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ICS 65.040.10 B 92 DB4107 新 乡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07/T 423—2019 肉牛育肥场建设规范 Construction Standard of Beef Cattle Fattening Farm 2019 - 10 - 12 发布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1 - 01 实施 发 布 DB4107/T 423—2019 前 言 我市养牛业已由传统散养生产方式向规模化生产发展,为提高规模肉牛场综合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 效益,促进肉牛育肥场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根据新乡市肉牛育肥场的生产 实际与建设实践而制定。 本标准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乡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新乡县裕鑫养殖地暖设备开发有限公司、卫辉市农业农 村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爱武、郜雅琨、魏里朋、郭道荣、王海涛、葛素珍、王卫秦。 本标准于2019年10月12日首次发布。 I DB4107/T 423—2019 肉牛育肥场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牛育肥场建设规模的术语和定义、建设规模、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肉牛场布局、 设施与设备。 本标准适用于 30 头~500 头存栏规模的舍饲肉牛育肥场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8407.3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 GB/T 26624 畜禽养殖污水贮存池设施设计要求 GB/T 27622 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 GB 50039 农村防火规范 NY/T 682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T 1167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 NY/T 1339 肉牛育肥良好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采光系数 窗户有效采光面积与舍内地面面积之比。 3.2 入射角 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入射表面法线的夹角,即牛舍地面中央的一点到窗户上缘(屋缘)所引的直 线与地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3.3 透光角 透光角又叫开角, 是指牛舍地面中央一点向窗户上缘(或屋檐)和下缘引出两条直线所形成的夹角。 3.4 舍饲 1 DB4107/T 423—2019 即喂草、喂料、牛体刷试等活动均在牛舍内进行的饲养方式。牛舍中设有固定床位,饲喂结束后牵 至舍外拴系或者运动场内自由活动。 4 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肉牛存栏30 头~500 头,根据资源、资金、市场需求量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技术管理水 平等因素综合确定。 5 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5.1 建设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等要求。 5.2 场址选择符合 NY/T 1339 等要求。地势高燥、平坦,在丘陵山地建场应选择向阳坡,坡度不超过 20°。 5.3 场区土壤环境符合 NY/T 1167。 5.4 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 GB/T 18407.3 要求。并备有贮水设施或配套饮水设备。取用水方便,按照 每 100 头存栏牛每天需水 20 t~30 t,测算养殖场总体需用水量。 5.5 电力充足可靠,负荷为民用建设供电等级二级,自备发电机组,供电容量不低于全场电力负荷的 1/40。 6 肉牛场布局、设施与设备 6.1 总体布局 应符合 NY/T 682 和 NY/T 1167 要求,设计制作肉牛育肥场建设规划设计效果图和动态演示。 6.1.1 育肥场面积 肉牛育肥场占地总面积测算,根据 NY/T 682 按每头肉牛平均需要 16 ㎡~20 ㎡进行规划。 6.1.2 肉牛育肥场布局 建筑设施按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等进行布置设计。各功能区界限分明,联系方便。功能区 间距不少于 50 m,并设有防疫隔离带或墙。 6.1.2.1 生活管理区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主要包括生活设施、办公设施、 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设置主大门。 6.1.2.2 生产区设在场区的中间,主要包括肉牛舍及有关生产辅助设施等。 6.1.2.3 隔离区设在场区下风向或侧风向及地势较低处,主要包括兽医室、病牛隔离舍、贮粪场、装 卸牛台和粪尿污水池等。兽医室、病牛隔离舍应设在距最近肉牛舍 50 m~100 m 以上,并设有后门。 6.1.2.4 饲料库和饲料加工车间设在生产区、生活管理区之间,方便送料车辆运输进出。 6.1.2.5 草料区设置在生产区的侧向。草料区内建设青贮池、草棚草垛等,要有专用通道通向场外, 便于秸秆饲草收贮运输。草棚草垛应坚固,且距肉牛育肥舍 50 m 以上。 6.2 道路 2 DB4107/T 423—2019 与外界有专用道路相连的通道。