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07.100.20 Z05 江 DB32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3647-2019 微生物小球及菌液联用改善河道水环境 操作技术规程 Operational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river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by the microbe-containing spherules and microbial fluid 2019-09-19 发布 江苏省市场监督与管理局 2019-10-31 实施 发布 DB32/T 3647-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制。 本标准归口单位为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由江苏东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志东、王闯、刘志刚、束霖平、秦庆东、许妍、李奎鹏、王钧。 I DB32/T 3647-2019 微生物小球及菌液联用改善河道水环境操作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小球及菌液联用改善河道水环境的术语和定义、使用前水环境检测、操作技术 要求、效果评估。 本标准适用于流域面积<1 万亩、宽度≤50m 的小型河流水环境与水质改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本。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6920 水质 pH 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GB/T 11893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T 30989 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规程 GB/T 32208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 GB 50179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HJ/T 346 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 HJ 506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HJ 535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636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SL 94 电化学探头法 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电位测定法) 3 术语和定义 GB 3838 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复 合 微 生 物 菌 液 comp osite microb ial fluid 以众多水体、底泥作为初始菌种源,从土著微生物中筛选培育的多种稳定高效且互不拮抗的脱氮菌、 对有机质具有降解功效菌等制成的微生物菌剂。 3.2 微 生 物 小 球 mic ro be-containing spherules 1 DB32/T 3647-2019 将复合微生物菌液中的菌体固定在由聚乙烯醇、海藻酸钠、二氧化硅、碳酸钙等组成的载体上制作 5 而成的固体颗粒,微生物小球的密度为(1.1~1.2)g/mL,直径为(3~5)mm,菌落总数>9.0×10 cfu/g。 3.3 黑臭水体 black odor water body 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水体透明度<25cm、溶解氧<2.0mg/L、 氧化还原电位<50mV、氨氮>8mg/L。 4 使用前检测 4.1 按 GB 50179 分别测定河道水流速度、河水断面等,计算需要改善的河道平均流速和水量。 4.2 按 GB/T 6920、GB/T 11893、GB/T 32208、HJ/T 346、HJ 535、HJ 636、HJ 506、SL 94 分别检测 河道水体的 pH 值、总磷、COD、硝酸盐氮、氨氮、总氮、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等,采用塞斯圆盘法测 定水体透明度,了解河道水环境与水质现状。 4.3 取水样及河道底泥样品, 按 GB/T 30989 对水中悬浮微生物及底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检测。 5 操作技术要求 5.1 使 用 方 法 采用人工或洒水泵等机械均匀投加。微生物小球能固定在河床上释放微生物但分解污染物速度较 缓,投加微生物菌液分解污染物速度较快但易随河水流动而流失,为能较好地改善河道水环境,宜将微 生物小球与菌液联用,底泥厚度≥10cm 的河道使用效果较好。使用期间河道内排入含氯等具有杀菌功 效的物质后,需间隔 2 天以后再投加微生物小球及菌液。 5.2 使 用 量 微生物小球与菌液联用的使用量根据表一操作。 表一 3 每次投加量/河道水量 (kg/ m ) 河道水体情况 微生物小球 微生物菌液 Ⅴ类水体 0.8-1.0 0.05-0.1 介于Ⅴ类与黑臭之间的水体 1.0-1.2 0.1-0.3 黑臭水体 1.2-1.4 0.3-0.5 2 DB32/T 3647-2019 5.3 投加周期 5.3 .1 微 生 物 小 球 的 投 加 微生物小球的投加周期根据表二操作。 表二 河道水流速度(m/s) <0.1 0.1-0.3 0.3-0.5 >0.5 每次投加间隔(月) 3 2 1 不宜使用 5.3 .2 微 生 物 菌 液 的 投 加 微生物菌液的投加周期根据表三操作。 表三 6 河道水流速度(m/s) <0.05 0.05-0.25 0.25-0.5 >0.5 每次投加间隔(天) 5-7 3-5 2-3 不宜使用 分析与评估 6.1 微生物小球及菌液联用后 3 个月后,按 4.2 分别检测河道水体 COD、总磷、硝酸盐氮、氨氮、总氮、 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和水体透明度。河道水环境与水质达到预期目标,可以停止投加;没有达到预期 目标的,则调整用量或缩短周期继续投加至预期目标。 6.2 需了解微生物小球和菌液投加前后河道水体与底泥中微生物群落变化情况的,按 4.3 进行操作。 3
DB32-T 3647-2019 微生物小球及菌液联用改善河道水环境操作技术规程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1:02:09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01.6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34590.1-2022 道路车辆 功能安全 第1部分:术语.pdf
奇安信 2022网络安全人才市场状况研究报告.pdf
奇安信 2020年中国企业邮箱安全性研究报告.pdf
T-CSAE 262—2022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用故障注入测试规范.pdf
GM T 0129-2023 SSH密码协议规范.pdf
T-ISEAA 001-2020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高风险判定指引.pdf
DB31-T 329.1—2019 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第1部分:展览馆、博物馆 上海市.pdf
专利 一种API接口安全验证处理方法及装置.PDF
T-NMAAA 0002—2021 营运机动车停运损失鉴定评估规范.pdf
NB-T 10607—2021 水力发电厂门禁系统设计导则.pdf
GB-T 35280-201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产品安全检测机构条件和行为准则.pdf
DB5101-T 117—2021 医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 成都市.pdf
GM-T 0009-2012 SM2密码算法使用规范.pdf
T-CSAE 284.2—2022 自动驾驶乘用车 线控底盘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第2部分:制动系统.pdf
YD-T 3763.8-2021 研发运营一体化(DevOps)能力成熟度模型 第8部分:系统和工具技术要求.pdf
YD-T 4024-2022 数据中心液冷服务器系统总体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pdf
GB-T 23262-2009 非金属密封填料试验方法.pdf
GB-T 3610-2010 电池锌饼.pdf
DB43-T 2091-2021 烤烟与半夏套种技术规程 湖南省.pdf
GB-T 4864-2008 金属钙及其制品.pdf
1
/
3
5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301.6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