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ICS 67.220.20 X 41 T/ZZB 1333—2019 食品添加剂 纳他霉素 Food additive—Natamycin 2019 - 11 - 15发布 2019 - 11 - 30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准 T/ZZB 1333 —2019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 1 4 基本要求 .......................................................................... 2 5 技术要求 .......................................................................... 2 6 检验方法 .......................................................................... 3 7 检验规则 .......................................................................... 4 8 标志、包装、储存和运输 ............................................................ 5 9 质量承诺 .......................................................................... 5 T/ZZB 1333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台州市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新银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台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周斌、陈艺强、洪超群、杨云霞、李光进、陈璋、周波。 本标准评审专家组长:陈小珍。 本标准由台州市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解释。 T/ZZB 1333 —2019 1 食品添加剂 纳他霉素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纳他霉素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 存和运输以及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以葡萄糖、酵母抽提物为主要原料,由纳塔尔链霉菌(Str eptomyces natalensis )受控 发酵后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纳他霉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 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7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GB/T 9741 化学试剂 灼烧残渣测定通用方法 GB/T 20880 食用葡萄糖 GB/T 23530 酵母抽提物 GB 255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纳他霉素 GB 299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 GB/T 30642 食品抽样检验通用导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3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3.1 分子式 C33H47NO13;CAS号 :7681-93-8。 3.2 结构式 O OOOHOH O HHO OH O ONH2OH OHOH H T/ZZB 1333 —2019 2 3.3 相对分子质量 665.73(按2016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 基本要求 4.1 设计研发 4.1.1 应具备菌种选育、发酵培养配方优化设计的能力 。 4.1.2 应具备开展发酵工艺研究、优化产品 后提取工艺的能力 。 4.2 原料 4.2.1 应选用食用葡萄糖,并符合 GB/T 20880 的要求。 4.2.2 应选用食品用酵母抽提物,并符合 GB/T 23530 中纯品型的要求。 4.3 工艺及装备 4.3.1 发酵过程应采用分级扩大培养工艺,过程控制培养温度、 pH、压力、转速等参数,三级中后期 应采用流加葡萄糖补料工艺。 其中实罐消毒温度应控制在 (121±2 )℃范围以内, 保持罐压 (0.10±0.01 ) MPa至少30分钟。 4.3.2 提取过程应采用多重过滤、一次分步结晶工艺,结晶过程控制晶液 pH、搅拌速度以及养晶时间。 4.3.3 发酵过程应采用自动信息化控制系统对温度、 pH、搅拌转速等发酵条件进行自动化控制。 4.3.4 产品生产过程应采用过滤、过筛、金属探测等措施对异物进行有效的控制。 4.4 检验检测 4.4.1 应配备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无菌检验室、自动旋光仪等检验 设备。 4.4.2 应对原料葡萄糖的比旋度、水分进行检测;应对原料酵母抽提物的总氮、氨基酸态氮进行检测。 4.4.3 应对产品的感官、含量、比旋光度、干燥减量、灼烧残渣、 pH、铅、总砷、菌落总数进行检测。 5 技术要求 5.1 感官 感官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色泽 白色至奶油黄色 气味 几乎无臭 组织状态 结晶性粉末 5.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 的规定。 T/ZZB 1333 —2019 3 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纳他霉素含量(以干基计), w/% ≥95.5 比旋光度, αm(20℃,D)/[(°)·dm2·kg-1] +250~+295 干燥减量, w/% ≤8.0 灼烧残渣, w/% ≤0.5 pH 5.0~7.5 铅(Pb)/( mg/kg) ≤1.5 总砷(As)/( mg/kg) ≤2.0 5.3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 的规定。 表3 微生物指标 项 目 采样方案a及限量 n c m 菌落总数,(CFU/g) 5 2 100 a 样品的采样按 GB 4789.1 执行。 5.4 净含量 应符合JJF 1070 的要求。 6 检验方法 6.1 感官 将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组织状态,并嗅其气味。 6.2 理化指标 6.2.1 纳他霉素含量 按GB 25532 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6.2.2 比旋光度 按GB 25532 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6.2.3 干燥减量 按GB 5009.3中规定的减压干燥方法测定。 6.2.4 灼烧残渣 按GB/T 9741中规定方法测定,称样量约为2g。 6.2.5 pH T/ZZB 1333 —2019 4 按GB 25532 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6.2.6 铅(Pb) 按GB 5009.12中规定方法测定。 6.2.7 总砷(As) 按GB 5009.76中规定方法测定。 6.3 微生物指标 6.3.1 菌落总数 按GB 4789.2中 规定方法测定。 6.4 净含量 按JJF 1070 规定的方法测定。 7 检验规则 7.1 组批 产品按批检验,生产企业以同一次成品混合工序产出的纳他霉素为一批。 7.2 抽样 7.2.1 产品应按 GB/T 30642 和GB/T 2828.1 的规定进行抽样 ,取样的位置应包含产品的上、中、下 各个位置。 7.2.2 微生物抽样按照 GB 4789.1 的规定执行。 7.2.3 每批产品同时取样 2 份,一份作为质量检测,另一份留样至少保存至有效期满后一年。 7.3 检验 7.3.1 出厂检验 7.3.1.1 产品出厂前,应经企业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规定逐批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7.3.1.2 出厂检验项目为本标准 5.1、5.2、5.3中规定的所有项目。 7.3.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 5章

pdf文档 T-ZZB 1333—2019 食品添加剂 纳他霉素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ZZB 1333—2019 食品添加剂 纳他霉素 第 1 页 T-ZZB 1333—2019 食品添加剂 纳他霉素 第 2 页 T-ZZB 1333—2019 食品添加剂 纳他霉素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6:5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