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ICS 01.040.01 A20 江 DB 32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3490—2018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low-carbon c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2018 - 10 - 23 发布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9 - 1 - 1 实施 发 布 DB32/T 3490—2018 目次 前言................................................................................Ⅰ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评价指标...........................................................................1 5 计算方法...........................................................................4 6 评价流程..........................................................................12 7 结果运用..........................................................................13 I DB32/T 3490—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镇江市人民政府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镇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国兴、杜秀芹、周德荣、潘东生、陈长之、朱华、邵国兴、邵炜、金菲、杨 洋、朱可欣、周佶。 I DB32/T 3490—2018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计算方法、评价流程和结果运用。 本标准适用于设区市开展低碳城市评价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 633—2012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低碳城市 Low-Carbon City 指经济发展以低碳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 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 3.2 城市低碳指数 index of Low-Carbon City 反映城市低碳建设质量水平的综合指标。 4 评价指标 基于低碳城市的内涵和指标体系的构建理念,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级,其中一级指标5个, 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50个。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一级指标 低碳经济 二级指标 产业结构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三级指标 单位 属性 类型 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定量 正向 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 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 定量 正向 1 DB32/T 3490—2018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创新水平 三级指标 单位 属性 类型 3.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 产总值比重 % 定量 正向 4.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 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定量 正向 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件 定量 正向 元/吨 定量 逆向 万元/公顷 定量 逆向 8.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 合利用率 % 定量 正向 9.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 定量 正向 10.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 利用率 % 定量 正向 11.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 定量 正向 12.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 定量 正向 13.林木覆盖率 % 定量 正向 立方米/公顷 定量 正向 15.城市建成区绿地率 % 定量 正向 16.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 % 定量 逆向 17.煤炭消费量增长率 % 定量 逆向 18.天然气消费量占能源 消费总量比重 % 定量 正向 19.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 费总量比重 % 定量 逆向 2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 源消耗 吨标准煤/万元 定量 逆向 21.公共机构人均能源消 耗 千克标准煤/人 定量 逆向 22.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 例 % 定量 正向 6.水资源产出率 资源产出 7.建设用地产出率 循环利用 碳汇建设 14.活立木单位面积蓄积 量 能源总量 低碳能源 能源结构 能源节约 低碳社会 绿色建筑 2 DB32/T 3490—2018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低碳交通 三级指标 单位 属性 类型 23.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 筑比例 % 定量 正向 24.城镇每万人口公共交 通客运量 万人次 定量 正向 25.万人拥有新能源汽车 保有量 辆 定量 正向 人次/辆 定量 正向 27.高效节能家电产品市 场占有率 % 定量 正向 2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化 学需氧量排放量 吨/亿元 定量 正向 2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氨 氮排放量 吨/亿元 定量 正向 3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 氧化硫排放量 吨/亿元 定量 正向 3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氮 氧化物排放量 吨/亿元 定量 正向 32.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 数比率 % 定量 正向 33.地表水优于Ⅲ类水体 比例 % 定量 正向 34.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 区水质达标率 % 定量 正向 35.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 用量 千克/公顷 定量 逆向 36.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 用量 千克/公顷 定量 逆向 3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 氧化碳排放量 吨/万元 定量 逆向 千克/万人 定量 逆向 39.领导机构 定性 正向 40.考核机制 定性 正向 41.发展规划 定性 正向 42.统计与核算体系 定性 正向 26.共享单车使用频次 绿色消费 环境治理 生态环境 大气环境 水体环境 土壤环境 发展目标 38.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低碳管理 组织领导 能力建设 3 DB32/T 3490—2018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政策措施 交流合作 三级指标 单位 属性 类型 43.监测、报告和核查制度 定性 正向 44.碳排放管理平台 定性 正向 45.低碳技术 定性 正向 46.示范试点 定性 正向 47.碳普惠制度 定性 正向 48.交流合作 定性 正向 49.公众知晓度 % 定量 正向 50.公众满意度 % 定量 正向 宣传引导 5 计算方法 5.1 低碳经济 5.1.1 产业结构 5.1.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计算公式为: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100%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是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的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 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5.1.1.2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计算公式为: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 100%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是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 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等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 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 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5.1.1.3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计算公式为: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100% 4 DB32/T 3490—2018 第三产业增加值是第三产业在周期内(一般以年计)比上个清算周期的增长值。农林牧渔服务业增 加值指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货物或提供服务活动而增加的价值,为农林牧渔业现价总 产值扣除农林牧渔业现价中间投入后的余额。 5.1.2 创新水平 5.1.2.1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计算公式为: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研发经费支出(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100%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 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 支出。 5.1.2.2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计算公式为: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年末发明专利数(件)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 年末发明专利数是年末一个地区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发明专利总数。年末常住人口是年末在一 个地区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总数。 5.1.3 资源产出 5.1.3.1 水资源产出率 计算公式为: 水资源产出率(元/吨) = 地区生产总值 可比价 (亿元) 总用水量(亿吨) 总用水量指报告期内各类用户取用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水量,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 用水、生态环境补水四类。 5.1.3.2 建设用地产出率 计算公式为: 建设用地产出率(万元/公顷) = 地区生产总值(可比价)(亿元) 建设用地面积(万公顷) 建设用地面积指城镇

pdf文档 DB32-T 3490-2018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T 3490-2018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江苏省 第 1 页 DB32-T 3490-2018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江苏省 第 2 页 DB32-T 3490-2018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江苏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3:47:5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