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302931.X (22)申请日 2022.08.31 (73)专利权人 四川新能源 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 司 地址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临港经开区国 兴大道沙坪路7号科技创新中心D2-C 座6层601号 (72)发明人 华剑锋 何永清 李立国 戴锋  (74)专利代理 机构 成都元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51234 专利代理师 冯冰 (51)Int.Cl. H05K 7/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仿生强化 风冷热沉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生强化风冷热沉, 包括安置在电池组侧边的传热底板, 所述传热底 板上设置有若干涡流发生单元, 所述涡流发生单 元中部设置有呈漏斗状的气流通道, 所述漏斗状 气流通道较小的一端指向气流方向, 较大的一端 指向气流相反反向, 气流的涡流产生在漏斗状气 流通道较大的一端, 位于同一行的涡流发生单 元, 其气流通道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 用新型可以引导空气流动, 大幅增加表面积以加 强涡流效应和热交换, 与传统风冷热沉相比, 强 化针刺翅片阵列与空气的接触更加充分, 热交换 效率更高, 并且由于翅片 的结构设计, 在翅片内 侧能够形成高速旋转的空气涡流, 进一步加强了 热沉散热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8104029 U 2022.12.20 CN 218104029 U 1.一种仿生强化风冷热沉, 其特征在于, 包括安置在电池组 (3) 侧边的传热底板 (1) , 所 述传热底板 (1) 上设置有若干涡流发生单元, 所述涡流发生单元中部设置有呈漏斗状的气 流通道, 所述漏斗状气流通道较小的一端指向气流方向, 较大的一端指向气流相反反向, 气 流的涡流产生在漏斗状气流通道较大 的一端, 位于同一行 的涡流发生单元, 其气流通道的 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强化风冷热沉,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流发生单元由若 干对称设置的强化针刺翅片 (2) 构成, 且对称设置的强化针刺翅片 (2) 之间构成呈漏斗状的 气流通道, 所述强化针刺翅片 (2) 呈直角三棱锥状, 强化针刺翅片 (2) 较小的一端指向气流 方向, 较大的一端指向气流相反 反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仿生强化风冷热沉,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流发生单元 由两块对称设置的强化针刺翅片 (2) 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生强化风冷热沉,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流发生单元在传 热底板 (1) 上 呈矩阵阵列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强化风冷热沉,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化针刺翅片 (2) 的长30‑40mm, 宽10‑12mm, 高7‑9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强化风冷热沉,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化针刺翅片 (2) 的材质为 不锈钢。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104029 U 2一种仿生强化风冷热 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锂电池散热设备技 术领域, 具体是指一种仿生强化 风冷热沉。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元件向高性能、 高功率方向的不断发展, 散热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 主要障碍。 随着温度的升高, 电子元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因此, 更高水平的冷 却技术对电子元件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 电子元件的工作极限温度在85  ~ 100 ℃之间, 当温度继续升高时, 电子元件的可靠性下降, 寿命显著降低。 因此, 如果电子元件产 生的高热量不能及时消除, 将对元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造成巨大威胁。 在现有的冷却系 统中, 风冷式热沉使用了空气对流冷却原理, 通过风机与翅片结构配合就能实现电子设备 冷却, 具有 结构简单、 安装方便、 成本低的优点, 因而使用广泛。 但传统的风冷式热沉例如板 翅式热沉、 针翅式热沉 等还存在空气对流 不足、 散热效果 不能很好满足需求的缺 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热效果强, 可用于高功 率、 易发热且发热对可靠性和寿命有显著影响的电子元件的仿生强化 风冷热沉。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 实现: 一种仿生强化风冷热沉, 包括安置在电池组侧 边的传热底板, 所述传热底板上设置有若干涡流发生单元, 所述涡流 发生单元中部设置有呈漏斗状的气流通道, 所述漏斗状气流通道较小的一端指向气流方 向, 较大的一端指向气流相反反向, 气流的涡 流产生在漏斗状气流通道较大的一端, 位于同 一行的涡流发生单 元, 其气流 通道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0005]在热沉工作区域的空气对流尤其重要, 空气对流速度将直接决定热沉的传热效 率, 空气对流速度越快, 传热效率越高。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流动的空气经过传热底 板上设置的涡流发生单元时, 由于涡流发生单元中部设置有呈漏斗状的气流通道, 空气在 通过呈漏斗状的气流通道时, 会急速改变前行方向, 从而形成了涡流。 在涡 流内部空气流速 极快, 使热沉散热效果更好。 涡 流的大小与流速和空气与翅片结合面的形状和面积有关。 漏 斗状的气流 通道可以引导空气流动, 可以大幅增 加表面积以加强涡流效应和热交换。 [0006]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进一步地, 所述涡流发生单元由若干对称设置 的强化 针刺翅片构成, 且对称设置的强化针刺翅片之间构成呈漏斗状的气流通道, 所述强化针刺 翅片呈直角三棱锥状, 强化针刺翅片较小的一端指向气流方向, 较大 的一端指向气流相反 反向。 [0007]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进一步地, 所述涡流发生单元由两块对称设置 的强化 针刺翅片 构成。 [0008]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进一步地, 所述涡流发生单元在传热底板上呈矩阵阵 列排列。 [0009]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进一步地, 所述强化针刺翅片的长30 ‑40mm, 宽10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8104029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仿生强化风冷热沉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仿生强化风冷热沉 第 1 页 专利 一种仿生强化风冷热沉 第 2 页 专利 一种仿生强化风冷热沉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7:02:3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