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ICS 65.150 B51 DB33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709.2—2017 代替 DB33/T 709.2-2008 坛紫菜 第 2 部分:栽培技术规范 Pyropia haitanensis Part2: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2017 - 02 - 10 发布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3 - 10 实施 发 布 DB33/ 709.2—2017 前 言 DB33/T 709《坛紫菜》分为两个部分: ——第 1 部分:人工鱼苗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栽培技术规范。 本部分依据GB/T 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DB33/T 709.2-2008《无公害坛紫菜 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范》,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 术变化如下: ——将种名坛紫菜 Porphyra haitanensis T.J.Chang et.B.F.Zheng 按照国际命名法改名为 Pyropia haitanensis Chang et Zheng(见 1); ——增加全浮流筏式栽培术语和定义(见 3.3); ——补充网帘规格(见 5.1.2); ——增加插杆中的玻璃钢等合成材质的使用(见 5.3.1); ——增加新型全浮流筏式栽培(见 5.4); ——增加冷藏网技术(见 7.4); ——增加标准化模式图(见附录 A)。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宁波大学、台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骆其君、严小军、程岩雄、陈海敏、杨锐。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T 709.2—2008,本次修订为第一次修订。 I DB33/ 709.2—2017 坛紫菜 1 DB33/T 709.2—2017 第 2 部分: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 T.J.Chang et.B.F.Zheng)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以 及海区选择、栽培设施、筏架设置、幼苗海区培育、成菜栽培和收获等技术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坛紫菜的半浮动筏式栽培、插杆式栽培和全浮流筏式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36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半浮动筏式栽培 在潮间带实施的栽培形式。涨潮时筏架随潮水浮于水面,退潮后筏架靠支腿支撑在滩面上,筏架上 的紫菜网帘可随潮水涨落浸水或干出。 3.2 插杆式栽培 在潮间带中低潮区和浅海滩涂上实施的栽培形式。筏架吊挂在插在滩面的插杆上,筏架可随潮水的 涨落或人为的控制而升降的生产方式。 3.3 全浮流筏式栽培 在大干潮线以下的浅海海区实施的栽培形式,不论涨潮和退潮,筏架始终浮于水中。 3.4 冷藏网 将风干到一定程度紫菜苗帘放置在冷库中密封冷藏。 4 海区选择 2 DB33/ 709.2—2017 4.1 海域环境 海区的底质应为沙质、泥沙质,滩面平坦,流速l0 cm/s~30 cm/s,盐度22~30。 4.2 水质 应符合GB 11607和NY 5362的要求。 4.3 潮位 半浮动筏式栽培适宜中潮位,以干出时间为标准,在大潮汐退潮时,栽培筏架干出时间为2 h~4.5 h的潮位为宜;插杆式栽培以中潮区滩涂的中下部至大潮干潮时水深为2 m ~ 3 m的潮下带为宜;全浮 流筏式栽培适宜在大干潮线以下的浅海海区,以水深为5 m ~ 15 m为宜。 5 栽培设施 5.1 网帘 5.1.1 网线 规格为72 股~96 股,以维尼纶或聚乙烯与维尼纶按比例混捻而成。 5.1.2 规格 网帘分为网状网与条状网,网状网规格长2.0 m~18 m,宽1.8 m~4.0 m,网目不小于25 cm,方形 或菱形;条状网规格为长5 m,宽4 m,条距7.5 cm ~8 cm。以每180平方米的网帘面积为1/15公顷养殖 面积。 5.1.3 网纲 方形网目的网帘,一般采用加边作边纲。菱形网目的网帘,用直径5 mm~6 mm的聚乙烯绳作边纲, 四角应留吊角的扣鼻。 5.1.4 处理 新网帘需用淡水充分浸泡,反复捶洗,洗至网帘不产生泡沫后晒干备用。旧网帘应密封堆放,使紫 菜固着器及杂藻充分腐烂后,洗净晒干备用。 5.2 半浮动筏式栽培 5.2.1 浮绠 用直径16 mm~18 mm的聚乙烯绳制作,长度为120 m~150 m。 5.2.2 浮架 用直径5 cm~8 cm的毛竹制作,长度以网的大小而定。 5.2.3 支腿 用竹梢或树棍制作,高度为50 cm~70 cm。 5.2.4 缆绳 3 DB33/T 709.2—2017 用聚乙烯绳制作,长度为养殖海区高潮水深2倍以上。 5.2.5 桩 用竹、木或铁锚制成。 5.3 插杆式栽培 5.3.1 插杆 用胸径7 cm~15 cm的毛竹制作,长度为7 m~16 m。或用直径为6 cm~8 cm的玻璃钢等合成材质制 作,长度为10 m~16 m。