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ICS 07.060 A47 DB61 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1/T 953—2015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规程 Specifications for evaluation of lightning disaster risk 2015 - 02 - 12 发布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 - 05 - 01 实施 发 布 DB61/T 953—2015 前 言 本标准的起草规则为GB/T 1.1-2009。 本标准附录A、B、C、D、E、F、G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陕西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陕西省防雷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宏、高武虎、张楠、李润强、李彩莲、黄颖哲、曾诚、王百朋、侯涛。 本标准由陕西省防雷中心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防雷中心; 联系人:高武虎; 电话:029-81610770; 地址:西安市北关正街36号; 邮编:710015。 I DB61/T 953—2015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准备、数据采集、报告编制、报告审查及应用培训等评估工作 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内新建、改建、扩建及已建成项目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714.2-2008 雷电防护 第2部分:风险管理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雷电灾害区域风险评估 evaluation of lightning disaster regional risk 将评估项目进行区域划分,通过对气象指标、地物环境指标、承灾体风险指标进行排序,达到对各 区域的雷电灾害风险进行评判的一种方法。 3.2 接地电阻值估算 the grounding resistance value estimation 把项目接地等效为半球形接地极或环形接地装置,估算其对应的接地电阻值。 4 基本要求 评估机构及评估人员应具有主管部门认定的评估能力。 5 5.1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程序 评估流程图 1 DB61/T 953—2015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程序流程见图1。 图1 5.2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程序流程图 工作准备 5.2.1 接受委托 委托协议应包含评估范围、引用标准、评估内容、双方责任等相关内容。 5.2.2 成立评估项目组 评估工作开始前,评估机构应成立评估项目组。 2 DB61/T 953—2015 5.2.3 编制评估计划书 评估计划书宜包括以下内容: ——初步明确项目基本情况; ——应当履行的评估程序; ——评估工作基本步骤; ——评估项目组成员安排及进度安排; ——其它。 5.2.4 技术对接会 由评估单位组织建设、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技术部门召开技术对接会,对资料完整性、评估工作 预案交换意见,并建立沟通渠道,明确各自职责及工作进度。 5.3 数据采集及分析 5.3.1 现场勘察 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时,需采集并分析以下现场数据信息: ——经纬度; ——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特征; ——周边环境; ——水平、垂直方向上的土壤电阻率; ——变压器、高低压线缆、线路分布情况; ——项目运行后的人员活动情况; ——评估所需的其它数据。 5.3.2 气象数据采集及分析 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时,需采集并分析项目所在地以下气象数据: ——雷暴天气卫星云图资料; ——雷暴天气大气环流形势; ——雷暴天气雷达回波资料; ——闪电定位监测资料; ——月平均降水量、历史最大风速、年最多风向、年最高最低气温(包括地温)、气压; ——雷暴日观测资料。 5.3.3 设计资料数据采集及分析 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时,需采集并分析以下设计资料数据: ——工程总平面图; ——地形图; ——岩土勘察报告; ——工程初步设计图(含初步设计说明)或施工图(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消防); ——其它评估所需的设计资料。 5.4 5.4.1 报告编制 报告编制方案征询会 3 DB61/T 953—2015 编制评估报告前应由评估单位组织设计方、项目方等有关人员就报告编制方案进行征询。报告编制 方案应包含:依据规范、参考资料、分析方法选取、制作周期、主评人员、参评人员等。 5.4.2 分析、计算与评判 5.4.2.1 根据 4.2.2 对项目所在地大气雷电环境,对以下内容进行分析: ——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雷电流散流分布特征; ——雷击大地密度。 5.4.2.2 损害风险分析: ——损害源; ——损害类型; ——损失类型。 5.4.2.3 建筑物单体雷电灾害风险计算,应按照 GB/T 21714.2-2008 分析计算。 5.4.2.4 电源系统雷击过电流强度按附录 D 计算。 5.4.2.5 接地电阻值按附录 E 计算。 5.4.2.6 直接雷击内部磁场强度计算,按照 GB 50057-2010 中 6.3.2 分析计算。 5.4.2.7 附近雷击内部磁场强度计算,按照 GB 50057-2010 中 6.3.2 分析计算。 