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986153.4 (22)申请日 2022.07.29 (73)专利权人 襄阳路桥建 设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441000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环山路 11号 (72)发明人 任小凤 卢红菊 范小颖 王文豪  刘明泽  (74)专利代理 机构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2251 专利代理师 王力 (51)Int.Cl. B23K 37/04(2006.01) B23K 37/02(2006.01) B23K 37/00(2006.01) B23K 103/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钢筋焊接机器人焊接平台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焊接机器人焊接 平台, 包括底座、 纵向导轨、 竖向导轨和横向导 轨, 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底板, 且底板 顶部的两端均固定有立柱, 所述立柱之间的顶端 安装有纵向导轨, 且纵向导轨内部的一端均安装 有第一伺服电机, 所述纵向导轨内均安装有第一 丝杆, 且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转轴 与第 一丝杆连接。 该钢筋焊接机器人焊接平台通过设 置有纵向导轨、 横向导轨和竖向导轨, 使得焊枪 能上下左右前后进行全 方位移动, 配合数控技术 便可对不同位置的钢筋进行依次焊接, 激光定位 仪可对焊点进行精准定位, 不易出现漏焊等情 况, 能够快速高效的进行自动焊接作业, 提高了 作业效果并能够保证 焊接质量稳定 。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8169223 U 2022.12.30 CN 218169223 U 1.一种钢筋焊接机器人焊接平台, 包括底座(1)、 纵 向导轨(6)、 竖向导轨(10)和 横向导 轨(19),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底板(4), 且所述底板(4)顶部的两 端均固定有立柱(5), 所述立柱(5)之间的顶端安装有纵向导轨(6), 所述纵向导轨(6)内部 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7), 所述纵向导轨(6)内均安装有第一丝杆(11), 且所述第 一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均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丝杆(11)连接, 所述纵向导轨(6)内均安装 有第一丝杆套(901), 且所述纵向导轨(6)上均套设有套筒(9), 套筒(9)均与第一丝杆套 (901)连接, 所述立柱(5)之间的底板(4)内均开设有滑槽(401), 且滑槽(401)内均安装有竖 向导轨(10), 所述竖向导轨(10)均与套筒(9)连接, 且竖向导轨(10)上均安装有活动套(8), 所述活动套(8)之间设置有横向导轨(19), 且横向导轨(19)上设置有安装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焊接机器人焊接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套(13) 的底端安装有电机座(18), 且电机座(18)内安装有旋转电机(20), 所述电机座(18)的底部 安装有机械臂( 21), 且旋转电机( 20)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机械臂( 21)连接, 所述机械臂 (21)的底端安装有焊枪(22), 且焊枪(22)的一侧固定有激光定位仪(23), 所述底座(1)顶部 的两端皆均匀开设有螺纹孔(2), 且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定位 孔(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焊接机器人焊接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槽(401) 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402), 且 竖向导轨(10)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与限位槽(402)形 状相吻合的防脱凸棱(10 01), 所述竖向导轨(10)与限位槽(402)之间为滑动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筋焊接机器人焊接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向导轨 (10)的底部形状与滑槽(401)相吻合, 且竖向导轨(10)的底端均匀嵌设有滚珠(10 0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焊接机器人焊接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向导轨 (10)内均设置有第二丝杆(15), 且第二丝杆(15)上均套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三丝杆套 (14), 所述第三丝杆套(14)均通过螺栓与活动套(8)构成可拆卸式连接设计, 且 所述第三丝 杆套(14)的形状均与竖向导轨(10)内部形状相吻合, 所述套筒(9)的顶部均安装有第二伺 服电机(12), 且 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均通过链轮机构与第二丝杆(15)构成传动 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钢筋焊接机器人焊接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 向导轨(19)与纵向导轨(6)均与水平面平行, 且所述横向导轨(19)与纵向导轨(6)相垂直, 所述竖向导轨(10)垂直于水平面, 且 所述横向导轨(19)与竖向导轨(10)之间为升降式连接 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钢筋焊接机器人焊接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 向导轨(19)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16), 且 所述横向导轨(19)的内部设置有第三 丝杆(17), 所述第三伺服电机(16)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三丝杆(17)连接, 所述第三 丝杆(17)上套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二丝杆套(1301), 且 所述第二丝杆套(1301)通过螺栓与 安装套(13)构成可拆卸式连接设计, 所述安装套(13)呈框状结构, 且所述安装套(13)的内 壁与所述横向导轨(19)外壁相贴合。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169223 U 2一种钢筋焊接 机器人焊接平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焊接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 钢筋焊接 机器人焊接平台。 背景技术 [0002]钢筋焊接是用电焊设备将钢筋沿轴向接长或交叉联接, 钢筋焊接质量与钢材的可 焊性、 焊接工艺有关, 可焊性与钢筋含碳、 锰、 钛等合金元素有关, 电焊工艺包括焊接参数与 操作水平, 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 实现焊接产品制造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而 现有的机械 设备生产过程中, 很多结构工件的焊接加工等工作都利用机器人或机械臂来完 成, 机器人焊接技术中, 利用机械手实现对固定在焊接平台上的工件进 行自动化焊接, 使得 操作简单 方便, 并提高工作效率。 [0003]目前市场上的钢筋焊接设备大多数是处于人工手动焊接, 工序多, 工作量非常大, 通常需要多名焊工同时进 行完成焊接工作, 焊接过程难以控制, 效率低, 且焊接质量受焊工 技术水平影响大, 做出来的产品质量 不稳定。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钢筋焊接 机器人焊接平台, 解决了上述背 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钢筋焊接设备大多 数是处于 人工手动焊接, 工序多, 工作量非常大, 通常需要多名焊工同时进行完成焊接工作, 焊接过 程难以控制, 效率低, 且焊接质量受焊工技术水平影响大, 做出来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 题。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筋焊接机器人焊接平台, 包括底座、 纵向导轨、 竖向导轨和横向导轨, 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底板, 且底板顶 部的两端均固定有立柱, 所述立柱之间的顶端安装有纵向导轨, 且纵向导轨内部的一端均 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 所述纵向导轨内均安装有第一丝杆, 且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均通 过转轴与第一丝杆连接, 所述纵向导轨内均安装有第一丝杆套, 且纵向导轨上均套设有套 筒, 套筒均与第一丝杆套连接, 所述立柱之 间的底板内均开设有滑槽, 且滑槽内均安装有 竖 向导轨, 所述竖向导轨均与套筒连接, 且竖向导轨上均安装有活动套, 所述活动套之 间设置 有横向导轨, 且横向导轨上设置有安装套。 [0006]进一步: 所述安装套的底端安装有电机座, 且电机座内安装有旋转电机, 所述电机 座的底部安装有机械臂, 且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机械臂连接, 所述机械臂的底端 安装有焊枪, 且焊枪的一侧固定有激光定位仪, 所述底座顶部的两端皆均匀开设有螺纹孔, 且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定位 孔。 [0007]进一步: 所述滑槽内部 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 且竖向导轨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 与限位槽形状相吻合的防脱凸棱, 所述竖向导轨与限位槽之间为滑动连接 。 [0008]进一步: 所述竖向导轨 的底部形状与滑槽相吻合, 且竖向导轨 的底端均匀嵌设有 滚珠。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8169223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钢筋焊接机器人焊接平台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钢筋焊接机器人焊接平台 第 1 页 专利 一种钢筋焊接机器人焊接平台 第 2 页 专利 一种钢筋焊接机器人焊接平台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7:02:2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