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089922.9 (22)申请日 2021.12.09 (73)专利权人 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北 下关街道皂 君庙甲7号 专利权人 桑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伊普国际水务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李乐梅 李宁 张京伟 胡为征  王凯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 1260 专利代理师 郑立明 付久春 (51)Int.Cl. C02F 9/04(2006.01)C02F 1/52(2006.01) C02F 101/1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用于污水深度处 理的高效沉淀过滤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 于污水深度处理 的高效沉淀过滤系统, 适用于城镇用地紧张, SS、 总氮等出水水质提高的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该 系统包括: 混合池、 絮凝反应池、 沉淀池和转鼓过 滤器; 絮凝反应池内设有搅拌反应器, 相比传统 的三级絮凝搅拌, 絮凝 反应池与沉淀池之间设置 导流渠, 沉淀池分为澄清区、 污泥区和浓缩区, 方 便污泥回流与外排。 沉淀池出水流入转鼓过滤器 内, 负压作用下, 液体由滤面内侧向外侧流出, 水 中的悬浮物被截留在滤面内侧。 该系统在SS、 总 氮去除上有明显的优势, 耐负荷冲击能力强, 占 地面积小, 处理水水质较稳定, 且优于一级A排放 标准, 适用于城镇 生活的污水深度处 理。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216472604 U 2022.05.10 CN 216472604 U 1.一种用于 污水深度处 理的高效沉淀过 滤系统,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混合池(1)、 絮凝反应池(2)、 沉淀池(4)和转鼓过 滤器(7); 其中, 所述混合池(1)前端设有污水进水管(A), 底部设有出水管(26), 所述出水管(26)与所 述絮凝反应池(2)底部设置的进水 管连接; 所述絮凝反应池(2)内设有搅拌反应器(9), 所述搅拌反应器(9)上连接PAM加药管, 该 搅拌反应器(9)的底部设置所述进水管, 该絮凝反应池(2)的后端下部设有与所述沉淀池 (4)内连通的出 水口; 所述沉淀池(4)内前端设有连接所述絮凝反应池(2)出水口的导流渠(3), 该沉淀池(4) 内下部为浓缩区(19)、 中部为沉淀区(20)和上部装有斜板的澄清区(21), 所述沉淀池(4)的 后端上部设有与所述澄清区(21)内连通的集水井(5), 该集水井(5)经排水管(30)与所述转 鼓过滤器(7)连接; 所述转鼓过滤器(7)的后端设有外排管(B); 所述沉淀池(4)的浓缩区(19)的底部设有污泥斗(14), 该污泥斗(14)底部连接剩余污 泥排出管(27), 所述剩 余污泥排出管(27)通过污泥 回流泵与所述絮凝反应池(2)的反应器 (9)底部的进水 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深度处理 的高效沉淀过滤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 合池(1)、 絮凝反应池(2)和沉淀池(4)合建在一个池体内并通过隔墙分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高效沉淀过滤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混合池(1)上端设有PAC加药 管(C), 该混合池(1)内设有搅拌机(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高效沉淀过滤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絮凝反应池(2)内的搅拌 反应器(9)内设有搅拌装置(28)。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高效沉淀过滤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沉淀池(4)内的导流渠(3)由导流墙(10)分 隔成两格导流结构, 每格导流结构的底部均设 置坡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高效沉淀过滤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沉淀池(4)为 正方形, 该沉淀池(4)内的下部设有刮泥机(12); 所述沉淀池(4)的澄清区(21)设有集水槽(11), 该集水槽(11)内设有斜板(13), 该集水 槽(11)的后端出 水端与所述 集水井(5)连接; 所述沉淀池(4)的剩余污泥排出 管上还连接 外排污泥的污泥外排管路组件(2 9)。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高效沉淀过滤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沉淀池(4)的后端分别连接设置第一取样管(22)、 第二取样管(23)、 第三取样管(24)和放 空管(25), 所述第一取样管(22)与所述沉淀池(4)内的沉淀区连通, 所述第二取样管(23)与 所述沉淀池(4)内的浓缩区顶部连接, 所述第三取样管(24)与所述沉淀池(4)内的浓缩区底 部连接, 所述 放空管(25)与所述 沉淀池(4)内的底部连接 。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高效沉淀过滤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述转鼓过滤器(7)支撑设置在底座(6)上, 该转鼓过滤器(7)与驱动装置(18), 能在所述驱动 装置(18)的驱动下在所述底座(6)上旋转; 所述转鼓过滤器(7)内设有滤室(16), 所述转鼓过滤器(7)的后端设有 处理后水的外排 管(B)。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472604 U 2用于污水 深度处理的高 效沉淀过滤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污水处 理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沉淀过 滤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 政府和群众的环境保 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为更好的保护水资源环境, 国家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逐步提 高, 为切实加大水污染的防治力度, 现有要求明确 提出了要加快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 设与改造步伐。 据不完全统计, 到目前为止, 大部 分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由于未建有污水深度 处理设施, 出 水水质一般无法达 到一级A标准, 无法达 到目前的排 放要求。 [0003]因此, 如何提供一种能稳定有效的去除SS、 总氮、 部分COD, 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 深度处理, 改善出 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4]有鉴于此, 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高效沉淀过滤系统, 能稳定 有效的去除SS、 总氮、 部分COD, 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改善出水水质, 进而解决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 技术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 污水深度处 理的高效沉淀过 滤系统, 包括: [0008]混合池、 絮凝反应池、 沉淀池和转鼓过 滤器; 其中, [0009]所述混合池前端设有污水进水管, 底部设有出水管, 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絮凝反应 池底部设置的进水 管连接; [0010]所述絮凝反应池内设有搅拌反应器, 所述搅拌反应器上连接PAM加药管, 该搅拌反 应器的底部设置所述进水管, 该絮凝反应池的后端下部设有与所述沉淀池内连通的出水 口; [0011]所述沉淀池内前端设有连接所述絮凝反应池出水口的导流渠, 该沉淀池内下部为 浓缩区、 中部为沉淀区和上部装有斜板的澄清 区, 所述沉淀池的后端上部设有与所述澄清 区内连通的集水井, 该集水井经排水 管与所述 转鼓过滤器连接; [0012]所述转鼓过滤器的后端设有外排管; [0013]所述沉淀池的浓缩区的底部设有污泥斗, 该污泥斗底部连接剩余污泥排出管, 所 述剩余污泥排出 管通过污泥回流泵与所述絮凝反应池的反应 器底部的进水 管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高效沉淀过滤系统, 其有益效果包括: [0015]由于前端絮凝反应池设有投加药剂的PAM加药管和连接污泥回流的剩余污泥排出 管, 协同作用, 使 得在沉淀池能有效去除总氮及SS; 通过在沉淀池内前端设有连接所述絮凝 反应池出水口的导流渠, 提升了进入沉淀池的布水效果, 在沉淀池内分为上、 中、 下的澄清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6472604 U 3

.PDF文档 专利 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高效沉淀过滤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高效沉淀过滤系统 第 1 页 专利 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高效沉淀过滤系统 第 2 页 专利 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高效沉淀过滤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2:55:5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