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31.200
L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525—2015
代替GB/T16525—1996
半导体集成电路
塑料有引线片式载体封装引线框架规范
Semiconductorintegratedcircuits—
Specificationofleadframesforplasticleadedchipcarrierpackage
2015-05-15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技术要求 1 …………………………………………………………………………………………………
4.1 引线框架尺寸 1 ………………………………………………………………………………………
4.2 引线框架形状和位置公差 1 …………………………………………………………………………
4.3 引线框架外观 3 ………………………………………………………………………………………
4.4 引线框架镀层 3 ………………………………………………………………………………………
4.5 引线框架外引线强度 3 ………………………………………………………………………………
4.6 铜剥离试验 4 …………………………………………………………………………………………
4.7 银剥离试验 4 …………………………………………………………………………………………
5 检验规则 4 …………………………………………………………………………………………………
5.1 检验批的构成 4 ………………………………………………………………………………………
5.2 鉴定批准程序 4 ………………………………………………………………………………………
5.3 质量一致性检验 4 ……………………………………………………………………………………
6 订货资料 7 …………………………………………………………………………………………………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 ……………………………………………………………………………………
7.1 标志、包装 7 ……………………………………………………………………………………………
7.2 运输、贮存 7 ……………………………………………………………………………………………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引线框架机械测量 8 ………………………………………………………………
ⅠGB/T16525—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6525—1996《塑料有引线片式载体封装引线框架规范》。
本标准与GB/T16525—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标准的使用范围,将原标准的标准名称修改为“半导体集成电路 塑料有引线片式载体封
装引线框架规范”;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引导语;抽样标准由GB/T2828.1—2012代替SJ/Z9007—87;增
加引用文件GB/T2423.60—2008、SJ20129;
———标准中的4.1由“设计”改为“引线框架尺寸”,并将“精压深度”“绝缘间隙”和“水平引线间距和
位置(引线端部)”的有关内容调整到4.2;
———对标准的“4.2 引线框架形状和位置公差”中相应条款顺序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芯片粘接
区下陷”的有关要求;
———修改了标准中对“侧弯”的要求(见4.2.1):原标准仅规定了(203.2±50.8)mm标称条长上,侧
弯应不大于0.051mm,本标准在整个标称长度上进行规定;
———修改了标准中对“卷曲”的要求(见4.2.2):原标准中仅规定了卷曲变形小于0.51mm,本标准
根据材料的厚度分别进行了规定;
———修改了标准中对“条带扭曲”的要求(见4.2.4):原标准中仅规定了框架扭曲不超过0.51mm,
本标准将框架扭曲修改为条带扭曲,并根据材料的厚度分别进行了规定;
———修改了标准中对“引线扭曲”的要求(见4.2.5):原标准中规定了引线扭曲的角度及引线宽度上
的最大偏移量,本标准删除了引线宽度上最大偏移量的规定;
———修改了标准中对“精压深度”的要求(见4.2.6):原标准未考虑精压深度对精压宽度的影响,简
单的规定了精压深度的尺寸范围。本标准修改为:在保证精压宽度不小于引线宽度90%的条
件下,精压深度不大于材料厚度的30%,其参考值为0.015mm~0.06mm;
———将“金属间隙”修改为“绝缘间隙”(见4.2.7),并修改了标准中对“绝缘间隙”的要求:原标准规
定“每边最大精压凸出不超过0.051mm,应受金属间隙要求的限制”,本标准修改为“相邻两精
压区端点间的间隔及精压区端点与芯片粘接区间的间隔大于0.076mm”;
———修改了标准中对“芯片粘接区斜度”的要求(见4.2.9):原标准中分别规定了在打凹和未打凹条
件下的最大斜度,本标准统一规定为在长或宽每2.54mm尺寸最大倾斜0.05mm;
———修改了标准中对“芯片粘接区平面度”的要求(见4.2.11):原标准4.2.8.2芯片粘接区平面度与
原标准4.2.2.2重复,本标准予以删除。本标准取消了原标准4.2.2.2中每2.54mm芯片粘接
区长度的限制;
———修改了标准中对“毛刺”的要求(见4.3.1):取消了原标准中连筋内外不同区域垂直毛刺的不同
要求,本标准统一规定为0.025mm;
———修改了标准中对“凹坑、压痕和划痕”的要求(见4.3.2):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增加划痕的有关
要求;
———修改了标准中对“局部镀银层厚度”的要求(见4.4.1):原标准仅规定了局部镀银层的厚度,本
标准对局部镀银层厚度及任意点分别进行了规定;
———修改了标准中对“镀层外观”的要求(见4.4.2):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镀层外观的相关
要求;
ⅢGB/T16525—2015
———增加了“铜剥离试验”的有关要求(见4.6);
———增加了“银剥离试验”的有关要求(见4.7);
———对标准“5检验规则”中相应条款进行修改,并增加了鉴定批准程序和质量一致性检验的有关
内容;
———修改了标准中对“贮存”的有关要求:原标准有镀层的保存期为三个月,本标准规定为6个月
(见7.2);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A“引线框架机械测量”。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半导体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厦门永红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桂贤、许金围、洪玉云。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6525—1996。
ⅣGB/T16525—2015
GB-T 16525-2015 半导体集成电路 塑料有引线片式载体封装引线框架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2-21 14:11:3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