布设插杆的间隔为6 m~16 m。 5.3.2 浮筒 泡沬塑料或毛竹。 5.3.3 缆绳 由16 mm丝聚乙烯制成,长度为养殖海区高潮水深2 倍以上。 5.3.4 浮绠 由16 mm丝聚乙烯制成。 5.3.5 吊绳 由8 mm聚乙烯制成,长度为5 m~10 m。 5.3.6 桩 由木或竹做成。 5.4 全浮流筏式栽培 5.4.1 浮绠 用直径1.6 cm~2.0 cm的聚乙烯绳制作,长度以80 m~120 m为宜。两条浮绠之间挂网帘,浮绠与 网帘系撑杆以水平展开,撑杆之间的距离以3 m为宜。 5.4.2 浮子 5.4.2.1 小浮子 串在浮绠中,球型,直径10 cm,中间有直径1.5 cm~2.0 cm的小孔。 5.4.2.2 大浮子 系在浮绠和桩缆上,实心圆柱型,直径40 cm~80 cm,高40 cm~180 cm,或并排系在二条间距在 20 cm~30 cm的撑杆中间。 5.4.3 桩缆 一端与桩相连,另一端系上大浮子与栽培筏架相连,直径2 cm的聚乙烯绳,长度为栽培海区大潮时 最高潮位水深的2倍以上。 4 DB33/ 709.2—2017 5.4.4 桩 同5.2.5。 5.4.5 海区的布局 苗帘面积占可栽培海区的比例为1:10~1:15。 6 筏架设置 6.1 设置方向 筏架应与主要水流方向平行或基本平行。 6.2 台距 每台筏架间的边距为不少于10 m。 6.3 区距 一般每10台为一个小区,间距不少于20 m。三个小区组成一个大区,小区间距20 m ~ 30 m;大区 间距60 m以上。 7 幼苗海区培育 7.1 苗网张挂 苗网张挂应在即将涨潮前进行,苗网以3 层~15 层重叠挂在筏架上。挂在筏架上的苗网应拉平、 吊紧。刚张挂的苗网,若离涨潮时间较长,可喷洒海水保持苗网湿润。 7.2 出苗期管理 7.2.1 巡查 苗网张挂后,每天应巡查管理,苗网松动或过分下垂应及时调整。 7.2.2 洗、晒网 浮泥较多的海区,或苗网上杂藻附着较多时,应及时洗网、晒网。 7.2.3 调节网位 插杆式栽培时进行。 7.3 苗网的处理及分网 苗网经过10 d~15 d的培育,网线上布满肉眼可见的幼苗,可用晒网法清除网帘附着的硅藻或浒苔, 根据需要进行分网栽培或应用冷藏网技术冷藏备用。 7.4 冷藏网技术 将风干到网线发硬、藻体表面出现白霜的紫菜网帘,密封后放置在冷库中冷藏,以避开不良的时期, 清除紫菜苗帘上的浒苔、硅藻,防治病害,或用于换网。 5 DB33/T 709.2—2017 8 成菜栽培 8.1 张挂 将苗网分散单网张挂。 8.2 日常管理 8.2.1 巡查 每天应进行巡查管理,大风大潮汛后,发现损坏的设施、网帘等,应及时修复。网帘应尽量拉平、 吊紧。 8.2.2 干出 网帘上杂藻较多时,应及时清除;栽培初期多干出,成菜期少干出。恶劣天气时,可把网帘放在棚 内晾2 d~4 d,待海况好转后,重新下海张挂。 8.2.3 病害防治 及时采收,延长干出时间或晒网,使用冷藏网技术。 9 收获 9.1 采收时间 当网帘上藻体长至20 cm ~ 30 cm时,即可开始采收第一水菜。以后每隔8 d~20 d可采收下一水 菜。 9.2 采留长度 采收后留下的长度以3 cm~8 cm为宜。 9.3 采收方法 人工或机械采收。 10 标准化栽培模式图 标准化栽培模式图参见附录A。 6 DB33/ 709.2—2017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坛紫菜栽培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坛紫菜栽培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见图A.1。 季 月 节 旬 生产 阶段 2 上 中 3 下 上 中 4 下 上 中 5 下 采收期与加工 上 中 6 下 上 中 7 下 上 技术 措施 上 中 9 下 上 中 10 下 贝壳丝状体培育期 1.采收时间:当苗帘上藻体长至 20 cm~30 cm 时, 生产 下 接种贝壳 即可开始第一次采收。以后每隔 8 d~20 d 可再次采收。 2.采收数量:按注意天气和加工情况确定收割数量。 采收后留下的紫菜叶状体长度以 3 cm~8 cm 为宜。 3.采收方法:人工剪收、拔收或机械采收。 4.加工:采用手工加工或者机械化加工。 上 中 11 下 上 中 12 下 上 幼苗培育 中 1 下 上 中 下 养成与采收期 采壳孢子苗 采收与加工 主要 中 8 幼苗培育 1. 网帘处理:新网帘用淡水充分浸泡,反复捶洗,洗至网帘不产生泡沫后晒干备用。旧网帘经密封堆放,使紫 菜固着器及杂藻充分腐烂后,洗净晒干备用。 2.壳孢子网帘张挂:壳孢子在网帘的密度为 7.5 万个/平方米~10.5 万个/平方米,以 3 层~15 层重叠系在筏架 上,尽量拉平,吊紧。张挂时,保持网帘湿润。 3.巡视:每天巡视,拉平并整理下垂和脱落的网帘,检查网绳上杂藻及污泥附着及出苗情况。 4.洗、晒网:冲洗或击拍网帘,清除网帘上的附泥。海域浮泥较多或网帘上杂藻生长时,及时洗网、晒网。 5.网帘上幼苗的标准:紫菜幼苗的长度为 1.0 cm~5.0 cm,密度为 10 个/厘米~30 个/厘米。 6.分网与张挂:壳孢子网帘经过 20 d~30 d 培育,网绳上布满 1cm~3cm 的幼苗时,分开重叠的苗帘单层培育 或应用冷藏网技术冷藏备用。苗帘单层张挂在筏架

pdf文档 DB33-T 709.2-2017 坛紫菜栽培技术规范 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T 709.2-2017 坛紫菜栽培技术规范 浙江省 第 1 页 DB33-T 709.2-2017 坛紫菜栽培技术规范 浙江省 第 2 页 DB33-T 709.2-2017 坛紫菜栽培技术规范 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6:02:2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