GB/T 34379中4的规定。 4.3 播种期 麦收后及时播种,一般6月15号前播种结束。 4.4 播种机具及土壤墒情 播种时选用具有种肥同播精量免耕播种机;播种时土壤绝对含水率以l6 %~20 %为宜。土壤墒情过 湿,不宜播种;如土壤墒情不足,播后浇蒙头水。 4.5 种肥同播及施肥量 采用种肥同播一次施肥技术,播种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1628的规定,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 cm~5 cm,施肥深度10 cm~15 cm,种肥间距应>4 cm。生产目标产量550 kg~650 kg,N:P2O5:K2O=1:0.25:0.32, 即N:13 kg~16 kg/667 ㎡、P2O5:3kg~4kg/667 ㎡、K2O:4 kg~5 kg/667 ㎡。 4.6 合理密植 目标产量550 kg~650 kg/667 ㎡,合理密度5000~5500 株/667 ㎡;采用60 cm等行距种植,按照 具体地块密度值,调正播种机株距。 2 DB4117/T 278—2020 5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重点是化学除草、灌溉与排涝、病虫草害防治。 5.1 化学除草 2 在玉米3叶~5叶期进行行间定向喷雾,每667 m 采用24 %烟嘧•莠去津悬浮剂80 mL~100 mL,兑水 40 kg~50 kg,无风时均匀喷施,避免喷到玉米心叶。 5.2 虫害防治 2 苗期有虫害发生时,采用每667 m 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和2.5%溴氰菊酯乳油20 mL~30 mL 混合进行叶面均匀喷雾防治。 2 2 大喇叭口期预防玉米螟,采用每667 m 采用3 %辛硫磷颗粒剂800 g~1000 g进行预防,或每667 m 采用40 %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 g~8 g进行植株上部均匀喷雾预防。 5.3 灌溉与排涝 玉米5叶期前注意预防渍害,遇涝及时排除;玉米大喇叭口至抽雄吐丝期,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 持水量的70 %时,及时进行灌溉,避免“卡脖旱”发生。 6 收获与储藏 6.1 收获机械 选用能够收获玉米籽粒的收获机械进行玉米收获,采用专用型玉米籽粒收获机收获籽粒,割台行距 55 cm~65 cm。收获机应符合GB/T 21962规定。收获的作业质量符合NY/T 1355的规定。 6.2 收获时期 机械粒收应在籽粒乳线消失7 d~10 d后、籽粒含水量≤25 %时收获。 6.3 收获植株状况 植株倒伏倒折率≤5 %,穗位高度整齐一致。 6.4 粒收质量 收获后籽粒含水率≤25 %,籽粒的破碎率≤5 %;杂质率≤3 %;田间损失率≤5 %。 6.5 秸秆粉碎还田 玉米秸秆可采用联合收获机自带粉碎装置粉碎,或收获后采用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还田。秸秆粉碎 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500的规定。 6.6 烘干与储藏 收获籽粒后,应立即送烘干厂进行烘干或进行自然晾晒。烘干的技术要求应按GB/T 21017的规定进 行,烘干产品质量应达到GB/T 21017的规定并符合GB 1353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B4117-T 278-2020 机械粒收玉米品种郑原玉432简化生产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23:25:3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