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9.035.99
CCS K 15
T/ZZB 2662—2022
浸渍水性绝缘漆
Water-based impregnating varnishes
2022 - 03 - 28发布 2022 - 04 - 28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 准
T/ZZB 2662—2022
I 目 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基本要求 ................................ ................................ .......... 1
5 技术要求 ................................ ................................ .......... 2
6 试验方法 ................................ ................................ .......... 2
7 检验规则 ................................ ................................ .......... 3
8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 ............................ 5
9 质量承诺 ................................ ................................ .......... 5
T/ZZB 2662—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浙江博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浙江博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株洲时代电气绝缘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陆云峰、张飞、凌斌、狄宁宇、朱国波、程微、王文佳、郭晔、韩伟、张磊、
陈勇锦、徐可、王植彬。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周树华。
T/ZZB 2662—2022
1 浸渍水性绝缘漆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浸渍水性绝缘漆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
贮存、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浸渍水性绝缘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725 —2007 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 1981.1 —2007 电气绝缘用漆 第1部分:定义和一般要求
GB/T 1981.2 —2009 电气绝缘用漆 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81.6 —2014 电气绝缘用漆 第6部分:环保型水性浸渍漆
GB/T 23967 —2017 工业用偏苯三酸酐
GB/T 23986 —2009 色漆和清漆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G/T 4122 —2009 工业用三羟甲基丙烷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81.1 —200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基本要求
4.1 设计研发
4.1.1 应开展树脂亲水性的优化设计并具备验证能力。
4.1.2 应采用正交法对固化剂与树脂的配比进行优化设计。
4.2 原材料
4.2.1 三羟甲基丙烷应符合 HG/T 4122 —2009中一等品的要求。
4.2.2 选用的固化剂固含量应不低于 98 %。
4.2.3 偏苯三酸酐应符合 GB/T 23967 —2017中优等品的要求。
4.3 工艺装备
4.3.1 应采用熔融法生产工艺,并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
4.3.2 应配备快速出料,快速降温的稀释釜。
T/ZZB 2662—2022
2 4.3.3 生产和灌装时应采用密闭式和负压收集装置。
4.4 检验检测
4.4.1 应具备闪点、黏度、 pH值、非挥发物含量、漆在敞口容器中的稳定性、表面干燥性、漆对漆包
线的作用、漆和铜的反应、体积电阻率、电气强度、耐变压器油、粘结强度等项目的检验能力。
4.4.2 应配备电子分析天平、恒温烘箱(最高温度在 200 ℃以上)、耐压测试仪 、电阻测试仪、 pH计、
涂-4黏度计、万能试验机、硬度测试仪等检测设备。
5 技术要求
浸渍水性绝缘漆 除了应符合 GB/T 1981.1 —2007中的规定,还应符合表 1的要求。
表1 浸渍水性绝缘漆的要求
序号 指标 单位 要求
1 外观 - 浅棕黄色均匀液体、 无机械杂质和不
溶解的颗粒
2 闪点 ℃ ≥93
3 黏度(涂 -4黏度计, 23 ℃±1 ℃) s 40~110
4 pH值 - 6.5~9.0
5 非挥发物含量( 130 ℃±2 ℃,1 h) % 30±3
6 挥发性有机物含量 % ≤15
7 漆在敞口 容器中的稳定性( 50 ℃±2 ℃,96 h) - 不允许出现乳白色、分层、沉淀,黏
度增长不大于起始值 0.5倍
8 表面干燥性( 130 ℃±2 ℃) min ≤20
9 漆对漆包线的作用 - 铅笔硬度不低于 2 H
10 漆和铜的反应( 130 ℃±2 ℃,4 h) - 铜不变色
11 体积电阻率 常态(23 ℃±2 ℃)
Ω·m ≥1.0×1012
≥1.0×1010 浸水(23 ℃±2 ℃,168 h)后
12 电气强度 常态(23 ℃±2 ℃)
MV/m ≥80
≥40 浸水(23 ℃±2 ℃,24 h)后
13 耐变压器油( 105 ℃±2 ℃,168 h) - 不变色、不起泡、不发粘
14 粘结强度(螺旋线圈法, 23 ℃±2 ℃) N ≥80
15 温度指数 - ≥130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
按GB/T 1981.2 —2009中5.1.1的规定进行。
6.2 闪点
按GB/T 1981.2 —2009中5.2的规定进行。
T/ZZB 2662—2022
3 6.3 黏度
按GB/T 1981.2 —2009中5.4的规定进行,其中黏度计为涂 -4黏度计。
6.4 pH值
按GB/T 1981.2 —2009中5.11的规定进行。
6.5 非挥发物含 量
按GB/T 1725 —2007中的规定进行,其中试样烘焙条件为 130 ℃±2 ℃,1 h。
6.6 挥发性有机物含量
按GB/T 23986 —2009 中的规定进行。
6.7 漆在敞口容器中的稳定性
按GB/T 1981.2 —2009中5.8的规定进行。
6.8 表面干燥性
按GB/T 1981.6 —2014中4.8的规定进行。
6.9 漆对漆包线的作用
按GB/T 1981.6 —2014中4.9的规定进行。
6.10 漆和铜的反应
按GB/T 1981. 2—2009中5.11的规定进行,其中浸漆后铜线束的烘焙条件为: 130 ℃±2 ℃,4 h。
6.11 体积电阻率
按GB/T 1981.6 —2014中4.11的规定进行。
6.12 电气强度
按GB/T 1981.6 —2014中4.12的规定进行。
6.13 耐变压器油
按GB/T 1981.6 —2014中4.13的规定进行。
6.14 粘结强度(螺旋线圈法)
按GB/T 1981.6 —2014中4.14的规定进行。
6.15 温度指数
按GB/T 1981.6 —2014中4.15的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T/ZZB 2662—2022
4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 组批
相同的原材料、 相同工艺和设备系统连续生产的经一次混合的漆为一批。
7.3 抽样
试样应从一批树脂中不少 于包装桶总数 5 %的桶中抽取。若批量较小,试样应从至少 3个包装桶中抽
取,若包装桶总数少于 3桶,则应从每桶中抽取。抽取前应先将选中的包装桶内的漆搅拌均匀,然后从
中各取出 500 g,并对取出的漆进行充分混合,之后再从中取出所需数量的漆
T-ZZB 2662—2022 浸渍水性绝缘漆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3 10:06:4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