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30
CCS B 43
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2372—2022
育肥猪健康养殖技术规程
2022 - 12 - 22发布 2023 - 03 - 21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2372 —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濮阳市畜禽
改良站、河南联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海利、王英华、赵永静、吴磊、王建科、 高延敏、王大民、张艳娜、刘鹏、
刘明莉、牛巧平、赵胜杰、金前跃、余清卫、郎利敏、徐引弟、张立宪、王治方、朱文豪、张青娴、游
一、许峰。
DB41/T 2372 —2022
1
育肥猪健康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育肥猪健康养殖的猪场环境、建筑布局、卫生与消毒、饲料与营养、饲养管理、疫病
防控、废弃物与无害化处理、制度与记录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从保育结束至出栏育肥猪的健康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7959—2012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 13078 —2017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7823 —2009 集约化猪场防疫基本要求
GB/T 17824.1 —2008 规模化猪场建设
GB/T 17824.2 —2008 规模猪场生产技术规程
NY/T 65—2004 猪饲养标准
NY/T 1168 —2006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 5027—2008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5030 —2016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2006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育肥猪健康养殖
通过有效控制猪场环境、建筑布局、卫生与消毒、饲料与营养、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废弃物与无
害化处理、制度与记录等内容提升育肥猪的抵抗力,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达到减少使用药物,提高育
肥猪的生产性能。
3.2
生物安全体系
通过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加以控制,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猪场并阻断其在圈舍和猪只
之间传播,以及维护猪群健康安全、保障猪场正常生产而采取的一系列疫病综合防范的措施体系。具体
包括猪场建设、环境控制、饲养管理、卫生防疫管理、饲料质量、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免疫接种、药物
预防等各个环节。
DB41/T 2372 —2022
2 3.3
中兽药制剂
利用天然的药用植物、动物或者矿物质具有确定性味、归经的中药材组成的单方或复方,经过一定
的工艺加工成不同剂型,如粉剂、口服液、胶囊剂、丸剂、片剂,能够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或者调
节机体免疫力及生理功能的中成药 物制剂。
3.4
微生态制剂
在微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 将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有益微生物通过较为特殊的工艺制成的含活菌体
及其代谢产物的活菌制剂。
4 猪场环境与布局
猪场环境 4.1
4.1.1 猪场建设条件
猪场环境应符合 GB/T 17824.1 —2008中第4章的规定。猪场选址应符合 GB/T 17824.1 —2008规模化
猪场建设的规定。建设猪场的位置应背风向阳 ,地势高燥 ,排水良好,通风和采光良好,地质条件稳定,
远离居民点和交通要道。水源水质应符合 NY 5027—2008的要求,水源丰富,排水方便,供水系统应自
动化。猪场附近不能 有屠宰场。
4.1.2 猪舍条件
建设猪舍时要保证墙壁坚固耐用, 做到冬暖夏凉, 猪舍内通风良好, 舍内的设备设施要齐全和完好。
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 GB/T 17824.2 —2008的要求。猪舍应能保温隔热,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
洗,并能耐酸、碱等消毒药液清洗消毒。养殖场区内不得饲养其他畜禽及野生动物。
猪场布局 4.2
猪场布局应符合 GB/T 17824.1 —2008的要求。场内建筑布局应按生产区域、生活管理区域、饲料加
工区域、 隔离区域和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区域, 且各区域要严格分开。 同时在各个区域之间种植绿化带,