场内道路设置净道和污道,两者严格分开,不得交叉、混用。净道 路面宽度 3.5 m~6 m,转弯半径不小于 8 m。道路上空净高 4 m 内不得有高压线等障碍物。 6.3 牛舍建筑 可采用全封闭、敞棚式或半开放式。 6.3.1 建筑结构 牛舍采用砖混结构或轻钢彩瓦结构,棚舍可采用钢管支柱。每栋牛舍长度根据养牛数量而定,两栋 牛舍的间距不少于 15 m。 6.3.2 排列方式 牛舍内部排列方式视牛存栏数量规模和场地具体情况等而定,分双列式和单列。双列式牛舍内径跨 度 10 m~12 m,单列式内径跨度 5 m~6 m;多采用头对头双列式,方便肉牛饲喂管理与观察。 6.3.3 牛舍设计 按照饲养 100 头肉牛最低需牛舍面积 600 ㎡为一个饲养单元,设计肉牛育肥舍长 60 m、宽 10 m, 每列 50 头,每头牛间隔 1.2 m。牛舍中间设为饲料通道,通道宽度应以送料车能通过为原则。若建设 模式为敞棚的道槽合一式的大型牛舍,则通道宽 3 m~4 m 为宜(含料槽宽),方便牵引式 TMR 车等设备 通过。 6.3.3.1 地基与墙体。基深 80 cm~100 cm,砖墙厚 24 cm~37 cm,双坡式牛舍脊高 4.0 m~5.0 m, 前后檐高 3 m~3.5 m。牛舍内墙的底部下端做防水处理,防止水气渗入墙体,提高墙的坚固性、保温 性。 6.3.3.2 牛舍门窗。肉牛舍门一般设在舍之两端,对着中间的饲料通道两端设置两个门。门高 2.1 m~ 2.2 m,宽 2 m~2.5 m。一般设成门朝外的双开门,也可设成上下翻卷门。通往运动场的敞门数量与大 小,根据牛舍长度确定。封闭式牛舍窗要大,高 1.5 m,宽 1.5 m,窗台距地面 1.2 m 为宜。 6.3.3.3 光照强度。牛舍采光系数肉用牛舍不低于 1:16,入射角不少于 25°,透光角不少于 5°,确保 冬季牛床上至少有 6 小时的阳光照射。 6.3.4 内部设施 6.3.4.1 牛床 牛床是牛吃料和休息的地方,成年母牛牛床长 1.8 m ~2 m ,宽 1.1 m~1.3 m。育肥牛 1.9 m~ 2.1m。宽 1.2 m~1.3 m。牛床地面要结实、防滑、易于冲刷消毒,并向牛尾方向的粪沟作地面斜坡 2°。 牛床以三合土材质为好,保暖又护蹄,也可用粗糙水泥地面或竖砖铺设,水泥抹缝。 6.3.4.2 粪尿沟 在头对头双列式牛舍沿两侧墙壁根部设置粪尿沟,一般宽度为 0.25 m~0.3 m,沟深 0.15 m~0.20 m,粪尿沟宽应以常规铁锨正常推行宽度为易,倾斜度 1:50~1:100,沟底带坡方便排出粪尿,以暗沟 通向贮粪池。 6.3.4.3 饲料通道 饲料通道高于牛床 0.2 m。双列式牛舍一般位于牛舍纵向正中间,两槽之间。人工饲喂方式下通道 宽度至少 2 m;单列式位于饲槽与墙壁之间,宽度应大于至少 1.5 m。 3 DB4107/T 423—2019 6.3.4.4 饲槽 设在牛床前面,槽底为圆形,槽内表面应光滑、耐用。饲槽上口宽 0.55 m~0.65 m,底宽 0.5 m~ 0.6 m 槽内缘高 0.4 m (靠牛床一侧),外缘高 0.6 m(靠走道饲料道一侧) 。 6.3.4.5 工作间 双列式牛舍靠近通道的一端,设置工作间,用于值班或者调制饲料等,面积 12 ㎡~14 ㎡。 6.4 运动场 设在牛舍的前面或后面,面积按每头牛 6 ㎡~8 ㎡进行设计。自由运动场四周围栏可用钢管,高 150 cm。运动场地面以三合土为宜,并向四周有一定坡度。在运动场设置能够满足冬季加温的饮水槽。 6.5 草料贮存、加工设施 6.5.1 草料棚建设 6.5.1.1 根据饲养量确定草料棚大小,按 100 头肉牛约需要 240 ㎡的草料棚,长、宽、高分别为:长 30 m、宽 8 m、高 4.5 m。坚固并设防鸟、防鼠等装置。 6.5.1.2 饲草秸秆贮备量测算,按每头牛每天 6 kg~8 kg 干草秸秆计算,应满足 3~6 个月需要。按 NY/T 682 规定,一般干草的容积 70 kg/m³~75 kg/m³,高密度草捆密度 350 kg/ m³计算。卫生应符合 GB 13078 要求。 6.5.2 青贮及青贮池 贮备量按每头牛每天约需 20 kg 青贮料计算,应满足 6~7 个月的需要。青贮池容积按 NY/T 682 规定 600 kg/m³~700kg/m³容量设计。 6.5.3 酒糟及酒糟池 每头牛每天需 10 kg,酒糟储存,根据肉牛饲养量测算需用量,并设计建造相应容积的酒糟池。 6.5.4 饲料库 料库应满足肉牛用原料或预混料 1~2 个月的需要量。每牛每天按精料补充料量育肥前期 2.5 kg, 后期 5 kg 计算,质量符合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并设防鸟、防鼠等装置。 6.6 消防设施 6.6.1 应采取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消防措施,符合 GB 50039 的规定。 6.6.2 消防通道可利用场内道路,紧急情况时能与场外公路相通。 6.6.3 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一的给水系统。 6.7 消毒卫生设施 6.7.1 牛场四周建有围墙、防疫沟,并设有绿化隔离带,牛场大门和后门入口处均设置车辆强制消毒 设施。 6.7.2 生产区应与生活管理区严格隔离,在生产区入口处设置全自动车辆消毒通道或车辆消毒池,设 置人员进出的更衣消毒室,并配备高质量自动雾化消毒机、紫外线消毒设备等。 4 DB4107/T 423—2019 6.8 环境保护 6.8.1 新建育肥牛场进行环境评估,达到环评要求。确保牛场不污染周围环境,周围环境不污染牛场。 6.8.2 宜采用畜禽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6.8.3 贮粪场建设 及时对粪污进行收集、贮存,粪污暂存池(场)应满足防渗、防雨、防溢流等要求。固体粪便贮粪 (场)的设计按照 GB/T2762

pdf文档 DB4107-T 423-2019 肉牛育肥场建设规范 新乡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07-T 423-2019 肉牛育肥场建设规范 新乡市 第 1 页 DB4107-T 423-2019 肉牛育肥场建设规范 新乡市 第 2 页 DB4107-T 423-2019 肉牛育肥场建设规范 新乡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4:06:4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