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B20 湖 65.020.20 DB4203 北 省 十 堰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203/T 145—2019 蚕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2019 - 08 -30 发布 十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9 - 01 实施 发 布 DB4203/T 145—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十堰市农业科学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十堰市郧阳区农业技术 推广中心、湖北沛丰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向上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宣和、赵昌松、蔡高磊、张凡、万正煌、李莉、胡学明、刘昌燕、彭敏、郭 元平、陈新举、张磊、姚吉安、刘慧鸣、汪东、欧阳友香、秦光明、吴平华、叶青松、周华平。 本标准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负责解释。 I DB4203/T 145—2019 蚕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蚕豆绿色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包装、运输和储存及生产 档案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十堰市境内蚕豆的绿色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0459 蚕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95 无公害食品 产地环境评价准则 3 产地环境 3.1 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符合NY/T 5295 的规定。 3.2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2 ℃以上,日平均气温≥ 0 ℃,有效积温2000 ℃以上的平坝或丘陵地区。 3.3 土壤条件 要求地势平缓、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上、理化性状良好的土地,以壤土为宜, 适宜的土壤pH值为6~7。 4 4.1 生产技术 茬口安排 蚕豆宜轮作,忌连作,上茬以水稻、玉米、甘薯等为宜。 4.2 品种选择 应选择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抗病性强、抗逆性强、品质好、经过检疫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2 的要求。推荐应用鄂蚕豆1号、成胡15号、襄阳大脚板等。 1 DB4203/T 145—2019 4.3 整地 2 选择轮作3 年以上的地块,整地前每667 m 施入农家肥2000 kg,深耕细耙,开沟做畦,一般沟深 20 cm~30 cm,畦宽1 m~3 m。应开好三沟,做到清沟排渍。 4.4 播种 4.4.1 种子处理 精选无病斑、无破损、籽粒饱满的种子,播前晒种1~2 d。用钼酸铵和杀菌剂浸种或拌种。包衣种 子不需要进行种子处理。 4.4.2 播期 以10月中下旬,平均气温降到9 ℃~10 ℃ 时播种为宜。 4.4.3 播种方法 采用机播或者人工播种,打穴点播或者开行条点播,播种深度3 cm~5 cm。 4.4.4 种植密度 每667 m2 播4500~7000 穴,每穴2 粒,株距20 cm~30 cm,行距45 cm~50 cm。 4.5 田间管理 4.5.1 合理排灌 若遇冬季久旱,在立春前后灌水一次,以速灌为宜,保持土壤湿润,花荚期灌水2~3 次。若有积 水,及时排出。 4.5.2 追肥 2 2 在蚕豆3 叶期时每667 m 施用45% 硫酸钾复合肥25 kg;初花期、盛花期每667 m 各喷施1次0.05% 2 2 浓度钼、硼肥;花荚期可用磷酸二氢钾+甲壳素(按0.2 kg/667 m ~20.5 kg/667 m 纯品计算用量)进 行叶面喷施。 施用肥料执行 NY/T 496 的规定。 4.5.3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3 次,3叶期第一次中耕;冬至前后结合第二次中耕,清沟培土防冻;开花前结合第三次 中耕,根际培土。 4.5.4 整枝摘心 越冬前主茎6~7 叶,基部1~2 个分枝芽时,主茎摘心,留3~4 片复叶。 初花期剔除第三分枝以后的弱枝和无效枝。 开花结荚后期将茎枝顶心摘除,方法是在晴天露水干时摘除茎顶一心一叶。 5 5.1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 2 DB4203/T 145—2019 主要病害:根腐病、枯萎病、赤斑病、褐斑病、锈病、白粉病等; 主要虫害:蚜虫、小地老虎、蚕豆象、花蓟马、甜菜夜蛾等。 5.2 防治策略和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科学使用化学防治,达到蚕豆生 产绿色、安全、优质、高产的目的。 5.3 防治方法 5.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性好、抗逆性强的品种。应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 年以上轮作,深翻土地,清洁田园,清除 病虫植株残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5.3.2 物理防治 2 2 用灯光诱杀小地老虎成虫,3 hm ~4 hm 设置一盏频振式杀虫灯。用黄板诱杀花生蚜。在田间挂设 银灰色塑膜条驱避蚜虫。 5.3.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蜘蛛、草蛉等捕食性昆虫来防治虫害。 