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ICS 65.020.20 B 20 DB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45/T 1844—2018 柽麻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Crotalaria juncea 2018 - 10 - 20 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11 - 20 实施 发 布 — DB45/T 1844 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忠义、何铁光、唐红琴、韦彩会、蒙炎成。 I — DB45/T 1844 2018 柽麻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柽麻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栽培、利用、留种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柽麻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所有部分)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柽麻 Crotalaria juncea 豆科野百合属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叶线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花冠黄色、荚果矩形,高达2 m 左右。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广,为我国南方夏季旱地绿肥作物。 4 栽培 4.1 整地 播种前整好地,使土壤疏松平整,排灌通畅。 4.2 种子处理 4.2.1 晒种 播种前,选择晴天在阳光下晒种4 h~6 h。 4.2.2 选种 用5%~10%的盐水选种,捞去漂浮在水面的杂物,用清水冲洗2~3遍。选择籽粒饱满、大小色泽 整齐一致的籽粒作为种子。 4.2.3 种皮处理 播种前用砂纸摩擦种皮3 min~4 min或用75 ℃热水浸种5 min以破除种皮。 4.3 播种 1 — DB45/T 1844 2018 4.3.1 播种期 表土地温稳定在14 ℃以上即可播种,春播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夏播宜在8月下旬。 4.3.2 播种方法 穴播或条播,每667 m 播种量2.0 kg~2.5 kg。穴播,每穴2~3粒,穴距50 cm×50 cm, 播后覆土2 cm~ 4 cm;条播,均匀地播成长条,行距50 cm,播后覆土2 cm~4 cm。 2 4.4 水肥管理 4.4.1 基肥 每667 m 施过磷酸钙10 kg~15 kg。 2 4.4.2 追肥 在苗期如长势弱,每667 m 追施尿素5 kg~10 kg。 2 4.4.3 排灌 种植地块应挖好排水沟,如遇大雨和连续降雨,应及时清沟排渍。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溉。 4.5 病虫害防治 4.5.1 病害 主要病害为枯萎病,苗期可用70%的甲基硫菌灵稀释1 000倍液喷雾防治。 4.5.2 虫害 治。 结荚期主要虫害有豆荚螟,可用40%氰戊菊酯稀释6 000倍液或5%马拉硫磷稀释1 000倍液喷雾防 5 利用 作为绿肥利用,宜在柽麻茎叶肥嫩、尚未形成大量木质化之前翻压还田。 6 留种 作为留种植株,应栽培至有70%~80%的柽麻种荚呈现褐色,成熟的荚果摇动有声时选择晴天分批 次进行采收,将收获后的种子晒1 d~2 d后,采用脱粒机或人工脱粒,清除杂物,风干贮藏。种子质量 应符合GB/T 3543(所有部分)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柽麻栽培技术规程 DB45/T 1844―2018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pdf文档 DB45-T 1844-2018 柽麻栽培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1844-2018 柽麻栽培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1844-2018 柽麻栽培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1844-2018 柽麻栽培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5:42:1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