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ICS 91.120.15 P15 DB32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2/T 3752—2020 既有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ismic energy dissipation of strengthening existing buildings 2020 - 02 - 24 发布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5 - 01 实施 发 布 DB32/T 3752—2020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5 5 消能器的技术性能 .................................................................. 8 6 消能减震结构加固设计进场 ......................................................... 15 7 消能部件的连接与构造 ............................................................. 33 8 施工、验收和维护 ................................................................. 34 I DB32/T 3752—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南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市建筑设计研 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建华建设建设有限公司、南 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核中心、苏州科技大学、常州容大结 构减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力汇振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镇江中谊抗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强、周慧、汪凯、章丛俊、李家青、刘涛、包红燕 、杜东升、黄镇、李 卫平、李延河、郭彤、沈伟、陈鑫、胡浩、高峰、张秀娟、张敏。 II DB32/T 3752—2020 既有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本规定、消能器的技术性能、效能减震加固设计、消能部件的连接与构造、施工、 验收和维护等相关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既有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23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144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9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T 5034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 50367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 50550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661 钢结构焊接规范 JGJ 8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33 建筑机械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GJ 80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 82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 JGJ 99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 116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JGJ 123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程 JGJ 145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 297 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 JG/T 209 建筑消能阻尼器 CECS 160 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1 DB32/T 3752—2020 GB/T 18207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既有建筑 existing buildings 除古建筑、新建建筑、危险建筑以外,迄今仍在使用的建筑。 3.2 后续使用年限 continuous seismic working life, continuing seismic service life 对既有建筑经抗震鉴定后继续使用所约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建筑不需要重新鉴定和相应 加固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并完成预定的功能。 3.3 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3.4 抗震加固 seismic strengthening of buildings 使既有建筑达到抗震鉴定的要求所进行的设计与施工。 3.5 消能减震加固 seismic strengthening of buildings by energy dissipation method 采用消能减震技术使既有建筑达到抗震鉴定的要求所进行的设计与施工。 3.6 综合抗震能力 compound seismic capability 整个建筑结构综合考虑其构造和承载力等因素所具有的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 3.7 消能器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消能器是通过内部材料或构件的摩擦,弹塑性滞回变形或黏(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或吸收能量的 装置。包括位移相关型消能器、速度相关型消能器和复合型消能器。 3.8 消能减震结构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 设置消能器的结构。消能减震结构由主体结构和消能部件组成。 3.9 位移相关型消能器 displacement dependent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2 DB32/T 3752—2020 耗能能力与消能器两端的相对位移相关的消能器,如金属消能器、摩擦消能器和屈曲约束支撑等。 3.10 速度相关型消能器 velocity dependent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耗能能力与消能器两端的相对速度相关的消能器,如黏滞消能器、黏弹性消能器等。 3.11 复合型消能器 composite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耗能能力与消能器两端的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相关的消能器,如铅黏弹性消能器等。 3.12 金属消能器 metal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由各种不同金属材料(软钢、铅等)元件或构件制成,利用金属元件或构件屈服时产生的弹塑性滞 回变形耗散能量的减震装置。 3.13 摩擦消能器 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由钢元件或构件、摩擦片和预压螺栓等组成,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元件或构件间相对位移时产生摩 擦做功而耗散能量的减震装置。 3.14 屈曲约束支撑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 由核心单元、外约束单元等组成,利用核心单元产生弹塑性滞回变形耗散能量的减震装置。 3.15 黏滞消能器 viscous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由缸体、活塞、黏滞材料等部分组成,利用黏滞材料运动时产生黏滞阻尼耗散能量的减震装置。 3.16 黏弹性消能器 viscoelastic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由黏弹性材料和约束钢板或圆(方形或矩形)钢筒等组成,利用黏弹性材料间产生的剪切或拉压滞 回变形来耗散能量的减震装置。 3.17 消能部件 energy dissipation part 由消能器和支撑或连接消能器构件组成的部分。 3.18 附加阻尼比 additional damping ratio 3 DB32/T 3752—2020 消能减震结构往复运动时消能器附加给主体结构的有效阻尼比。 3.19 附加刚度 additional stiffness 消能减震结构往复运动时消能部件附加给主体结构的刚度。 3.20 消能器计算位移 calculated displacement of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消能减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器达到的位移标准值。 3.21 消能器设计位移 design displacement of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消能减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器达到的位移组合值。 3.22 消能器极限位移 ultimate displacement of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消能器能达到的最大变形量,消能器的变形超过该值后认为消能器失去消能功能。 3.23 消能器计算速度 calculated velocity of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消能减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器达到的速度标准值。 3.24 消能器设计速度 design velocity of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消能减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器达到的速度组合值。 3.25 消能器极限速度 ultimate velocity of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消能器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值,消能器的速度超过该值后认为消能器失去消能功能。 3.26 消能器计算阻尼力 calculated damping force of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消能减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器达到的阻尼力标准值。 3.27 消能器设计阻尼力 design damping force of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消能减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

pdf文档 DB32-T 3752-2020 既有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T 3752-2020 既有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 江苏省 第 1 页 DB32-T 3752-2020 既有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 江苏省 第 2 页 DB32-T 3752-2020 既有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 江苏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5 00:58:2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