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目摇摇次 前言 1547 ……………………………………………………………………………………………………… 1摇范围 1548 …………………………………………………………………………………………………… 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 1548 ……………………………………………………………………………………… 3摇术语和定义 1548 …………………………………………………………………………………………… 4摇规格等级划分 1548 ………………………………………………………………………………………… 5摇要求 1548 …………………………………………………………………………………………………… 附录A(资料性附录)穿心莲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1549 …………………………………………………… 附录B(资料性附录)穿心莲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1550 …………………………………………………… 645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摇摇言 T/CACM1021《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分为226个部分: ———第1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编制通则; …… ———第210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羚羊角; ———第211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穿心莲; ———第212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槐花; …… ———第226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玄明粉。 本部分为T/CACM1021的第211部分。 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198—2018。 本部分按照GB/T1郾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摇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198—2018,与T/CACM1021郾198—2018相比较,标准编号进行了调 整,并重新进行了编辑。 本部分由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及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陕西中医药大 学、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湖北中医药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广东药科 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贵阳中医学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皖西学院、江西省中医 药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北京中研 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蒋妮、刘丽辉、林伟、吴庆华、宋利莎、缪剑华、黄璐琦、郭兰萍、詹志 来、唐志书、王晓、李旻辉、刘大会、崔秀明、杨全、张重义、周涛、李隆云、严辉、韩邦兴、虞金 宝、徐建国。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T/CACM1021郾198—2018。 745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211—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穿心莲 1摇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穿心莲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部分适用于穿心莲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摇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部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T/CACM1021郾1—2016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编制通则 3摇术语和定义 T/CACM1021郾1—2016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郾1 穿心莲摇ANDROGRAPHISHERBA 本品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paniculata(Burm郾f郾)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初茎叶茂 盛时采割,晒干。 4摇规格等级划分 根据市场流通情况,将穿心莲药材商品分为选货和统货。应符合表1要求。 表1摇规格等级划分 等级性状描述 共同点 区别点 选货 统货本品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50~70cm,节稍膨大;质脆易折断。单叶对 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皱缩、易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 针形,长3~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或波状; 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气微,味极苦叶含量逸90%,且枝条为 小枝居多 叶含量逸30% 注1:穿心莲选货多是在产区收购商收购药材后直接加工提供给药厂,用于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基本不在各药材市场流通,价格 远高于统货。 注2:药材市场上会有少量纯杆的药材出售,主要来源于前端产区剥离纯叶片后的剩料,一般用作兽药,价格远低于统货。 注3:关于穿心莲药材历史产区沿革参见附录A。 注4:关于穿心莲药材品质评价沿革参见附录B。 5摇要求 除应符合T/CACM1021郾1—2016的第7章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无变色; ———无虫蛀; ———无霉变; ———杂质不得过3%。 845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211—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穿心莲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摇摇1986年,《中药大辞典》记载:穿心莲长江以南温暖地区多栽培。热带、亚热带部分地区有 野生。 1994年,《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穿心莲长江以南温暖地区普遍种植,尤以广东、海南岛、广 西、福建为多;在北方少数地区亦有引种栽培。 1996年,《中国药材学》记载:穿心莲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主要栽培于广东、广西、福 建;云南、四川、江西、浙江、江苏、山东、上海、北京等地也有栽培。主产于广东、福建等地;江 西、湖南、广西、四川及上海亦有栽培。 1999年,《中华本草》记载:穿心莲在我国南方诸地均有栽培。本种原产东南亚。我国主产于广 东、福建等地。此外,江西、湖南、广西、四川及上海等地亦产。 1999年,《中药植物原色图鉴》:穿心莲生于湿热的平原、丘陵地区。分布于我国江西、福建、 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等地,许多省(区)已广泛引种栽培。 2002年《中国植物志》:我国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常见栽培,江苏、陕西亦有引种; 原产地可能在南亚。澳大利亚也有栽培。 2011年《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二册)》记载:穿心莲原产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缅甸、 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各国。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广东、福建南部民间引种栽 培。目前,我国南方诸地均有栽培。 1977年版《中国药典》开始收载穿心莲,但是各版本均没有记载产地信息。 综上,认为穿心莲为东南亚品种,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东南亚各国。我国广东、福建最先引种 栽培,目前广东、广西、四川、福建、湖南、河南等南方各省(区)广泛栽培。 945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1021郾211—201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穿心莲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摇摇1977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记载:以色绿、叶多者为佳。 1986年《中药大辞典》记载:宜夏季采收。 1994年,《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在未开花前采收为宜。 1996年,《中国药材学》记载:本品以色绿、叶多者为佳。栽种当年,于现蕾、开花初期采收, 质量较好(穿心莲总内酯含量最高)。 1999年《中华本草》记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以干燥品计算, 含脱水穿心莲内酯(C20H28O4)不得少于0郾40%。 2011年,《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二册)》记载:穿心莲的地上部分已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 版第一部,规定叶含量不得少于30%,而本品规定杂质不得超过10%,即以茎叶含量计不得少于 90%。栽种当年,于现蕾、开花初期采收,质量较好,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最高。在广东每年可采收两 次。以叶片多、颜色深绿、不带花枝或果实为佳。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记载:叶不得少于30%,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总量不得少 于0郾80%。 综上,穿心莲以色绿、叶多者为佳。于秋初茎叶茂盛时采割,质量较好(穿心莲总内酯含量最 高)。 本次制定穿心莲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是以现代文献对穿心莲的质量评价和市场调查为依据,根 据叶含量将穿心莲药材分为统货和选货两个规格。 055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CACM 1021.211—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穿心莲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ACM 1021.211—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穿心莲 第 1 页 T-CACM 1021.211—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穿心莲 第 2 页 T-CACM 1021.211—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穿心莲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4:3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