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ICS 01.040.65 B 20 DB4117 驻 马 店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7/T 280—2020 强筋小麦郑麦 7698 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2020 - 08 - 30 发布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09 - 15 实施 发 布 DB4117/T 280—2020 前 言 为规范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7698种子生产技术,保持其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使其更大限度地 发挥提质增效作用,特制定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7698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驻马店市种子服务站、驿城区种子管理站、汝南县种子管理站、上蔡县农业 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本标准起草人:王子君、王海峰、赵卫琴、王芳、胡婷婷、刘晓、刘贺梅、岳金钟、董兵、赵科选、 郭杰、,周密、周艳丽、吴卫华、朱国旺、张彩霞、宋保仓、黄红旗、张永丹、赵奇、东红亮、李南、 郝迎坤、王欣、涂心海、李航、陈哲、孙海霞、余丽丽、曹勇、李欣、郭冬霞、殷瑞芝、梅玉红、王小 军。 I DB4117/T 280—2020 强筋小麦郑麦 7698 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郑麦7698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原种生产、大田用种室内烤种、田间管理、种子收获保 管和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郑麦7698小麦原种、大田用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1~3543.7-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一部分:禾谷类 GB/T 19557.2-2017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普通小麦 GB/T 36210-2018 农业良种繁育与推广 种植业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及评价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原种 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的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3.2 大田用种 用原种种子做繁材生产的达到规定大田用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3.3 郑麦 7698 郑麦769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用郑麦9405/4B269//周麦16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小麦 品种。2012年12月24日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麦 2012009。 4 原种生产 4.1 原种生产方法 4.1.1 利用郑麦 7698 育种家种子直接生产原种。 1 DB4117/T 280—2020 4.1.2 4.1.3 采用三圃制生产原种,即按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程序生产原种。 采用两圃制生产原种,即株(穗)行圃、原种圃程序生产原种。 4.2 单株(穗)选择 4.2.1 单株(穗)选择的材料 4.2.1.1 用稀条播的方法种植选择圃,供选择单株(穗)材料。 4.2.1.2 从已决选的株(穗)系圃中选择单株(穗)材料。 4.2.1.3 从原种圃、原种生产田选择单株(穗)材料。 4.2.2 单株(穗)选择的重点 生育期、株型、穗型、抗逆性、籽粒品质等主要性状,并具备原品种的一致性和特异性。 4.2.3 4.2.3.1 田间选择 株选 4.2.3.1.1 越冬期根据植株幼苗生长习性剔除不具所繁品种生长习性的杂株;分蘖期根据叶色、叶型 剔除不具所繁品种特征的杂株。 4.2.3.1.2 抽穗至灌浆阶段根据株型、株高、抽穗期、旗叶特点、茎叶蜡质和抗病性等进行初选,对 初选的单株做好标记。 4.2.3.1.3 成熟阶段对初选的单株再根据穗部性状、成熟期的一致性、抗逆性和抗病性等进行复选。 4.2.3.2 穗选 成熟阶段根据穗部性状、成熟期、抗逆性和抗病性等综合性状进行一次选择。 4.2.4 选择数量 4.2.4.1 根据各单位所建株(穗)行圃的面积确定,一般每 667 ㎡准备 300~350 个单株或 1000~1300 个单穗。 4.2.4.2 规格留种 每单株留 5 穗、每穗留 35 粒,每个单株要单穗脱粒,为下年度规格种植打好基础。 4.2.5 保存 对入选的单株(穗)在室内脱粒、考种、单株(穗)编号保存。 4.3 株(穗)行圃 4.3.1 规划建圃 制定田间种植方案和田间种植图。经室内考种入选的单株(穗)的种子在同一条件下按单株(穗) 分行种植,建立株(穗)行圃。 4.3.2 播种 4.3.2.1 播种方式 采用人工开沟单粒点播或机械稀播种植。 4.3.2.2 单株(穗)种植面积 2 DB4117/T 280—2020 单株播五行区,每行播35粒,行长2.1 m,行距0.25 m,株距0.06 m,面积2.65 ㎡。 单穗播一行区,每行播35粒,行长2.1 m,行距0.25 m,株距0.06 m,面积0.53 ㎡。 4.3.2.3 设置对照品种 对照用郑麦7698育种家种子做标准品种。