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ICS 67.120.30 B 51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386—2013 斜带石斑鱼 亲鱼和苗种 Brooder, fry and fingerling of Epinephelus coioides 2013-12-04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03-01 实施 发 布 DB35/T 1386—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乐云、王涵生、方琼珊、黄种持、林克冰、林琪。 I DB35/T 1386—2013 斜带石斑鱼 亲鱼和苗种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亲鱼和苗种来源、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斜带石斑鱼亲鱼和苗种质量评定,亲鱼和苗种生产、销售及运输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T 18654.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2部分 抽样方法 GB/T 18654.3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3部分 性状测定 GB/T 18654.4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4部分 年龄与生长的测定 GB/T 18654.6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6部分 繁殖性能的测定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DB35/ 1171 斜带石斑鱼种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畸形率 畸形个体占正常个体的百分比。 3.2 伤残率 伤残个体占正常个体的百分比。 3.3 变态 指鱼苗完成稚鱼阶段发育,进入幼鱼阶段发育的改变。 4 4.1 来源 亲鱼的来源 1 DB35/T 1386—2013 4.1.1 4.1.2 4.1.3 4.2 自然海区捕获的亲鱼或苗种经人工培育而成的亲鱼。 省级及省级以上原(良)种场提供的亲鱼。 境外引进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检验、检疫合格的亲鱼。 苗种的来源 4.2.1 4.2.2 4.2.3 5 由本标准 4.1 规定的亲鱼人工繁育的苗种。 由自然海区捕获的野生苗种。 境外引进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检验、检疫合格的苗种。 质量要求 5.1 亲鱼的质量要求 5.1.1 种质 符合DB35/ 1171的规定。 5.1.2 外观 体形、体色正常,体表光滑有黏液,体质健壮,肥满度较好,无疾病、无伤残和畸形。 5.1.3 繁殖期特征 雌鱼腹部膨大柔软,有弹性,生殖孔略圆,红润,微向外突,用取卵器在泄殖孔取出的样品肉眼即 可辨别出卵细胞;雄鱼轻压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 5.1.4 体长和体重 适用繁殖的雌鱼体长55 cm以上,体重3.5 kg以上;雄鱼体长64 cm以上,体重6.0 kg以上。 5.1.5 繁殖年龄 用于人工繁殖的最小年龄,雌鱼4龄、雄鱼6龄;用于人工繁殖的最大年龄,雌鱼8龄,雄鱼10龄。 5.2 苗种的质量要求 5.2.1 感官要求 肉眼观察体色正常,有光泽,活力好,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 5.2.2 可数指标 畸形率小于3%,伤残率小于1%。 5.2.3 苗种规格 鱼苗全长30 mm以上,变态完成方可出售;达到全长120 mm以上方可作为鱼种用于池塘或网箱养殖。 各种规格的苗种全长和体重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斜带石斑鱼苗种的规格 全长 体重 每千克尾数 全长 体重 每千克尾数 mm g 尾 mm g 尾 平均值 取值范围 平均值 取值范围 85 10.7 10.5~11.2 93 95~89 2941~1667 91 13.5 12.8~14.5 74 78~69 1053~714 96 15.6 13.8~17.0 64 72~59 平均值 取值范围 平均值 取值范围 30 0.29 0.23~0.35 3348 4348~2857 35 0.51 0.34~0.60 1960 39 1.25 0.95~1.4 800 2 DB35/T 1386—2013 表 1(续) 斜带石斑鱼鱼种的规格 全长 体重(g) (mm) 每千克尾数(尾) 平均值 取值范围 平均值 取值范围 41 1.5 1.4~1.6 667 714~625 45 2.0 1.6~2.2 500 47 2.1 1.8~2.4 50 2.5 55 体重(g) 全长(㎜) 每千克尾数(尾) 平均值 取值范围 平均值 取值范围 100 18.0 16.5~19.5 56 61~51 625~455 105 20.3 19.5~21.0 49 51~48 476 556~417 111 22.3 22.0~22.5 45 45~44 2.2~2.8 400 456~357 115 23.0 22.5~24.5 43 44~41 2.9 2.6~3.2 345 385~313 118 26.5 24.5~25.4 38 41~39 57 3.2 3.0~3.4 312 333~294 120 30.5 25.2~35.2 33 40~28 60 3.5 3.4~3.6 286 294~278 125 35.8 33.1~38.6 28 30~26 65 4.4 3.8~5.0 227 263~200 131 41.5 39.8~42.5 24 25~24 67 4.8 4.6~5.2 208 217~192 135 45.2 41.6~49.0 22 24~20 70 5.1 5.0~5.2 196 200~192 140 50.2 45.8~55.0 20 22~18 75 7.1 6.6~7.5 141 152~133 145 55.1 50.2~59.7 18 20~17 80 8.9 7.8~10.1 112 128~99 150 62.4 58.2~65.5 16 17~15 5.2.4 病害 无车轮虫病、刺激隐核虫病、石斑鱼瓣体虫病、淀粉涡鞭虫病、烂鳃病等传染性疾病。 