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348131.1 (22)申请日 2022.09.01 (73)专利权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 电公司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锦绣路 (立交桥 边) 专利权人 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林奕廷 刘德常 王文香 张清周  朱海立 金尉 林明潮 杜王毅  杨逸舒 陈轩宇 徐励 季节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 1501 专利代理师 张应德 (51)Int.Cl. H04B 10/25(2013.01)H05K 7/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一种光网的对接 设备, 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包 括有壳体, 所述壳体上安装有设于壳体内的支撑 件, 所述支撑件安装有对接口, 两个所述对接口 连接有导热片, 所述导热片与支撑件固定连接, 所述导热片周围设有水冷管, 所述水冷管连接有 冷水头, 所述冷水头固定连接于壳体外侧, 所述 水冷管内部容纳有水冷液, 所述水冷管的一端于 壳体外侧与冷水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冷装 置, 依靠水冷液良好的导热效果将热量快速转 移, 即使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也不会影 响水冷装 置发挥作用, 从而达 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18162461 U 2022.12.27 CN 218162461 U 1.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壳体(1), 所述壳体(1)上安装有设于壳体 (1)内的支撑件(2)和设于壳体(1)外侧的冷水头(8), 所述支撑件(2)上安装有对接口(5)和 与对接口(5)连接的导热片(6), 所述导热片(6)连接有内部容纳水冷液的水冷管(7), 所述 水冷管(7)的一端于壳体(1)外侧与冷水头(8)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接口(5)连接有与 导热片(6)连接的副芯片(3), 所述支撑件(2)连接有与副芯片(3)连接的主芯片(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芯片(3)设于支撑 件(2)和对接口(5)之间, 所述主芯片(4)设于支撑件(2)背向对接口(5)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冷管(7)包括有与 导热片(6)连接的第一水冷管体(71)和设于壳体(1)外 部的第二水冷管体(7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水头(8)表面设有 通风栅(81), 所述冷水头(8)内设有与通风栅(81)对应设置的第一风扇(82)和与第一水冷 管体(71)连接的水泵(8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冷管(7)还包括有 设于冷水头(8)内部且围绕第一 风扇(82)设置的第三水冷管体(7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内还连接有 第二风扇(11), 所述第二风扇(11)与第一风扇(82)固定连接有同一个与壳体(1)转动连接 的传动轴(8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用 于供水冷管(7)通过的通 孔(12), 所述 通孔(12)的直径大于水冷管(7)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还可拆卸连 接有顶盖(1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上还固定连 接有与支撑件(2)固定连接的固定件(14)。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162461 U 2一种光网的对接设 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一种对接设备, 更 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光网的对接设备就是把各种各样的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在 光纤上传输的设备, 亦称 光传输设备, 在 对接设备进行信号转换时, 对接口以及芯片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但光传输 设备的维护与工作均需要保证温度达标, 故对散热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现有光传输设备结 构通常使用带大量散热孔的壳体, 通过空气流通带走热量的自然散热方式, 然而在实际情 况中, 设备因为组件布局较密使得局部热量堆积, 而组件布局较密又使得局部空气难以流 通, 在空间较为封闭的情况 下自然散热的方式无法快速 散热。 [0003]结合以上原因, 如何快速 散热正是本申请所考虑的问题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 术存在的不足, 提供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该装置能够快速 散热。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包括有壳体, 所述 壳体上安装有设于壳体内的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安装有对接口, 两个所述对接口连接有导 热片, 所述导热片与 支撑件固定连接, 所述导热片周围设有 水冷管, 所述水冷管连接有冷水 头, 所述冷水头固定连接于壳体外侧, 所述水冷管内部容纳 有水冷液, 所述水冷管的一端于 壳体外侧与冷水头连接 。 [0006]综上所述, 上述技术方案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发热部位主要集中于对接口, 对接口表面积更小, 结构复杂, 散热效率低, 故在对接口周围设置多个导热片, 导热片与对 接口相接触, 导热片又与触水冷管相 接触, 再加上水冷管中的水冷液能够通过冷水头循环 流动, 从而将热量带走, 从而达到散热 的目的, 而水冷液在循环 时进入冷水头进行冷却, 同 时冷水头也能维持水冷管内的水冷液持续循环, 从而达 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0007]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设有大量通风孔的壳体, 从而加大内部空气流通的速度来散 热, 这种自然散热方式主要依靠壳体内外空气对流, 但相对封闭环境下空气对流的速度也 会降低, 从而导致散热效率底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冷装置, 依靠水冷液良好的导热效果将 热量快速转移, 即使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也不会影响水冷装置发挥作用, 从而达到快速散 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没有顶盖时的立体结构示 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 意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件及其周围部件的立体结构示 意图; [0011]图4为本实用新型没有支撑件及其周围部件时的立体结构示 意图; [0012]图5为本实用新型冷水头内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 意图。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8162461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光网的对接设备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7:02:3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