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220.20
X 41
T/ZZB 1625—2020
食品添加剂 ε-聚赖氨酸盐酸盐
Food additive ε -Polylysine hydrochloride
2020 - 06 - 30发布 2020 - 07 - 30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准
T/ZZB 1625—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 1
4 基本要求 .......................................................................... 2
5 技术要求 .......................................................................... 2
6 检验方法 .......................................................................... 3
7 检验规则 .......................................................................... 4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5
9 质量承诺 ..........................................................................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测定ε-聚赖氨酸盐酸盐含量的方法 ................................. 7
T/ZZB 1625—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新银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台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斌、陈艺强、洪超群、杨云霞、李光进、许峰、陈璋、周波。
本标准由浙江新银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T/ZZB 1625—2020
1 食品添加剂 ε-聚赖氨酸盐酸盐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贮存和运输以及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以葡萄糖、酵母抽提物为主要原料,由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受控发酵后经分离提纯所制得的食品添加剂ε- 聚赖氨酸盐酸盐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80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所有部分)
GB 500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9724 化学试剂 pH值测定通则
GB/T 20880 食用葡萄糖
GB/T 23530—2009 酵母抽提物
GB 299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 75号)
3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3.1 分子式
C6H14N2O Cl [C6H12N2O• HCl]n C6H14N2O2Cl,n 为23~33。
3.2 结构式
T/ZZB 1625—2020
2
3.3 相对分子质量
4133.8-5780.2 Da(按 2016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
4 基本要求
4.1 设计研发
4.1.1 应具备菌种选育、发酵培养配方优化设计的能力。
4.1.2 应具备开展和优化发酵工艺、产品分离提纯工艺的能力。
4.2 原料
4.2.1 应选用符合 GB/T 20880 的食用葡萄糖作为发酵原料。
4.2.2 应选用符合 GB/T 23530—2009 中5.2.1纯品型要求的酵母抽提物作为发酵原料。
4.3 工艺及装备
4.3.1 应具备过滤、过筛、金属探测等对异物进行有效的控制。
4.3.2 发酵过程应具备自动化信息控制系统,对温度、pH 、压力、转速等进行控制。
4.4 检验检测
4.4.1 应具备原料食用葡萄糖比旋度、水分的检测能力,并配备旋光仪等检测设备;
4.4.2 应具备原料酵母抽提物总氮、氨基酸态氮的检测能力,并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
4.4.3 应具备本标准第 5章中5.1、5.2、5.3规定的所有项目的检测能力,并配备高效液相色谱仪、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无菌检验室等检测设备。
5 技术要求
5.1 感官
感官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感官
项目名称 指标
色泽 白色至奶油黄色
状态 粉末
5.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 的规定。
T/ZZB 1625—2020
3 表2 理化指标
项目名称 指标
ε-聚赖氨酸盐酸盐含量(以干品计)
w/% ≥97.0
干燥减量
w/% ≤8.0
pH 2.5~5.5
铅(Pb)
mg/kg ≤2.0
总砷(以As2O3计)
mg/kg ≤3.0
灼烧残渣
w/% ≤2.0
5.3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 3的规定。
表3 微生物指标
项目名称 指标
菌落总数
CFU/g ≤100
5.4 净含量
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
6 检验方法
6.1 感官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6.2 理化指标
6.2.1 ε-聚赖氨酸盐酸盐含量
按附录A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6.2.2 干燥减量
按GB 5009.3—2016 中规定的第一法直接干燥法测定。
6.2.3 pH
称取0.5 g±0.01 g试样,置于200 mL烧杯中。加入约 50 mL的蒸馏水,使试样溶解,按GB/T 9724的
规定进行测定。
T/ZZB 1625—2020
4 6.2.4 铅(Pb)
按GB 5009.12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6.2.5 总砷(以 As2O3计)
按GB 5009.11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6.2.6 灼烧残渣
按GB 5009.4中规定的方法测定,称样量约为 2 g。
6.3 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按 GB 4789.2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
6.4 净含量
按JJF 1070 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7 检验规则
7.1 组批
产品按批检验,生产企业以同一次成品混合工序产出的ε- 聚赖氨酸盐酸盐粉末为一批。
7.2 检验
7.2.1 出厂检验
7.2.1.1 产品出厂前,须经企业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规定逐批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7.2.1.2 出厂检验按表 4 规定随机抽取足量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后分成两份,每份不少于 100 g。一
份作为质量检测,另一份作为留样备查。
7.2.1.3 出厂检验项目为本标准 5.1、5.2、5.3中规定的所有项目。
7.2.1.4 理化指标如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在原抽样批中加倍抽样。复检样中仍然不合格的,则判定
产品为不合格。感官项目、微生物指标不允许复检。
7.2.1.5 出厂检验所检项目全部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出厂检验合格。
表4 产品抽样计数表
批量
(桶、袋等) 样本数
(桶、袋等)
2-8 2
9-15 3
16-25 5
26-50 8
51
T-ZZB 1625—2020 食品添加剂 ε-聚赖氨酸盐酸盐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4 22:51:4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