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ICS 65.150 B 51 汕 DB 4 4 0 5 头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405/T 196—2019 代替 DB 440500/T 196-2011 脆江蓠海水栽培技术规程 2019 - 03 - 06 发布 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3 - 15 实施 发 布 DB 4405/T 196—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制订。 本标准与DB 440500/T 196-201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脆江蓠”(见3.1); ——修改了“脆江蓠养成”(见3.2); ——修改了“苗种运输”的内容(见5.2); ——修改了“苗绳”、“夹苗”的有关内容,(见6.2和6.3); ——修改了“栽培的病虫害及其防治”的有关内容(见6.6)。 本标准由原汕头市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汕头市海洋与水产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伟洲、杨晓、陈泽攀、马庆涛、李春晓。 本标准2011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B 4405/T 196—2019 脆江蓠海水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脆江蓠海水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苗种、海水栽培技术、收获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汕头辖区沿海海区脆江蓠的筏式栽培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脆江蓠 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俗称“红菜”、“红江蓠”,属于红藻门,杉藻科,江蓠属海藻。 3.2 脆江蓠养成 将脆江蓠苗种夹到苗绳上,采用浮筏式进行海区栽培,直至收获的过程。 4 要求 4.1 养成海区 海区生态环境好,潮流畅通,水质应符合 NY 5052 中的有关要求,要求选择没有工业废水排入的海 区,以避免脆江蓠对重金属离子的富集。 4.2 海水温度 海水适宜温度为(12~26)℃,最适水温为(16~23)℃。 4.3 海水盐度 海水适宜盐度为 15~34,最适盐度为 23~32 。 4.4 海水透明度 海水透明度在(1~3)m 比较适宜。 1 DB 4405/T 196—2019 4.5 水深 水深在(1~5)m,以(3~5)m 为最适宜深度。 5 苗种 5.1 苗种选择 挑选颜色为深红色或棕红色、藻体鲜艳、分枝多的脆江蓠作为苗种,要求藻体无损伤及杂藻附生。 5.2 苗种运输 苗种可以采用编织袋或网袋包装,一般规格以 10 kg/袋为宜。苗种长途运输必须采用(4~10)℃ 低温运输,24 h 内运输到达目的地。运输时可以在装车后用低温海水喷淋,以保持湿度。 6 海水栽培技术 6.1 浮筏的布设 脆江蓠栽培的筏架由绠绳、木桩、浮球构成,绠绳按顺流的方向固定于海上,用木桩固定,保持筏 架漂浮而不干露出水面。绠绳之间的距离一般为(4~6)m。用直径为(16~18)mm 的聚乙烯绳围成一 个 120 m×80 m 的脆江蓠栽培区,再用主绠绳分隔成 10 个 120 m×8 m 的小区,在各个小区中吊挂脆江 蓠苗绳进行栽培。 6.2 苗绳 脆江蓠栽培的苗绳一般用(120~180)丝的聚乙烯绳,旧苗绳在使用以前必须用生石灰消毒、淡水 浸泡和进行曝晒处理,去除杂质。 苗绳的长度可因地制宜,一般为(4~6)m。 6.3 夹苗 将脆江蓠的苗种夹在苗绳中,每簇苗种的长度(10~15)cm,每簇的重量为(10~20)g,株距为 (15~ 20)cm,苗种用量(50~100)g/m。 夹苗过程中要避免脆江蓠苗种受到日晒、风吹和雨淋。 6.4 苗绳下海吊挂 夹苗后把苗绳吊挂于海上栽培的筏架,苗绳平行排列,苗绳的间距(40~60)cm,两端绑紧在直径 为 1 cm 的绠绳上。注意筏架之间留出一定距离的工作沟,以保持水流的通畅。 6.5 栽培的日常管理 6.5.1 要根据脆江蓠的生长状况,及时增加浮球,保证浮力,避免沉到海底粘上污泥或杂质,影响产 量和质量。 6.5.2 按照脆江蓠的生长规律及时调节光照强度,栽培前期吊养的水层为(10~20)cm,随着脆江蓠 的生长,应逐步增加浮力,提高吊养的水层。 6.5.3 做好栽培筏架的防风、防浪工作,定期检查苗绳之间有无互相缠绕或者脱落,及时处理以防止 藻体脱落,保证栽培的产量和质量。 2 DB 4405/T 196—2019 6.5.4 6.6 要及时进行分苗或者收获。 栽培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6.6.1 常见的敌害生物 脆江蓠栽培过程中的敌害生物主要有杂食性鱼类(如蓝子鱼、金钱鱼等)、藻钩虾、团水虱、麦秆 虫和石灰虫等。 6.6.2 敌害生物的防除技术 在水温 18 ℃以上时蓝子鱼对脆江蓠大量侵食,应选择在避开蓝子鱼的海区和季节进行栽培。 对于敌害生物的防除主要以预防为主,要特别注意脆江蓠放养的密度不能过大,保持海区水流通畅, 以避免敌害生物的侵害。 7 收获 脆江蓠在每年秋季下海栽培,经过(30~50)d 的生长期,鲜菜重量在(3~4)kg/m,就可以收获。 收获时,将脆江蓠由海上筏架上采收下来,运到陆地上进行处理,主要是作为食用海洋蔬菜的加工 原料和鲍鱼养殖的饲料,也可晒干进行加工。一般地,脆江蓠的鲜干比为 1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pdf文档 DB4405-T 196—2019 脆江蓠海水栽培技术规程 汕头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405-T 196—2019 脆江蓠海水栽培技术规程 汕头市 第 1 页 DB4405-T 196—2019 脆江蓠海水栽培技术规程 汕头市 第 2 页 DB4405-T 196—2019 脆江蓠海水栽培技术规程 汕头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3:25:2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