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3.310
A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5407—2010
代替GB15407—1994
遮
挡式微波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
Specificationofmicrowaveinterruptionintrusiondetector
2010-11-10发布 2011-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 言
本标准的4.1.2、4.1.3、4.1.4、4.3、4.5、4.7和4.9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是对GB15407—1994《遮挡式微波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修订,修订的内容
包括:
———修改了环境适应性要求(1994版4.3,本版的4.5);
———修改了试验方法(1994版和本版的第5章);
———删除了原引用的GB/T6587.7《电子测量仪器 基本安全试验》和GB/T6833《电子测量仪器
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删除了原标准中第4章“技术要求”和第5章“试验方法”中有关交流供电的内容,以及第6章
“试验项目和顺序表1”中的相关内容;
———对原标准可靠性进行修改,直接引用GB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中6.4的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5407—1994。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美安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天网安防科技有限
公司、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全
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建中、何明、柯用菁、吴钰瑞、陈燕、韩峰、黄世杰、皮幼林。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5407—1994。
ⅠGB15407—2010
遮挡式微波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遮挡式微波入侵探测器(以下简称探测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测项目和检验规
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室内型和室外型遮挡式微波入侵探测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60529:2001,IDT)
GB10408.1—2000 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idtIEC60839-2-2:1987)
GB/T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61000-4-2:2001,
IDT)
GB/T17626.3—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EC61000-4-3:
2002,IDT)
GB/T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EC61000-4-4:
2004,IDT)
GB/T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EC61000-4-5:
2005,IDT)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遮挡式微波入侵探测器 microwaveinterruptionintrusiondetector
利用遮挡微波波束而产生报警信号的入侵探测器。它由发射和接收装置组成。
3.2
参考目标 referencetarget
参考目标高度(160cm~180cm)±10cm之间,体重介于(60kg~70kg)±10kg之间的正常人或
模拟物体。
3.3
探测范围边界 boundaryofdetectioncoverage
当参考目标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不同位置上,朝着探测器的发射机与接收机天线形成的轴线垂
直移动而引起的报警状态的最远点的集合。
3.4
探测距离 detectiondistance
能有效探测参考目标的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最大距离。
1GB15407—2010
3.5
探测宽度 detectionwidth
相互对准的发射机与接收机天线形成的轴线上某垂直平面与探测范围边界相交截面水平与垂直的
宽度。
3.6
探测区域 detectionrange
探测范围边界内的区域。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及机械结构要求
4.1.1 外观
入侵探测器的外形尺寸应与产品说明书所标出的尺寸相符。非金属外壳表面应无裂纹、褪色及永
久性污渍,亦无明显变形和划痕。金属壳表面涂覆不能露出底层金属,并无起泡、腐蚀、缺口、毛刺、蚀
点、划痕、涂层脱落和沙孔等。控制机构灵活,可靠耐用,标志应清晰。
4.1.2 外壳防护等级
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2008的相关要求,其中室内型探测器应达到IP41等级的要求,室
外型探测器应达到IP55等级的要求。
4.1.3 外壳强度及压力
外壳和框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压力和冲击试验后其外壳表面上应不产生永久性变形和
损坏。
4.1.4 接线柱和引出线的牢固性
4.1.4.1 接线柱应有防止转动和松动的措施。经拉力试验后,引出线与接线柱不应脱落。
4.1.4.2 引出线应能承受20次直角弯曲而不折断,直流电源的引出线同时还要能承受14.7N的拉力
作用60s而不损伤。
4.2 性能要求
4.2.1 对准指示
为便于发射天线轴线与接收轴线的对准,探测器应有对准调节装置。接收机上应有相应的指示。
4.2.2 工作频率
探测器选用的频段为9GHz~25GHz。
4.2.3 调制频率
探测器发射机发出的微波信号应经过调制。
调制频率不低于400Hz。
4.2.4 工作电压
探测器的额定工作电压优先选用直流12V。
4.2.5 电源适用范围
直流供电时,探测器在额定工作电压的85%~125%范围内变化时,探测器不需要调整应能正常工
作,且性能指标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4.2.6 过压运行
直流供电时,探测器在电源电压为额定值的130%时,以每分钟不大于15次的报警速率循环50次,
每次均应完成报警功能。
4.2.7 电源功耗
探测器警戒状态和报警状态的功耗应在产品说明书明示。
2GB15407—2010
GB 15407-2010 遮挡式微波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1-25 12:13:1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