5.3.4 化学防治 严格按照GB/T 8321 及国家其他有关农药使用的规定执行,具体防治措施见附录A。 6 6.1 收获 鲜食蚕豆 当豆荚鼓粒饱满、豆粒种脐变黑即可采收。每7~8 d一次。 6.2 籽粒蚕豆 植株下部叶片脱落,主茎中下部4~5层荚变黑,上部荚呈黄色时收获。 7 7.1 包装、运输和储存 包装、运输 执行GB/T 10459的规定。严防霉变、虫蛀和污染。 7.2 储存 储存前带荚晾干或风干,脱粒后种子不能暴晒,宜存放于干燥、密闭、低氧、避光和低温(5 ℃ 以 下)的环境。 8 生产档案 3 DB4203/T 145—2019 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 体措施,建立蚕豆绿色生产档案并保存三年以上。 4 DB4203/T 145—2019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蚕豆主要病虫害推荐的防治措施 表 A.1 蚕豆主要病虫害推荐的防治措施 病虫害名称 根腐病和枯萎病 防治措施 用35%多克福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多 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噻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拌种。 发病初期和花荚期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8%的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 锈病和叶斑病 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每隔7~10d一次,连续防治2~ 3次。 白粉病 小地老虎 蚜虫 发病初期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每隔7~10d喷一次,连喷2~3次。 喷施90%敌百虫8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防治。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用丁硫克百威 1500倍液喷雾防治。 田间化学防治:豆荚开始成熟时第一次用药,1周后再喷第二次药剂。可用4.5%高效氯氰 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6%灭虫灵1000~1500倍液等。尽量使每个豆荚均匀着药以 提高防治效果。防治时间以晴天上午10:00和下午3:00左右为宜。在蚕豆种植区的每家每 豆象 户进行联防联治。 仓储豆象防治:1、超低温防控。利用-18 ℃超低温经24 h处理防控仓储豆象。2、抽真 空。将收获晒干后的种子装入真空压缩袋,用抽气泵尽可能地抽干净袋内空气,放到不 易触碰的地方60d。 5
DB4203-T 145-2019 蚕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十堰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8:04:5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86.8 KB)
分享
友情链接
奇安信 自动化渗透测试系统-主打PPT.pdf
GM-T 0097-2020 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统一名称解析服务安全技术规范.pdf
GB-T 39633-2020 协作机器人用一体式伺服电动机系统通用规范.pdf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第1部分: 安全通用要求 标准征求意见稿.pdf
T-CATSI 05002—2020 高压液化气体管束式集装箱专项技术要求.pdf
GM-T 0042-2015 三元对等密码安全协议测试规范.pdf
GM-T 0069-2019 开放的身份鉴别框架.pdf
GB-T 32894-2016 抽水蓄能机组工况转换技术导则.pdf
CCIA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分析报告 2022年 .pdf
GB-T 25068.3-2022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 第3部分:面向网络接入场景的威胁、设计技术和控制.pdf
GB-T 40711.2-2021 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2部分:怠速起停系统.pdf
YD-T 4028-2022 基于RoCE协议的数据中心高速以太无损网络测试方法.pdf
GB-T 38769-2020 金属材料 预裂纹夏比试样冲击加载断裂韧性的测定.pdf
DB54-T 0246-2022 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建设标准 西藏自治区.pdf
YD-T 4177.11-2022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 第11部分:短信信息.pdf
GB-T 20518-2018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数字证书格式.pdf
T-GVS 009—2022 注塑模具表面纳米硬质PVD涂层评价规范.pdf
GB-T 28447-2012 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规范.pdf
ISO 17115 2020 Health informatics — Representation of categorial structures of terminology.pdf
T-BMCA 012—2023 机动车驾驶实车智能培训系统.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386.8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