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080 A20 镇 DB3211 江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11/T 1007-2019 困境未成年人评估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vulnerable juveniles 2019-12-20 发布 2020-1- 1 实施 镇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11/T 1007—2019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评估对象......................................................................................................................................................... 1 4 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 1 5 评估内容......................................................................................................................................................... 1 6 评估流程......................................................................................................................................................... 2 7 档案归档......................................................................................................................................................... 2 8 评价与改进..................................................................................................................................................... 2 I DB3211/T 1007—2019 II DB3211/T 1007—2019 前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镇江市民政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镇江市救助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正云、黄志强、贡洪慧。 III 言 DB3211/T 1007—2019 困境未成年人评估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困境未成年人评估的术语和定义、评估对象、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评估内容、评估 流程、档案管理、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评估机构对困境未成年人的评估。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困境未成年人 vulnerable Juveniles 因自身和家庭原因而陷入生存、发展和安全困境,需要政府和社会予以关心帮助的未成年人。 3 评估对象 包括孤儿,父母监护缺失的、父母无力履行监护职责的、重残、重病及流浪乞讨的、贫困家庭的、 其他需要帮助的困境未成年人。 4 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 4.1 评估机构 应为依法设立的社会组织,业务范围含有评估业务并且参加过市级及以上的相关工作。 4.2 评估人员 应持有社会工作师证书、且有三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并经过市民政部门法律、法规和评估业务 培训。 5 评估内容 未成年人的困境评估,包括以下内容: a)个人情况; b)致困情况; c)家庭情况; d)教育情况; e)社区环境; f)已接受过的服务。 具体按附录 A 规定执行。 6 评估流程 6.1 信息来源 1 DB3211/T 1007—2019 公安机关、检察院、司法、民政、卫生、教育等行政部门;未成年人亲友,社区,邻里走访;未 成年人访谈;评估机构专项调查。 6.2 实施评估 6.2.1 评估申请 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根据排查摸底情况,或疑似困境未成年人本人或社会人员、有关部门主动报 告,向街道(镇)民政部门提出评估申请。 6.2.2 评估预审 街道(镇)民政部门根据困境未成年人的分类进行预审,经审核后,初步符合条件的,上报区民政 部门。 6.2.3 入库备案 区民政部门初步审核评估对象资料,对初步符合条件的录入江苏省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系统,完成评 估备案,并上报上级民政部门。 6.2.4 评估受理 民政部门与评估机构签订评估协议,并向街道(镇)民政部门出具评估通知,告知评估组织、评估 对象。 6.2.5 开展评估 评估机构工作人员应在社区、街道干部或社区民警的陪同下,采取约见访谈、到未成年人住所实地 查看、走访社区和学校的方法,对评估对象或疑似对象全面采集基本信息,必要时到相关职能部门收集 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每次走访当天应形成《困境未成年人走访记录表》(见附录 B)。 根据走访调查情况最终填写完成《镇江市困境未成年人情况调查表》,并分析相关资料,开展评估 工作。 6.2.6 紧急干预 在评估过程中如发现评估对象处境危险的,应第一时间上报有关部门,并采取干预措施。 6.2.7 评估报告 评估机构完成评估后,应在 10 个工作日内向委托机构出具《困境未成年人评估报告》 (见附录 C)。 评估报告 1 人 1 档评估报告的有效期为 1 年。 7 档案归档 7.1 评估档案应在评估工作完成后的 30 个工作日内归档,归档内容包括评估对象的个人情况、家庭及 监护人情况、评估过程形成的材料及记录等,应确保归档文件材料真实完整。 7.2 评估档案使用国家档案局监制的无酸纸档案盒存储,实现一人一号编排归档,编号规则如:2019-1。 8 评价与改进 8.1 民政部门应每年组织一次困境未成年人评估工作成效评价,并做好记录,作为困境未成年人保护 服务质量改进的依据。 8.2 对测评结果应进行分析并及时改进。 2 DB3211/T 1007—2019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镇江市困境未成年人情况调查表 镇江市困境未成年人情况调查表见表 A.1。 表 A.1 镇江市困境未成年人情况调查表 服务单位: 编号: 一、个人情况 (一)基本信息 姓 名 性 年 龄 民 族 别 文化程度 健康状况 证件类型 户籍地 流浪经历 证件号码 现居住地 □无 □有(备注描述: ) 经济来源 联系方式 (二)情绪心理、行为状况、认知状况 情绪心理 行为状况 □平静 □高兴 □兴奋 □感激 □信任 □紧张 □羞怯 □悲伤 □焦虑 □依赖 □不安 □恐惧 □愤怒 □敌对 □轻生 □自卑 □孤僻 □忧郁 □其它 □说谎 □好辩 □叛逆 □自虐 □暴躁 □良好 □其他 □肯定自己 认知状况 □否定自己 □积极适应社会 □喜欢和朋友相处 □不喜欢和朋友相处 □认可他人帮助 □不认可他人帮助 □消极敌对社会 备注描述: 二、致困情况 家庭经济情况 所属困境类型 □低保 庭 □低收入家庭 □普通家庭 □孤儿 □父母监护缺失 □父母无力履行监护职责 □重残、重病、流浪乞讨 □贫困家庭 □其他有需要帮助的 患病类型 (选填) 残疾类型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言语残疾 □肢体残疾 □智力残疾 □多重残疾人 □精神残疾 残疾等级 3 DB3211/T 1007—2019 是否有残疾证 □父母双方失踪 父母现状 □父母双方重残 □父母双方一方死亡另一方失踪 □父母双方重病 □父母双方服刑 父母双方强制戒毒 □父母双方一方服刑另一方失踪或死亡 □父母双方无监护能力与抚养能力 □其他 委托监护人 身份 与困境未成 联系 (选填) 证号 年人关系 电话 已获生活保障类型 □困境儿童生活保障 □特困人员救助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 重残儿童两项补贴 □临时救助 □其他救助政策 备注描述: 需求评估 □需要援助 需求等级 □急需 □不需要援助 □长期 □临时 三、家庭情况 (一)家庭成员(共计 口人) 主要成员 姓名 年龄 文化程度 健康状况 职业 联系方式 备注描述: (二)家庭结构 □与父母同住 □单亲家庭,随父 □单亲家庭,随母 □隔代教养 □寄养家庭 □独自居住 □委托监护 □其他 (三)家庭关系 成员关系 □和睦 □一般 □不和睦 亲子关系 □良好 □一般 □差 监护状态 □监护正常 □监护缺失 □监护失当 备注描述: (四)家庭教养模式 □娇纵型 备注描述: 4 □支配型 □专制型 □放任型 □冲突性 □民主型 DB3211/T 1007—2019 四、教育情
DB3211-T 1007-2019 困境未成年人评估规范 镇江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3:33:1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