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书
书犐犆犛
27
.
010
犉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
12021
.
6
—
2017
代替
GB12021.6
—
2008
电饭锅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犕犻狀犻犿狌犿犪犾犾狅狑犪犫犾犲狏犪犾狌犲狊狅犳犲狀犲狉犵狔犲犳犳犻犮犻犲狀犮狔犪狀犱犲狀犲狉犵狔犲犳犳犻犮犻犲狀犮狔犵狉犪犱犲狊犳狅狉犲犾犲犮狋狉犻犮狉犻犮犲犮狅狅犽犲狉狊
2017
05
12
发布
2018
06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书
书
书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
/
T1.1
—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代替
GB12021.6
—
2008
《
自动电饭锅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与
GB12021.6
—
2008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
范围中增加了加热方式为电磁感应加热的产品
;
———
删除了
“
节能评价值
”
定义及要求
;
———
删除了原
4.1
(
基本要求
);
———
600W
~
1000W
的产品由原先的两个功率段合并为一个功率段
(
见表
1
);
———
提高了能效
、
保温能耗和待机功率的指标
(
见表
1
);
———
热效率计算公式中针对电磁感应加热和非金属内锅产品的能效给予了一定的补偿
(
见
4.2
);
———
检验规则一章中只保留了原
6.2.2
的内容
,
其余内容删除
;
———
测试方法中最高温度的测量方法发生了改变
(
见附录
A
的
A.2.1
)。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SAC
/
TC20
)
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佛山市简氏依立电器有限公司
、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
(
杭州
)
有限公司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爱仕达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佛山市顺德区擎能家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
中标能效科技
(
北京
)
有限公司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华南实验室
、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刘伟
、
王雷
、
林毅
、
凌宏浩
、
毕崇强
、
陈剑
、
刘一琼
、
吕全彬
、
成建宏
、
彭妍妍
、
贺婷婷
、
吴能旺
、
龚圆杰
、
张龙
、
简筇
、
孔令美
、
韩润
、
颜利军
、
黄树才
、
杜鑫
、
王攀
、
余群
。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
GB12021.6
—
1989
、
GB12021.6
—
2008
。
Ⅰ
犌犅
12021
.
6
—
2017
电饭锅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饭锅的能效等级
、
保温能耗
、
待机功率
、
能效限定值
、
能效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
本标准适用于常压环境下工作
,
以电热元件或电磁感应方式加热
,
额定功率不大于
2000W
的电
饭锅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
(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
适用于本文件
。
GB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
1
部分
:
通用要求
GB4706.1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
QB
/
T4099
电饭锅及类似器具
3
术语和定义
GB4706.1
、
GB4706.19
和
QB
/
T4099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
.
1
电饭锅热效率
犺犲犪狋犲犳犳犻犮犻犲狀犮狔犳狅狉犲犾犲犮狋狉犻犮狉犻犮犲犮狅狅犽犲狉狊
电饭锅的有效输出能量与输入能量之比
。
3
.
2
待机功率
狊狋犪狀犱犫狔狆狅狑犲狉
产品连接到供电电源上且处于等待状态
(
电热元件或感应线圈不加热
)
时的功率
,
单位为瓦
(
W
)。
3
.
3
保温能耗
狑犪狉犿犽犲犲狆犻狀犵犲狀犲狉犵狔犮狅狀狊狌犿狆狋犻狅狀
产品在进入保温状态时每小时的耗电量
,
单位为瓦时
(
W
·
h
)。
3
.
4
电饭锅能效限定值
犿犻狀犻犿狌犿犪犾犾狅狑犪犫犾犲狏犪犾狌犲狊狅犳犲狀犲狉犵狔犲犳犳犻犮犻犲狀犮狔犳狅狉犲犾犲犮狋狉犻犮狉犻犮犲犮狅狅犽犲狉狊
在满足保温能耗和待机功率要求的前提下
,
电饭锅在标准规定测试条件下的最低允许热效率
。
4
能效等级
4
.
1
电饭锅能效等级
电饭锅能效等级分为
5
级
(
见表
1
),
其中
1
级能效最高
。
各等级产品的保温能耗
(
若适用
)、
待机功
率
(
若适用
)
和煮饭功能的热效率值均应不低于表
1
的规定
。
表
1
中的
犘
为产品的额定功率
,
单位
为
W
。
1
犌犅
12021
.
6
—
2017
表
1
电饭锅能效等级
能效等级
1 2 3 4 5
热效率值
/
%
犘
≤
400 87 81 76 72 68
400
<
犘
≤
600 88 82 77 75 71
600
<
犘
≤
1000 89 83 78 76 73
1000
<
犘
≤
2000 90 86 81 78 74
保温能耗
/
W
·
h
犘
≤
400 19 40
400
<
犘
≤
600 21 50
600
<
犘
≤
1000 33 68
1000
<
犘
≤
2000 35 78
待机功率
/
W
电热元件加热
1.0 1.8
电磁感应加热
1.8 2.0
注
:
待机功率不适用于带有
WiFi
、
蓝牙等通讯协议功能的电饭锅
。
4
.
2
电饭锅热效率的计算
电饭锅的热效率按式
(
1
)
计算
:
η
=
1
.
16
×
λ
×
犌
×
(
狋
2
-
狋
1
)
犈
×
100%
…………………………(
1
)
式中
:
η
———
热效率
,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
1.16
———
常数
,
无量纲
;
λ
———
修正系数
。
加热方式为电磁感应加热的产品
,
λ
值取
1.15
,
加热方式为电热元件加热的产品
,
λ
值取
1.0
;
内锅材质为非金属类的产品
,
λ
值取
1.13
;
对于电磁感应加热的非金属内锅类的产品
,
λ
值取
1.15
;
犌
———
试验前水量
,
单位为千克
(
kg
);
狋
2
———
试验后最高水温
,
单位为摄氏度
(
℃
),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
狋
1
———
试验前初始水温
,
单位为摄氏度
(
℃
),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
犈
———
耗电量
,
单位为瓦时
(
W
·
h
),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
5
技术要求
对于内锅材质为金属类的电饭锅
,
其能效限定值为表
1
中能效等级的
4
级
。
对于内锅材质为非金属类的电饭锅
,
其能效限定值为表
1
中能效等级的
5
级
。
对于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内锅的产品
,
均应满足表
1
中对应的能效限定值
。
6
试验方法
测定电饭锅热效率
、
待机功率和保温能耗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按附录
A
的规定进行
。
2
犌犅
12021
.
6
—
2017
GB 12021.6-2017 电饭锅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1-25 12:02:0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