保证路面清洁健康 ,净道和污道分开设置。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应建在生产区和
生活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5 卫生与消毒
卫生 5.1
卫生应符合 GB 7959—2012的要求。
消毒 5.2
5.2.1 消毒剂
DB41/T 2372 —2022
3 选用的消毒剂应符合 NY/T 5030 —2016的规定。消毒剂使用应按照使用说明操作 ,各种不同类型的消
毒剂交替使用。带猪消毒时应选用对皮肤、黏膜无腐蚀、无毒性的消毒剂。圈舍的地面、运动场、墙壁
可以选择使用 20%生石灰乳或者 5%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喷洒消毒。
5.2.2 消毒方法
根据猪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生物热消毒和机械
性清除。做好育肥猪舍的常规消毒,空栏时应该严格执行清洁卫生消毒制度,保证整个圈舍冲洗干净,
等到圈舍干燥之后,实施两次的消毒处理,选择使用两种不同的化学消毒剂,最后实施甲醛和高锰酸钾
熏蒸消毒,熏蒸消毒 48 h之后通风透气。严格落实季节性消毒制度,一个季节至少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药
物灭鼠处理和定期的灭蚊灭蝇处理。
5.2.3 环境消毒
在整个饲养期间内,工作间墙壁、地面、猪舍周围每周消毒 1~2次。尤其是人员出入猪舍的必经之
路,每天喷洒消毒一次 。地面、墙壁、金属圈栏和用具的消毒可用火焰灼烧消毒。
5.2.4 人员消毒
来访者不应进入猪场,确实需要进入猪场的,应严格按照猪场要求做好沐浴更衣和消毒工作。
5.2.5 猪舍消毒
猪场大门入口、生产区入口、每栋猪舍入口都要设有消毒池和喷淋消毒设施,并定期更换消毒液,
保持其有效浓度;生产区净道每周消毒 1次,污道每周消毒两次;猪舍小环境(包括地面、墙壁、空间、
用具等)应定期进行带猪消毒,在猪出栏后应彻底清洗消毒,空舍净化一周后须经再次消毒方可使用。
5.2.6 用具消毒
定期对补料槽、饲料车、料箱等进行消毒,可用 0.1%新洁尔灭或 0.2%~0.5%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
密闭的室内进行熏蒸消毒。
5.2.7 带猪消毒
每周应做一次带猪消毒工作,在选择消毒剂时应使用无刺激性无毒性的消毒剂,一般选择使用 0.5%
的过氧乙酸加强猪群的消毒处理。饲养管理人员在进出入猪舍之前都需要更换专用的服装,并执行严格
的卫生消毒制度。
6 饲料与营养
饲料营养 6.1
饲料原料应符合 NY 5032—2006的要求,按照育肥猪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科学合
理地配制符合其要求的营养饲料。配制营养充足、适口性好且平衡的饲料,营养水平不低于 NY/T 65—
2004的要求。饲料卫生符合 GB 13078—2017的规定。饲料应品质优良,无污染、无霉变。
饲料添加剂 6.2
DB41/T 2372 —2022
4 按NY 5032—2006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标准制作,由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屎肠球菌等与载体混
合而成。按农业农村部《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和《饲料原料目录》的规定,使用符合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2625号《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的饲料添加剂或生物制剂添加到育肥猪的饲料或者饮水中,提高
机体的抵抗力,减少胃肠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7 饲养管理
选择优良的育肥猪品种 7.1
结合当地市场需求选择优良的品种,以瘦肉型品种为父本的两元或者三元杂交品种。应具有生长发
育速度快、 饲料转化率高、 瘦肉率高等特点。 选好品种后注重对个体的选择, 应选健康无病、 体格健壮、
活力强、抗病能力强的仔猪,引种后应隔离饲养 7 d左右再混群饲养。
环境管理 7.2
7.2.1 生存环境
7.2.1.1 按要求做好猪舍内部的清洁工作,及时清理猪舍中粪便、饲料残余物以及产生的各种污染物
和垃圾等污物,使用清水冲洗墙壁和地面,保障圈舍清洁卫生。
7.2.1.2 加强对圈舍的通风管理,确保圈舍空气流通顺畅,将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降低到最小程度。
7.2.1.3 定期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在猪舍 的地面、运动场、墙壁喷洒石灰乳或者烧碱,或者使用封闭
熏蒸消毒。每周进行一次猪舍环境卫生清洁,包括清理垫料、防鼠灭蚊。做好场地环境的消毒,过道的
消毒,使用 1%的复合酚溶液对圈舍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
7.2.2 温度控制
7.2.2.1 生长育肥猪前期适宜舍温为 25 ℃~28 ℃, 之后根据猪群的生长情况, 每周下降 1 ℃~2 ℃,
后期为18 ℃~22 ℃。
7.2.2.2 在炎热的夏季,做好遮阳、通风等工作,同时配合湿帘降温,防止热应激。加强猪舍的通风
换气,安装风扇、空调等设备来保持温度。猪舍内气流以 0.1 m/s
DB41-T 2372-2022 育肥猪健康养殖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8 17:30:16上传分享