5.4.2.8 电子信息机房雷电防护等级,按照 GB 50343-2012 中 4.2 分析计算。 5.5 技术咨询 评估机构应根据工作进度通过网络、信函、会议等多种形式对报告中的技术问题与设计方、相关领 域专家进行多次沟通、咨询,确定项目中对雷电敏感的关键节点。 5.6 形成评估报告初稿 依据相关规范,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图纸设计资料、项目所在地气象资料,对所采集数 据进行分析计算后,形成评估报告初稿。 5.7 内部审查 评估报告初稿由报告编制人自查,再由报告参评人核查,最后由项目评估负责人审查并形成书面审 查记录。 5.8 完成报告编制 根据内部审查记录和技术咨询会的专家意见、建议,对报告进行进一步完善,形成评估报告送审稿。 6 报告评审 6.1 由项目方向有管辖权的气象主管机构提出评估报告评审申请。 6.2 由有管辖权的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后由评估机构盖章签发,审 核人、签发人均应在报告中签字。 6.3 取得有管辖权的气象主管机构批复文件并备案。 4 DB61/T 953—2015 7 报告应用培训 7.1 报告出具后,评估机构宜组织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技术人员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进行第 一次应用培训。 7.2 项目投入使用后,评估机构宜组织项目生产、安全、电气方面技术人员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进行第二次应用培训。 5 DB61/T 953—2015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加权平均算法计算 Ng 值 根据气象观测站雷暴日资料,算出Y1(Y1 为雷暴日资料统计年数)年项目所在地的地闪密度: N gl = 0.1Td ………………………………………(A.1) 式中: Ngl——雷暴日资料统计年项目所在地的地闪密度; Td——Y1年的平均雷暴日。 根据闪电定位资料得到Y2年平均地闪密度: N g 2 = N / ( SY2 ) ………………………………………(A.2) 式中: Ng2——闪电资料年年平均地闪密度; N——Y2年闪电定位仪S范围内地闪总次数; S——面积(根据评估对象适当选取); Y2——闪电资料年数(根据闪电定位仪使用时间选取)。 结合雷暴日资料和闪电资料,通过加权平均算法得出地闪密度为: N g = ( N g1Y1 + N g 2Y2 ) / (Y1 + Y2 ) ………………………………………(A.3) 式中: Ng——评估所采用的地闪密度值; Ng1——根据雷暴日统计资料计算出的地闪密度值; Y1——雷暴日资料统计年数(根据国家气象站统计的项目地雷暴日年数选取); Ng2——根据闪电定位资料计算出的地闪密度值; Y2——闪电资料年数(根据闪电定位仪使用时间选取)。 将该Ng值作为评估所采用的地闪密度值。 6 DB61/T 953—2015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文纳四级法测试土壤电阻率 B.1 测试布极方法 测试布极方法如图 B.1 所示。 注1:四根极棒布设在一条直线上,极棒的间距相等为 a; 注2:a 的取值为接地体的埋设深度。a 一般取 5m,对于基础较深的大楼其基础作为接地体一部分的,则 a 可取 10m; 注3:极棒与仪表上接线端子的连接顺序不能颠倒; 注4:各极棒的打入地下深度不应超过极棒间距 a 的 1/20; 注5:为避免地下埋设的金属物对测量造成的干扰,在了解地下金属物位置的情况下,可将接地棒排列方向与地下 金属物(管道)走向呈垂直状态。 图B.1 B.2 文纳四级法土壤电阻率测试示意图 测量操作方法 B.2.1 B.2.2 测量操作方法与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相同。 测量结果按公式(B.1)计算 : ρ = 4π aR / (1 + 2a a + 4b 2 − a ) a + b 2 ………………………(B.1) 2 式中: 7 DB61/T 953—2015 ρ——土壤电阻率(Ω·m); a——测试电极间距(m); R——所测电阻(Ω); b——测试电极入地深度(m)。 B.2.3 当测试电极入地深度b不超过0.2a时,可假定b=0,则计算公式可简化为(B.2): ρ = 2π a R ………………………………………(B.2) 式中: ρ——土壤电阻率(评估项目现场土壤电阻率)(Ω·m); a——测试电极间距(按照电阻率测试仪现场实际间距选取)(m); R——所测电阻(按实际所测量的土壤电阻选取)(Ω)。 B.2.4 土壤电阻率应在干燥季节或天气晴朗多日后进行,因此土壤电阻率应是所测的土壤电阻率数据 中最大的值,为此应按公式(B.3)进行季节修正: ρ = ψ ρ 0 ………………………………………(B.3) 式中: ρ ——土壤电阻率(Ω·m); ψ ——季节修正系数,见表 B.1; ρ0 ——所测土壤电阻率(Ω·m)。 表B.1 季节修正系数表 项 目 指 标 (根据土壤性质划分) 深度/m ψ1 ψ2 ψ3 粘土 0.5~0.8 3 2 1.5 粘土 0.8~3 2 1.5 1.4 陶土 0~2 2.4 1.36 1.2 砂砾盖

pdf文档 DB61-T 953-2015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规程 陕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1-T 953-2015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规程 陕西省 第 1 页 DB61-T 953-2015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规程 陕西省 第 2 页 DB61-T 953-2015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规程 陕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9:53:0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