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ICS 65.020.20 B 23 陕 DB61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1/T 1137—2018 陕南地区马铃薯地膜栽培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otato with Plastic Film Mulching in South Shaanxi 2018 - 04 - 10 发布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5 - 10 实施 发 布 DB61/T 1137—2018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种薯准备........................................................................................................................................................... 2 5 选地整地........................................................................................................................................................... 3 6 播种................................................................................................................................................................... 3 7 田间管理........................................................................................................................................................... 4 8 收获及储藏....................................................................................................................................................... 4 I DB61/T 1137—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阳峰、赵建兴、杨飞、张万春、王志荣、马晓丽、郭丽敏、牛青、杨薇、朱 庭强。 本标准由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电话:029—87345607 地址:西安市莲湖区习武园27号 邮编:710003 II DB61/T 1137—2018 陕南地区马铃薯地膜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地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以及种薯准备、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储 藏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汉中、安康、商洛地区采用马铃薯-玉米套种及单作模式下的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生 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331 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GB/T 29379 马铃薯脱毒种薯贮藏、运输技术规程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24 农用塑料薄膜安全使用控制技术规范 NY/T 2383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HJ 555 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早熟品种 early-maturing cultivar 指出苗后60d~75d内可以茎叶枯黄的马铃薯品种。 3.2 中早熟品种 mid-early maturing cultivar 指出苗后76d~85d内可以茎叶枯黄的马铃薯品种。 3.3 中熟品种 medium-maturity cultivar 指出苗后86d~105d内可以茎叶枯黄的马铃薯品种。 3.4 1 DB61/T 1137—2018 双套双对开带型 intercropping with two crops alternatively occupying two consecutive rows 指两行马铃薯套种两行玉米,马铃薯和玉米各占一半带宽。 3.5 双套单带型 intercropping with one crop occupying two consecutive rows and then the other crop occupying one row 指两行马铃薯套种一行玉米。 4 种薯准备 4.1 品种选择 应选择抗病、高产、商品性好的早熟品种、中早熟品种或中熟品种。 4.2 种薯质量 应符合GB 18133的规定。 4.3 种薯调运 从外地调入种薯时,应遵循GB 7331和GB/T 29379规定。从秦岭以北地区调种时,宜在入冬前完成。 4.4 种薯处理 4.4.1 精选 选留无病虫、无冻害、大小均匀的薯块。 4.4.2 切块 催芽前,对50g以上种薯切块,应平分顶芽,每块带1个~2个健壮芽眼、单块重不小于25g。切块过 程中按照GB 7331的要求进行切刀消毒。 4.4.3 拌种消毒 种薯切块后,可每100kg种薯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5g、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5g、72% 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5g、2kg~3kg滑石粉混匀后拌种,保证每个薯块切面均匀粘附药粉,然后摊放 于阴凉湿润处,使伤口愈合。 4.4.4 催芽 播种前15d左右催芽。可选用以下方法进行: a) 温棚催芽:在塑料大棚内远离开口处,将种薯排放 3 层~4 层,上盖 2cm~3cm 潮湿沙子,使 薯块保持潮湿而不结水,温度控制在 15℃~20℃,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60%~70%,芽长 0.5cm~ 1.0cm 时,将薯块移出温棚,摊薄放置于散射光下常温炼芽 3d~5d 后待播。催芽时应避免沙 子过湿沥水、雨淋和霜冻。 b) 湿沙层积催芽:将种薯与含水量 60%左右的干净湿沙分层堆放,顶层用湿沙盖好,再用塑料薄 膜覆盖,保持 15℃~20℃。芽长 0.5cm~1.0cm 时,将薯块摊放于散射光下晾晒,芽子变绿变 粗后待播。 2 DB61/T 1137—2018 5 选地整地 5.1 田块选择 宜选择前茬未栽植茄科作物的地块。对于连年马铃薯-玉米间套种植区,马铃薯种植条带应与上年 马铃薯种植条带错行。 5.2 整地保墒 在前茬收获后,及时深翻,整平保墒。耕作深度不低于20cm。 5.3 起垄 双套双对开带型带宽1.5m~1.65m,垄面宽60cm~80cm,垄高20cm~25cm。双套单带型带宽1.1m,垄 面宽60cm~80cm,垄高20cm~25cm。单作带宽0.9m~1.0m,垄面宽60cm~80cm,垄高20cm~25cm。垄面应 平整细致。 5.4 施基肥 2 按照NY/T 496和HJ 555要求,确定相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中等肥力田块,一般全生育期每667m 施N(9~11)kg,P2O5(4~6)kg,K2O(15~18)kg,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有机肥结合耕翻整地施 用,与耕层充分混匀。化肥结合起垄施于垄底或播种时开沟施用,施肥深度15cm~17cm,施肥应与种薯 隔离。氮肥总用量的70%以上和全部磷、钾肥料可基施。 6 播种 6.1 播期 海拔在800m以下区域,12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下降到4℃~6℃时,或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气温稳定 上升到3℃~5℃时播种。海拔800m~1200m区域,3月中旬至3月底前播种。 6.2 密度 2 2 双套双对开带型,早熟及中早熟品种播种密度为每667m 4000穴~4500穴,中熟品种每667m 3800穴~ 2 2 4500穴。双套单带型,早熟及中早熟品种播种密度为每667m 5000穴~5500穴,中熟品种每667m 4500穴~ 5000穴。垄上马铃薯行距40cm左右。 6.3 深度 宜12cm~15cm,冬播宜深,春播可浅。 6.4 播种方式 6.4.1 覆膜前播种 在垄上依次开沟、播种、覆土、平整垄面、覆盖地膜,压实膜边。若播种时底墒不足,应在播种沟 内先浇水造墒,然后播种覆膜;或先播种,待雨后再抢墒覆膜,不可在土壤干燥情况下覆盖地膜。 6.4.2 覆膜后播种 先覆盖地膜,适期在膜上开孔播种。开孔不宜过大,膜孔要用土压实压严。

pdf文档 DB61-T 1137-2018 陕南地区马铃薯地膜栽培技术规范 陕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1-T 1137-2018 陕南地区马铃薯地膜栽培技术规范 陕西省 第 1 页 DB61-T 1137-2018 陕南地区马铃薯地膜栽培技术规范 陕西省 第 2 页 DB61-T 1137-2018 陕南地区马铃薯地膜栽培技术规范 陕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3:46:3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