5.2.5 安全指标 渔用药物应符合NY 5071的规定,不得检出国家规定的禁用渔用。 6 检验方法 6.1 亲鱼检验 6.1.1 来源查证 查阅亲鱼培育档案和繁殖生产记录。 6.1.2 种质 按DB35/ 1171的规定执行。 6.1.3 外观 肉眼观察体形、体色、体表和健康状况。 6.1.4 繁殖期特征 用手轻摸、轻压鱼体的腹部或人工取卵,结合显微镜检查性腺发育的状况。 6.1.5 体长和体重 按GB/T 18654.3规定的方法执行。 6.1.6 年龄 按GB/T 18654.4的规定执行。 6.2 苗种检验 3 DB35/T 1386—2013 6.2.1 外观 把样品放入便于观察的容器中,观察体形、体色、体表和健康状况。 6.2.2 全长和体重 按GB/T 18654.3规定的方法执行。 6.2.3 畸形率和伤残率 每批苗种随机取样50尾以上,肉眼观察畸形、伤残个体,计算畸形率和伤残率,重复一次,取平均 值。 6.2.4 病害 按鱼病常规诊断的方法检验,参见附录A。 6.2.5 安全指标 渔用药物应符合NY 5071的规定,不得检出国家规定的禁用渔用。 7 检验规则 7.1 亲鱼检验规则 7.1.1 抽样方法 交付检验的样品为一个检验批,应全数进行检验。型式检验的抽样方法按GB/T 18654.2的规定执行。 7.1.2 组批规则 一个销售批或同一产卵批作为一个检验批。 7.1.3 交付检验 亲鱼销售交货或人工繁殖时应进行检验。亲鱼应逐尾进行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验、体长和体重检 验,繁殖期还包括触摸检验。 7.1.4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4章规定的全部项目,在非繁殖期可免检亲鱼的性特征。有下列情况之一 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更换亲鱼或亲鱼数量变动较大时; b) 养殖环境发生变化,可能影响到亲鱼质量时; c) 作为亲鱼使用满两年时; d) 交付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 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7.1.5 判定规则 检验时凡有不合格项的个体判为不合格亲鱼。 7.2 苗种检验规则 7.2.1 组批规则 以同一培育池、同一规格或一次交货的苗种作为一个检验批。 7.2.2 交付检验 苗种在销售交货或出场时进行检验。交付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可数指标和可量指标检验。 7.2.3 4 型式检验 DB35/T 1386—2013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5章规定的全部要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建苗种场培育的苗种; b) 正常生产满一年时; c) 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影响到苗种质量时; d) 交付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 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7.2.4 判定规则 经检验,病害项或质量安全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苗种为不合格,不得复检。其他项不合格,应对 原检验批取样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复检仍有不合格项时,则判定该批苗种为不合格。 8 运输 8.1 亲鱼运输 8.1.1 8.1.2 8.1.3 8.2 亲鱼应停喂 24 h 以上,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运输方式宜采用活水鱼船或活水车充气运输。 运输工具在装鱼前清洗、消毒,做到无毒、无异味。 苗种运输 8.2.1 运输前应停止喂食 24 h 以上。 8.2.2 全长 30 mm~50 mm 苗种采用聚乙烯塑料袋充氧或活水车(船)充气运输;全长 5 cm 以上鱼苗 采用活水车(船)充气运输。 8.2.3 运输用水与苗种培育用水温度差应小于 2 ℃,运输水温 20 ℃ ~8 ℃。 8.2.4 运输工具在装鱼前应清洗、消毒,做到无毒、无异味。 8.3 运输用水 亲鱼和苗种运输用水应符合GB 3097的要求。 5 DB35/T 1386—2013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斜带石斑鱼常见病害诊断方法 A.1 斜带石斑鱼常

pdf文档 DB35-T 1386-2013 斜带石斑鱼 亲鱼和苗种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386-2013 斜带石斑鱼 亲鱼和苗种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386-2013 斜带石斑鱼 亲鱼和苗种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386-2013 斜带石斑鱼 亲鱼和苗种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7:55:4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