每19个株行区种植五行一区对照品种;穗行圃每29个穗行 种植一行对照品种,对照标牌用彩色的。播后及时插牌,严防错乱。 4.3.2.4 隔离区、保护行及走道设置 株(穗)行圃四周应设保护行或20 m隔离区。保护行或隔离区均应种植郑麦7698的原种。排间及四 周留1m的田间走道。 4.3.3 田间观测记载、鉴定 依据附录A适时开展性状观测记载及鉴定。 4.3.3.1 分蘖期、返青拔节期根据幼苗生长习性、叶色、叶型及抗寒性等开展性状观测记载及鉴定, 与郑麦 7698 对照品种表现不同的,做好记载最终整个株行区(穗行)剔除或苗期田间剔除整个株行区 (穗行)。 4.3.3.2 抽穗至灌浆阶段根据株型、株高、抽穗期、旗叶特点、茎叶蜡质和抗病性等进行鉴定,对鉴 定结果做好记载及田间做好标记。 4.3.3.3 成熟阶段对已选取的株行区(穗行)再根据株型、株高、穗部性状、成熟期的一致性、落黄、 抗逆性和抗病性等进行复选并做好观测记载、标记。收获前进行综合评价,选优汰劣。 4.3.3.4 成熟后,对选中的株行区(穗行)分别收获,进行室内考种,分别脱粒、单独存放、妥善保 管。 4.3.3.5 规格留种 每个当选株行留种 1.4 ㎏~1.5 ㎏;每个当选穗行留种 0.3 ㎏; 4.4 株(穗)系圃 4.4.1 建圃 制定株(穗)系圃田间种植方案和田间种植图。经室内考种当选的株(穗)行种子,按株(穗)行 分别种植,建立株(穗)系圃。 4.4.2 播种 4.4.2.1 播种方式 采用机械精播种植。株(穗)系圃667㎡播量5 kg~6 kg。 4.4.2.2 单株(穗)种植规格 每个株系播一小区,小区长15 m,小区宽6.6 m,行距0.22 m,行数30行,面积约100 ㎡。 每个穗系播一小区,小区长15 m,小区宽1.32 m,行距0.22 m,行数6行,面积约20 ㎡。 4.4.2.3 设置对照品种 对照用郑麦7698育种家种子做标准品种。株系圃每9个种植一个6行区对照品种;穗系圃每19个种植 一个6行区对照品种,对照标牌用彩色的。播后及时插牌,严防错乱。 4.4.2.4 隔离区、保护行及走道设置 3 DB4117/T 280—2020 株(穗)系圃四周应设保护行或20 m隔离区。保护行或隔离区均应种植郑麦7698的原种。排间及四 周留1 m的田间走道。 4.4.3 田间观测记载、鉴定 依据附录A适时开展性状观测记载及鉴定。 4.4.3.1 分蘖期、返青拔节期根据幼苗生长习性、叶色、叶型及抗寒性等开展性状观测记载及鉴定, 与郑麦 7698 对照品种表现不同的植株杂株率大于 0.1 %时,做好记载最终整个株系(穗系)剔除。杂 株率小于 0.1 %时,及时剔除杂株。 4.4.3.2 抽穗至灌浆阶段根据株型、株高、抽穗期、旗叶特点、茎叶蜡质和抗病性等进行鉴定,对鉴 定结果做好记载及田间做好标记。鉴定去杂标准同 4.4.3.1. 4.4.3.3 成熟阶段对已选取的株系(穗系)再根据株高、穗部性状、成熟期、落黄、抗逆性和抗病性 等进行复选并做好观测记载、标记。鉴定去杂标准同 4.4.3.1.。 4.4.3.4 成熟后,对选中的株系(穗系)分别收获计产。晾晒时避免混杂,晾晒后及时入库,妥善保 管。 4.5 原种圃 4.5.1 三圃制生产原种,是将当选株(穗)系圃的种子混合稀播,进行扩大繁殖;在抽穗及成熟阶段 分别进行纯度鉴定,严格拔除杂株、弱株,并携带出田外。 4.5.2 两圃制生产原种,是将当选株(穗)行圃的种子混合稀播,进行扩大繁殖;在抽穗及成熟阶段 分别进行纯度鉴定,严格拔除杂株、弱株,并携带出田外。 4.5.3 用育种家种子生产原种,可直接稀播,进行扩大繁殖;在抽穗及成熟阶段分别进行纯度鉴定, 严格拔除杂株、弱株,并携带出田外。 5 大田用种 建立固定繁殖基地,集中连片种植,订单种植。基地建设符合GB/T 36210标准规定。 制定并落实种子繁育规划。 严格种子质量管理,幼苗期、抽穗期、抽穗期进行田间排杂工作,依据GB/T 3543.1~3543.7规定, 落实田间检验和室内检验措施。 6 室内考种 对田间入选的单株(穗)材料,考查穗型、芒型、护颖形状及颜色、穗粒数、籽粒形状、粒色、籽 粒饱满度、粒质等项目。考种过程中应与郑麦7698标准样本进行性状比对,有一项不合格即行淘汰。 对田间入选的单株(穗)行材料,考查籽粒形状、粒色、籽粒饱满度、粒质等项目。符合郑麦7698 品种典型性的,分别称重计产,作为决选的参考。 对田间入选的单株(穗)系材料,分别脱粒、称重、取样进行考种;考查籽粒形状、粒色、籽粒饱 满度、粒质、千粒重等项目。符合郑麦7698品种典型性的,作为决选的参考。 7 田间管理 原种生产应建立固定繁殖基地,种子基地应地势平坦、土质良好、排灌方便、地力均匀、前茬一致。 有机肥应忌麦秸肥,避免造成混杂。选择适宜的播种机械和收获机械,提高机械化率。 4 DB4117/T 280—2020 播种前做好种子精选、晾晒、包衣或药剂处理工作。精细整地,合理施肥,适时播种,确保苗全、 齐、匀、壮。 各项栽培管理技术措施科学合理、及时和精细一致。 8 种子收获、保管和检验 入选的行、系、原种和大田用种收获后,应在专场及时晾晒。在收获、运输、晾晒和脱粒等过程中, 严防机械混杂。 种子生产单位应获得种子生产许可,并依规进行种子质量检验;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种子质量监督抽 检;检验合格种子方可销售。 5 DB4117/T 280—2020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小麦种子生产调查记载标准 A.1 物候期 A.1.1 出苗期 全区有50 %以上单株幼芽鞘露出地面的日期,第一叶伸出芽鞘1.5 c

pdf文档 DB4117-T 280-2020 强筋小麦郑麦7698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17-T 280-2020 强筋小麦郑麦7698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第 1 页 DB4117-T 280-2020 强筋小麦郑麦7698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第 2 页 DB4117-T 280-2020 强筋小麦郑麦7698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2:38:2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