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B 51 备案号:51136-2016 海 南 DB46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6/T 372—2016 三斑海马 苗种 2016-07-15 发布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10-15 实施 发 布 DB46/T 372—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海南龙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吟胜、甘炳春、赵平孙、杨健、曾琳、刘洋洋、文子能。 I DB46/T 372—2016 三斑海马 苗种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斑海马(Hippocampus trimaculatus Leach)苗种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包装及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三斑海马苗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654.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二部分:抽样方法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SC/T 1075 鱼苗、鱼种运输通用技术要求 SC/T 7201.1 鱼类细菌病检疫技术规程 第一部分:通用技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苗种 体长为5 cm~10 cm的三斑海马。 3.2 体长 三斑海马身体平直伸展,吻端到尾椎骨末端的长度。 3.3 躯干高 鳃盖后缘至泄殖孔之间的长度。 3.4 伤残 1 DB46/T 372—2016 断尾或烂身现象。 3.5 健康指数 三斑海马躯干高1/2处的腹部宽度(见图 1)与背部宽度(见图 2)的比值。 4 图1 三斑海马苗种腹部宽度示意图 图2 三斑海马苗种背部宽度示意图 质量要求 4.1 基本要求 能自然游动,体表无寄生虫,无特定病害,即无附录A中规定的病害。 4.2 苗种规格 苗种规格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三斑海马苗种规格 单位为厘米 规格 要求 小规格 5.0≤L <6.5 中规格 6.5≤L <8.0 a a 2 DB46/T 372—2016 a 大规格 8.0≤L <10.0 a L 为三斑海马的体长。 4.3 可数指标 可数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4.4 三斑海马苗种可数指标 项目 要求 体长合格率 ≥90.0% 伤残率 ≤3.0% 畸形率 ≤1.0% 健康指数 0.8~1.5 检疫 消化道不得检疫出副溶血弧菌。 5 试验方法 5.1 外观 将苗种放于暂养池内,按苗种要求目测三斑海马外观情况,逐项记录。 5.2 体长合格率 用直尺测量苗种体长,统计体长合格个体,并用公式(1)计算体长合格率,结果保留1位小数。 X1= n1 ×100 N ………………………………………………………(1) 式中: X1——体长合格率,单位为百分率(%); n1——样品中体长合格的尾数,单位为尾; N——抽样苗种总尾数,单位为尾。 5.3 伤残率 将苗种放于暂养池内,目测三斑海马外观伤残情况,统计伤残苗种个体数,并用公式(2)计算伤 残率,结果保留1位小数。 X2= n2 ×100 N ……………………………………………………………(2) 式中: X2——伤残率,单位为百分率(%); n2——样品中伤残的苗种尾数,单位为尾; N——抽样苗种总尾数,单位为尾。 5.4 畸形率 3 DB46/T 372—2016 将苗种放于暂养池内,目测三斑海马外观畸形情况,统计畸形苗种个体数,并用公式(3)计算畸 形率,结果保留1位小数。 X3= n3 ×100 N ……………………………………………………………(3) 式中: X3——畸形率,单位为百分率(%); n3——样品中畸形的苗种尾数,单位为尾; N——抽样苗种总尾数,单位为尾。 5.5 健康指数 用游标卡尺测量三斑海马苗种躯干高1/2处的腹部宽度与背部宽度,用公式(4)计算健康指数,结 果保留1位小数。 X4= W1 ×100 W2 ……………………………………………………………(4) 式中: X4——健康指数; W1——三斑海马苗种躯干高1/2处的腹部宽度,单位为厘米(cm); W2——三斑海马苗种躯干高1/2处的背部宽度,单位为厘米(cm)。 5.6 检疫 按SC/T 7201.1的规定执行。 6 检验规则 6.1 抽样规则 按GB/T 18654.2的规定抽样,抽取的三斑海马苗种数量超过50尾,则只抽取50尾。 6.2 组批规则 苗种出售一批或培育一批为一个检验批,按照第4章的要求逐项检验。一个检验批次取样2次,结果 取平均值。 6.3 判定规则 同一检验批次中,应完全符合第4章的规定。如有不符合4.1或4.4的规定,则判定该批苗种不合格, 不得复检。如有其它不合格项,则对原检验批次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如仍有不合格项,则判定 该批苗种不合格。 7 包装及运输 7.1 塑料袋包装 4 DB46/T 372—2016 选用规格为长度30 cm、宽度30 cm、高度75 cm的双层塑料包装袋做容器。盛装容量为包装袋1/3 的养殖用水,放入三斑海马小规格苗种100尾,或中规格苗种75尾,或大规格苗种50尾。排去空气后充 满氧气,扎紧袋口,可保持10 h~12 h。 7.2 鱼苗桶包装 选用规格为口径90 cm、底径100 cm、高度73 cm的鱼苗桶做容器。盛装容量为鱼苗桶3/4的养殖用 水,水质溶氧量为5.0 mg/L以上。放入三斑海马小规格苗种2 000尾,或中规格苗种1 500尾,或大规格 苗种1 000尾。桶内放置干净的塑料绳。 7.3 运输 运输用水应符合NY 5052的要求。运输前及途中不投料。运输过程不换水,如需换水,水温差应小 于2 ℃,盐度差小于5。运输用水与目的地池水温差大于2 ℃时,应先将目的地池水与运输用水混合, 逐渐增加目的地池水,待三斑海马苗种适应目的地池水后,方可放入池中。 7.4 其他 其他要求按SC/T 1075的规定执行。 5 DB46/T 372—2016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三斑海马常见疾病及诊断方法 三斑海马常见疾病及诊断方法见表A.1。 表 A.1 三斑海马常见疾病及诊断方法 疾病名称 症状 诊断 患病海马离群缓游,行动痴呆,漂 肠胃炎症 从病症及镜检可做初步诊断。镜检 浮于水面上。食欲减退,摄食少或不摄 发现其肠道空,有气泡,渗出淡黄色物。 食,体型逐渐消瘦。弯腰背驼,肛门松 确诊需从病灶组织取样,用弧菌选择培 弛外突、红肿,肠胃胀大,轻压腹部有 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乳白色粘液从肛门流出。 患病海马呼吸短促,每分钟可达 淀粉卵窝鞭虫病 100次。行动迟缓,卷于附着物上,很 少游动,食欲不振。 用肉眼观察可疑病海马,解开鳃 丝,看到许多小白点,可初步诊断。在 低倍镜镜下,看到淀粉卵涡鞭虫营养体 时可确诊。 用肉眼观察,可见体表有气泡,似 气泡病 患病海马运动不自由,失去平衡, 侧卧漂浮水面。 火烫伤的水泡或腹腔气泡。解剖后,肉 眼可见体内组织的气泡。在解剖镜下可 观察到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微小气泡,即 可确诊。 肤毛病 患病海马身上布有绒毛状物,海马 肉眼观察有有绒毛状物,可作初步 负担承重,行动迟缓,挣扎摆动,食欲 诊断。镜检,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水螅 减退。 或聚缩虫,即可确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DB46-T 372-2016 三斑海马 苗种 海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6:54:4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